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89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包括互相间隔且平行设置的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及亲水平台结构,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亲水平台结构之间从左往右依次通过A轴线柱、B轴线柱、C轴线柱连接,亲水平台结构底部设有A轴线桩、B轴线桩、C轴线桩;所述A轴线柱与A轴线桩,B轴线柱与B轴线桩,C轴线柱与C轴线桩分别同轴固结连接;所述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与A轴线柱之间设有挡水墙板、挡水墙板柱;所述行车平台结构、亲水平台结构与C轴线柱之间设有挡水土墙板、挡水土墙板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景观、交通和防洪功能为一体,多功能协调一体,能在保证防洪功能情况下,基本实现零拆迁,整体综合效果和经济性能较好。

A Multifunctional Bottom Frame Retaining Wall Embank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堤堤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堤防结构形式主要有坡式、坝式、墙式等,一般需要较大的基础,且占地面积较大,堤顶可设置有限交通,一般应用于河堤开阔,两岸建筑不受限制的堤防,但对于山区城市河道两岸山体耸立,河边建筑密布,用地、交通等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再采用常规堤防结构形式,将极大占用用地和拆迁房屋,使工程实施困难,减少了生活用地,提高了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山区城市堤防结构对城市用地、房屋拆迁、交通布置等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其目的一是集景观、交通和防洪的功能为一体,提高其适应性;目的二是增加了生活娱乐观景空间、交通运行空间、改善城市沿岸景观风貌,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包括设置于地平面处的行车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的下方设置有亲水平台结构,所述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亲水平台结构互相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观景平台结构、行车平台结构、亲水平台结构之间从左往右依次通过A轴线柱、B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平面处的行车平台结构(2),行车平台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的下方设置有亲水平台结构(3),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亲水平台结构(3)互相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亲水平台结构(3)之间从左往右依次通过A轴线柱(4)、B轴线柱(5)、C轴线柱(6)连接,所述A轴线柱(4)、B轴线柱(5)、C轴线柱(6)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亲水平台结构(3)底部自左往右依次设置有A轴线桩(7)、B轴线桩(8)、C轴线桩(9),所述A轴线柱(4)与A轴线桩(7),B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平面处的行车平台结构(2),行车平台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的下方设置有亲水平台结构(3),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亲水平台结构(3)互相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亲水平台结构(3)之间从左往右依次通过A轴线柱(4)、B轴线柱(5)、C轴线柱(6)连接,所述A轴线柱(4)、B轴线柱(5)、C轴线柱(6)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亲水平台结构(3)底部自左往右依次设置有A轴线桩(7)、B轴线桩(8)、C轴线桩(9),所述A轴线柱(4)与A轴线桩(7),B轴线柱(5)与B轴线桩(8),C轴线柱(6)与C轴线桩(9)分别同轴固结连接设置,且A轴线桩(7)、B轴线桩(8)、C轴线桩(9)的下部均伸入地层示意线(30)以下;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行车平台结构(2)与A轴线柱(4)之间设置有挡水墙板(22)、挡水墙板柱(23),所述挡水墙板柱(23)上部与观景平台结构(1)固结、下部与行车平台结构(2)固结,挡水墙板(22)设置于挡水墙板柱(23)的外侧,且挡水墙板(22)的上部与观景平台结构(1)固结,下部与行车平台结构(2)固结;所述行车平台结构(2)、亲水平台结构(3)与C轴线柱(6)之间设置有挡水土墙板(24)、挡水土墙板柱(25),所述挡水土墙板柱(25)上部与行车平台结构(2)固结,下部与亲水平台结构(3)固结,挡水土墙板(24)设置于挡水土墙板柱(25)的内侧,且挡水土墙板(24)的上部与行车平台结构(2)固结,下部与亲水平台结构(3)固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结构(1)由观景平台板(10)、观景平台纵梁(12)、观景平台横梁(13)相互固结形成,所述观景平台纵梁(12)、观景平台横梁(13)分别设置有多根,且观景平台纵梁(12)、观景平台横梁(13)垂直设置,形成第一支撑平台,观景平台板(10)置于该第一支撑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板(10)的左端端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燕商岸帆张和高徐军任有锋韩文斌俱军涛张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