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76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包括多个连续“V”形的基层,所述基层的一面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绣皮层,所述绣皮层粘贴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绣皮层为长条形,所述绣皮层的宽度为2‑3cm,相邻两个绣皮层之间的距离为5‑7cm;该面料通过在基层面料上增加绣皮层,由于绣皮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而且通过在褶皱面料表面增加绣皮,能够增加面料的立体感和美感。

A pleated embroidered leather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褶皱绣皮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绣皮的褶皱面料。
技术介绍
褶皱面料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而且手感好,所以,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普通的褶皱面料由于只是在普通布料的基础上通过机器经过褶皱处理得到,所以使用的时间长一点褶皱感就会下降,从而就变成了普通的面料,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褶皱面料手感差容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不容易变形的褶皱绣皮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包括多个连续“V”形的基层,所述基层的一面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绣皮层,所述绣皮层粘贴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绣皮层为长条形,所述绣皮层的宽度为2-3cm,相邻两个绣皮层之间的距离为5-7cm。在上述技术方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层为网状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上都缠绕有碳纤维丝。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V”形的基层的高度为5mm-1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V”形的基层的宽度为10mm-15m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面料通过在基层面料上增加绣皮层,由于绣皮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而且通过在褶皱面料表面增加绣皮,能够增加面料的立体感和美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面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包括多个连续“V”形的基层1,“V”形的宽度为10mm-15mm,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0mm,高度为5mm-10mm,在本实施例中采用8mm,基层1的厚度采用3mm使得褶皱面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不容易变形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另外,V”形基料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8mm,使得整个面料的褶皱感强烈。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织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具有透气透光的优点,由于网状结构韧性差,所以为了提高面料的强度和韧性,在经纱11和纬纱12中都缠绕有碳纤维丝13,一般每根经纱或纬纱中增加一根或两根碳纤维丝就能够保证面料的强度和柔韧性;基层1的一面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绣皮层2,绣皮层2由绣皮制成,绣皮通过胶水粘贴在基层1上,绣皮层1为长条形,绣皮层2的宽度为2-3cm,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cm,相邻两个绣皮层之间的距离为5-7cm,在本实施例中,采用6cm;绣皮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而且通过在褶皱面料表面增加绣皮,能够增加面料的立体感和美感。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包括多个连续“V”形的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一面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绣皮层,所述绣皮层粘贴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绣皮层为长条形,所述绣皮层的宽度为2‑3cm,相邻两个绣皮层之间的距离为5‑7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褶皱绣皮面料,包括多个连续“V”形的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一面设有多个结构相同的绣皮层,所述绣皮层粘贴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绣皮层为长条形,所述绣皮层的宽度为2-3cm,相邻两个绣皮层之间的距离为5-7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绣皮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网状结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良胡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梦尼亚褶皱面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