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73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解决了塑料杯模具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塑料杯模具。该塑料杯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下模具包括下模体、杯底板和位于下模体与杯底板之间的下模板,下模板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杯形腔体,下模板下表面竖直设有若干限位杆,限位杆下端设有阻挡限位杆脱离杯底板的阻挡块,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下模体上设有与下模板上的杯形腔体相适配的模孔,上模具包括拉伸板和拉伸杆,拉伸杆垂直设于拉伸板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具有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 Mould for Plastic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杯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杯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在工业化生产是用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现有塑料杯模具多为单杯模具,单杯模具每次成型一只塑料杯,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312437公开了一种杯子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凹模,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钢上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开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顶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减震环,所述定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凸膜,所述定位板上有进料管穿过,所述进料管底端位于减震环与凸模之间。此注塑模具为单杯模具,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注塑模具生产效率低下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多杯模具,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杯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体、杯底板和位于下模体与杯底板之间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杯形腔体,所述下模板下表面竖直设有若干限位杆,所述杯底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孔且相对于杯底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阻挡限位杆脱离杯底板的阻挡块,所述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所述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体上设有与下模板上的杯形腔体相适配的模孔,所述上模具包括拉伸板和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垂直设于拉伸板的下表面上。本技术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杯形腔体,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所述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塑料杯的成型和脱模过程。具体过程为将加热过的塑料片材置于下模体上方,然后使用吹塑的方式使塑料片胀气并贴合杯形腔体的内壁,然后经过冷却成型,再将杯底板上移,带动杯底板上的杯低杆上移,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杯底杆从而将成型的塑料杯顶出模具,实现塑料杯与模具的脱模,操作简单方便;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杯形腔体,每次能够吹塑成型多个塑料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生产。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竖直设有光杆,所述杯底板下表面设有直线轴承,所述光杆套设于直线轴承内部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本实现新型增设光杆和直线轴承,对杯底板和其固定件起导向作用,以保障动作顺畅,减少了杯底杆和导套之间的磨损,对附件起保护和导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体的上部设有刀板,所述刀板上设有与下模体上的模孔上下对应的刀孔,所述模孔和刀孔的大小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杯形腔体底部中心设有导套,所述杯底杆穿过导套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导套具有较好的耐摩擦作用,有利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另外增加导套能够增加杯底杆上下滑动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直线轴承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拉伸杆的下端设有拉伸头。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模具操作简单方便;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杯形腔体,每次能够吹塑成型多个塑料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模具拆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模具1、下模具2、下模体11、模孔111、刀板112、刀孔113、杯底板12、限位孔121、杯底杆122、直线轴承123、支撑杆124、下模板13、杯形腔体131、限位杆132、阻挡块133、光杆134、导套135、拉伸板21、拉伸杆22、拉伸头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和下模具拆分结构示意图,一种塑料杯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体11、杯底板12和位于下模体与杯底板之间的下模板13,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杯形腔体131,所述下模板下表面竖直设有若干限位杆132,所述杯底板上设有限位孔121,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孔且相对于杯底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阻挡限位杆脱离杯底板的阻挡块133,阻挡块能够防止下模板与杯底板脱离,所述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122,所述杯形腔体底部中心设有导套135,所述杯底杆穿过导套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体上设有与下模板上的杯形腔体相适配的模孔111,下模体的上部设有刀板112,所述刀板上设有与下模体上的模孔上下对应的刀孔113,所述模孔与刀孔的大小相同,所述杯形腔体从下向上依次穿过膜孔、刀孔,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竖直设有2根光杆134,所述杯底板下表面设有2个直线轴承123,所述光杆套设于直线轴承内部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杯底板下表面设有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直线轴承的长度,所述上模具包括拉伸板21和拉伸杆22,所述拉伸杆垂直设于拉伸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拉伸杆与下模具上的杯形腔体相对应,所述拉伸杆的下端设有拉伸头23。工作原理:将加热过的塑料片材置于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上模具向下移动与下模具合模,上模具2上的拉伸杆22将塑料片撑入杯形腔体131中,然后使用吹塑的方式使塑料片胀气并贴合杯形腔体的内壁,经过冷却成型,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进行开模,下模板13下移,由于杯底板12上的杯底杆122套设于杯形腔体131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杯底杆122从而将成型的塑料杯顶出下模具1,实现塑料杯与下模具的脱模,操作简单方便;在下模板上设置多个杯形腔体,每次能够吹塑成型多个塑料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生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体(11)、杯底板(12)和位于下模体与杯底板之间的下模板(13),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杯形腔体(131),所述下模板下表面竖直设有若干限位杆(132),所述杯底板上设有限位孔(121),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孔且相对于杯底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阻挡限位杆脱离杯底板的阻挡块(133),所述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122),所述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体上设有与下模板上的杯形腔体相适配的模孔(111),所述上模具包括拉伸板(21)和拉伸杆(22),所述拉伸杆垂直设于拉伸板的下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体(11)、杯底板(12)和位于下模体与杯底板之间的下模板(13),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杯形腔体(131),所述下模板下表面竖直设有若干限位杆(132),所述杯底板上设有限位孔(121),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孔且相对于杯底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下端设有阻挡限位杆脱离杯底板的阻挡块(133),所述杯底板上表面竖直设有与杯形腔体数量相等的杯底杆(122),所述杯底杆套设于杯形腔体的内部且相对于杯形腔体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体上设有与下模板上的杯形腔体相适配的模孔(111),所述上模具包括拉伸板(21)和拉伸杆(22),所述拉伸杆垂直设于拉伸板的下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杭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