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水中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感染风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水是污水经处理后的再利用,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在城市再生水的利用中,再生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影响再生水可持续性的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池出水经过滤和氯消毒后得到的再生水中,仍有一定数量的致病性病原菌、病毒、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的孢子存在。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再生水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人数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传统氯消毒的基础上配合臭氧或加入紫外照射可以有效的使大部分孢子和孢囊灭活。但在再生水实际储存回用的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常以低活性状态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在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中加入生物絮凝剂溶液,搅拌均匀,所述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与生物絮凝剂溶液的体积比为90:(5‑10),该生物絮凝剂溶液的浓度为3‑5g/ml;(b)利用热激转化法或电转化法将pNJR6质粒转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最低转化率为10%,作为致死质粒供体菌;(c)向步骤(a)加入了生物絮凝剂溶液的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中加入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在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中加入生物絮凝剂溶液,搅拌均匀,所述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与生物絮凝剂溶液的体积比为90:(5-10),该生物絮凝剂溶液的浓度为3-5g/ml;(b)利用热激转化法或电转化法将pNJR6质粒转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最低转化率为10%,作为致死质粒供体菌;(c)向步骤(a)加入了生物絮凝剂溶液的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中加入103个/L致死质粒供体菌,并加入浓度为50-80mg/L纳米级氧化石墨烯,24小时后达到对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致死率大于50%,36小时以后的致死率可达80%以上;(d)60小时后向步骤(c)的再生水中加入浓度为3-5g/ml生物絮凝剂溶液,体积比为90:10,去除细胞裂解产生的蛋白质核酸和细胞内溶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再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枯草芽孢杆菌经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发酵培养基包括:葡萄糖20gl-1,牛肉膏3.0gl-1,NaN032gl-1,KCl0.5gl-1,K2HP041gl-1,MgS04·7H200.5gl-1,FeS0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孙彩云,孙大志,庄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