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柔顺组件及在轨补加接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动柔顺组件及在轨补加接口装置,属于在轨服务
技术介绍
在当前卫星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模式下,推进剂携带量是影响卫星在轨寿命的主要因素。随着卫星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载荷重量不断增加,受限于运载发射能力与成本限制,推进剂初始携带量与卫星在轨寿命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通常通过在轨补加的方式,解决推进剂初始携带量与卫星在轨寿命间的矛盾。目前,在轨补加方式通常为:服务星携带待加注推进剂,与目标星交汇对接,服务星的补加接口主动端与目标星补加接口被动端对准后,服务星的补加接口主动端由驱动装置推出,与被动端连接。在主动端和被动端对接时,对接精度需要达到优于0.05mm,对对准精度要求相当高,任务实现困难,若采用被动柔顺可大大降低对准操作难度,提高任务实现可靠性。然后,现有被动柔性组件一般采用橡胶等非金属弹性部件实现被动柔顺,柔顺变形行程小、刚度小,无法满足在轨发射及空间舱外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被动柔顺组件及在轨补加接口装置,该组件变形行程大、刚度大,且可以避免使用非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移动台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的第一调节板,所述二维移动台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调节板上与所述二维平台中空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中空关节轴承,所述中空关节轴承用于固定待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移动台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的第一调节板,所述二维移动台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调节板上与所述二维平台中空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中空关节轴承,所述中空关节轴承用于固定待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移动台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及两个弹性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自适应调节所述待连接件在X方向的位置偏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自适应调节所述待连接件在Y方向的位置偏差,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通过另一个所述弹性定位组件连接,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回归至初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板及两个第一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调节板和两个第二直线导轨副,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板中部设有长条状通孔,所述长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调节板上,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调节板中部对应于所述长条状通孔的部位设有方形通孔,且所述方形通孔的边长不小于所述长条状通孔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副和第二直线导轨副均为滚珠型导轨副,且均为金属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柔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两组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弹簧固定部,两组所述弹簧以所述柔顺组件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且工作状态一致,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的所述弹簧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三调节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的所述弹簧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副,且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李文,曾海波,王振兴,吕振华,王勇,张强,刘继奎,李利,朱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