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及使用该夹持机构的飞机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32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持机构及使用该夹持机构的飞机牵引器;夹持机构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夹持头和用于驱动两夹持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机构,所述夹持头包括壳体和阵列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插针,各插针平行于壳体轴线设置且沿壳体轴向位置可调,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性件。使用时由夹紧机构驱动两夹持头沿飞机轮中空轴轴向夹紧飞机轮中空轴,由飞机牵引器上的抬升机构将夹持机构抬起,之后由牵引器带动飞机行走;相比于现有技术,简化了夹持机构的传动形式,夹持头与飞机轮中空轴的对中精度要求较低,夹持效率较高,夹持过程中的施力部位为飞机前轮中空轴,不会对飞机轮造成损伤。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aircraft tractor using the clamp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机构及使用该夹持机构的飞机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使用该夹持机构的飞机牵引器。
技术介绍
飞机牵引器是保障飞机地面移动的重要设备。根据牵引方式不同,牵引飞机可分为有杆牵引和无杆牵引。有杆牵引指飞机牵引器通过牵引杆与飞机前起相连,实现飞机的牵引或顶推;无杆牵引则是飞机牵引器将飞机前起驮伏,牵引器与飞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飞机牵引作业。无杆牵引相对有杆牵引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2)转弯半径小,架体重量轻,操纵灵活;(3)保障人员少,运行成本低;(4)通用性好。由于无杆牵引相对有杆牵引有显著优势,有杆牵引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无杆飞机牵引器上的夹持机构是牵引器与飞机前轮对接的关键装置,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飞机牵引作业。常见的夹持机构包括前档、后档及上档等各种构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夹持机构与飞机轮胎直接接触,会对飞机轮胎这一关键零部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用以解决现有飞机牵引器上的夹持机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对飞机轮造成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夹持机构的飞机牵引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的方案1是:夹持机构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夹持头和用于驱动两夹持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机构,所述夹持头包括壳体和阵列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插针,各插针平行于壳体轴线设置且沿壳体轴向位置可调,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性件。方案2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远离另一夹持头一端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插针移动的插针孔。方案3是,根据方案2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插针上套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簧,弹簧形成所述弹性件,插针的远离另一夹持头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沿壳体轴向挡止配合以防止插针从所述壳体中脱出的挡止件。方案4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插针的靠近另一夹持头的一端为用于引导待夹持件进入的锥形端。方案5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插针为圆柱形插针。方案6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动平面共面的两夹持臂和用于驱动两夹持臂相向转动或相互远离的夹持臂驱动装置,两所述夹持头分别设置在两夹持臂的端部。方案7是,根据方案6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臂由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夹持杆形成。本专利技术的飞机牵引器的方案1是:飞机牵引器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用于夹持飞机前轮的夹持机构、用于抬升所述夹持机构的抬升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夹持头和用于驱动两夹持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机构,所述夹持头包括壳体和阵列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插针,各插针平行于壳体轴线设置且沿壳体轴向位置可调,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性件。方案2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远离另一夹持头一端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插针移动的插针孔。方案3是,根据方案2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插针上套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簧,弹簧形成所述弹性件,插针的远离另一夹持头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沿壳体轴向挡止配合以防止插针从所述壳体中脱出的挡止件。方案4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插针的靠近另一夹持头的一端为用于引导待夹持件进入的锥形端。方案5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插针为圆柱形插针。方案6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动平面共面的两夹持臂和用于驱动两夹持臂相向转动或相互远离的夹持臂驱动装置,两所述夹持头分别设置在两夹持臂的端部。方案7是,根据方案6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夹持臂由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夹持杆形成。方案8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供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的抬升旋转轴和用于驱动抬升旋转轴转动的抬升驱动结构。方案9是,根据方案8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抬升驱动结构包括止转安装在抬升旋转轴上的抬升拐臂和用于驱动抬升拐臂摆动的抬升油缸,抬升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架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抬升拐臂的端部。方案10是,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飞机牵引器,所述架体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与架体前端面相邻部分设有用于避让设置在飞机机头底部的飞机附件的凹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由夹紧机构驱动两夹持头沿飞机轮中空轴轴向夹紧飞机轮中空轴,由飞机牵引器上的抬升机构将夹持机构抬起,之后由牵引器带动飞机行走;相比于现有技术,简化了夹持机构的传动形式,夹持头与飞机轮中空轴的对中精度要求较低,夹持效率较高,夹持过程中的施力部位为飞机前轮中空轴,飞机前轮中空轴为牵引器专用部分,夹持机构不会与飞机轮胎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进一步的,壳体包括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插针移动的插针孔,保证插针运动可靠。进一步的,插针的靠近另一夹持头的一端为锥形端,方便待夹持工件进入到插针阵列之中。进一步的,夹紧机构包括两夹持臂和夹持臂驱动装置,夹持臂由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夹持杆形成,夹持头安装在夹持臂上;保证夹持臂摆动过程中夹持头的轴线与待夹持的飞机前轮中空轴的轴线相平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飞机牵引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架体去掉前侧板的立体图;图4为架体的正视图;图5为夹持头的分解图;图6为机轮连接件与夹持头的配合图;图中:1-架体、2-工作单元、3-蓄电池组、4-行走单元、5-控制系统、6-飞机前轮、7-机轮连接件、8-主动轮、9-转向轮、10-转向电机、11-夹持架、12-夹持臂、13-夹持头、14-夹紧油缸、15-抬升旋转轴、16-抬升油缸、17-抬升拐臂、18-壳体、19-插针、20-弹簧、21-盖板、22-连接耳、23-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飞机牵引器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框架结构的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工作单元2、蓄电池组3、行走单元4及控制系统5,架体1用于整体物理支撑,工作单元2包含夹持机构及用于驱动夹持机构动作的液压系统,蓄电池组3用于存储电动,为整体提供能量;行走单元4包含驱动轮组及辅助转向轮组,用于整体行走、转向、制动等,控制系统5用于整体控制。工作过程中由夹持机构将飞机前轮6夹紧、抬升,之后由牵引器牵引飞机行走,实现飞机牵引作业。行走单元4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行走轮,行走轮包括靠近架体1前端面设置的两转向轮9和靠近架体1的后端面设置的两主动轮8,架体1上于两转向轮9附近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对应转向轮9转动的转向电机10;飞机前起与牵引器的着力点布置在两驱动轮的中间位置,增大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减轻牵引器架体重量,减轻辅助转向轮9受力,进而减小转向阻力,保证两驱动轮差速转向灵活性,还可以飞机牵引器的零半径转向,在某些晃动场合,如舰面上使用飞机牵引器时,解决牵引器在舰面摇摆状况下方向失控问题。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架11、夹持臂12、夹持头13、夹紧油缸14、抬升旋转轴15和抬升油缸16,夹持架11通过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中部的连接结构与抬升旋转轴15固定连接,抬升旋转轴1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夹持头和用于驱动两夹持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机构,所述夹持头包括壳体和阵列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插针,各插针平行于壳体轴线设置且沿壳体轴向位置可调,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夹持头和用于驱动两夹持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机构,所述夹持头包括壳体和阵列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插针,各插针平行于壳体轴线设置且沿壳体轴向位置可调,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远离另一夹持头一端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插针移动的插针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上套设有用于向插针施加朝向另一夹持头的弹性力的弹簧,弹簧形成所述弹性件,插针的远离另一夹持头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沿壳体轴向挡止配合以防止插针从所述壳体中脱出的挡止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的靠近另一夹持头的一端为用于引导待夹持件进入的锥形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为圆柱形插针。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动平面共面的两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中张智慧李一尘李川李闯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平原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