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28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于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之间的脱蜡装置、涂衬装置、牵引装置:脱蜡装置包括设于脱蜡框架内的第一下转轮、第一上转轮、脱蜡加热管;涂衬装置包括设于涂衬框架内的第一下转轮、第一上转轮、衬覆加热管,以及涂覆平台上设有涂料储槽;牵引装置包括设于外壳内的从动辊和主动辊,主动辊外套设有轮盘;玻璃纤维套管通过输送装置,首先穿过脱蜡加热管进行脱蜡,再穿过涂料储槽底部所设的穿孔进行树脂涂覆,最后穿过衬覆加热管进行树脂树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装置升温迅速提高了热效率,生产过程中的通用性强。

A resin lining production device for fiberglass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套管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树脂玻璃纤维套管,也称自熄管,由其名称能够得知其特性:高电器绝缘性、耐热性、耐蚀性、抗老化性、散热性。树脂玻璃纤维套管还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及弹性。此前,采用导热油的方式,对玻璃纤维套管进行树脂外衬工作,此方式的污染大,并且加热管路的升温过程慢。目前,为了提高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工艺的效率,采用电伴热的方式进行,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伴热的方式使用工业动力电,易产生安全事故;2、电伴热相对于导热油进行的升级,但其的热效率依然很低;3、树脂外衬工艺中仅能生产同一型号(外径尺寸)的产品;4、树脂外衬厚度不易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采用直流安全电压,升温迅速热效率得到提高,并且通用性优于现有装置,外衬厚度易于控制。本技术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之间的脱蜡装置、涂衬装置、牵引装置。所述脱蜡装置包括脱蜡框架,脱蜡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之间的脱蜡装置(1)、涂衬装置(2)、牵引装置(3),所述脱蜡装置(1)包括脱蜡框架(101),脱蜡框架(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托架(105‑A),脱蜡框架(1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上托架(105‑B),第一上托架(105‑B)上固定有第一变压器(108),脱蜡框架(101)内并列设置有多根平行的脱蜡加热管(102),脱蜡加热管(102)垂直于水平面而设,其两端与第一变压器(108)电气连接,脱蜡加热管(102)外部套设有第一隔热层(103),脱蜡加热管(102)的管口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套管的树脂外衬生产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输送装置和盘滚装置之间的脱蜡装置(1)、涂衬装置(2)、牵引装置(3),所述脱蜡装置(1)包括脱蜡框架(101),脱蜡框架(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下托架(105-A),脱蜡框架(1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上托架(105-B),第一上托架(105-B)上固定有第一变压器(108),脱蜡框架(101)内并列设置有多根平行的脱蜡加热管(102),脱蜡加热管(102)垂直于水平面而设,其两端与第一变压器(108)电气连接,脱蜡加热管(102)外部套设有第一隔热层(103),脱蜡加热管(102)的管口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下转轮(106)和第一上转轮(107),第一下转轮(106)和第一上转轮(107)的轮槽切线穿过脱蜡加热管(102)并与之平行,第一下转轮(106)和第一上转轮(107)分别铰接设置于与脱蜡框架(101)固定连接的脱蜡转轮支架(109)上,所述涂衬装置(2)包括涂衬框架(201),涂衬框架(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下托架(205-A),涂衬框架(20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上托架(205-B),第二上托架(205-B)上固定有第二变压器组(208),所述第二变压器组(208)包括第二变压器A(208-A)、第二变压器B(208-B)、第二变压器C(208-C),涂衬框架(201)内并列设置有多根平行的衬覆加热管(202),衬覆加热管(202)垂直于水平面而设,衬覆加热管(202)外部套设有第二隔热层(203),衬覆加热管(202)的管口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下转轮(206)和第二上转轮(207),第二下转轮(206)与衬覆加热管(202)下方管口之间水平设置有与涂衬框架(201)固定连接的涂覆平台(209),衬覆加热管(202)管口正下方的涂覆平台(209)上设置有涂料储槽(210),涂料储槽(2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2101),第二下转轮(206)和第二上转轮(207)的轮槽切线穿过衬覆加热管(202)和穿孔(2101),第二下转轮(206)和第二上转轮(207)分别铰接设置于与涂衬框架(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田
申请(专利权)人:沂源县锦阳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