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辐条轮和用于这种轮的辐条附接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18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用辐条轮和用于这种轮的辐条附接元件,轮包括:轮辋(10),至少部分地由复合材料制成且具有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辐条附接腔室设有多个辐条附接孔(18);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与轮辋(10)联接的多根辐条;和在相应的辐条附接孔(18)中部分地插入的辐条附接元件(40)。轮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保持元件被构造成防止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沿径向外方向移动。辐条附接元件(40)包括保持表面(49),保持表面被构造成抵靠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操作。

Spoke wheels for bicycles and spoke attachment elements for such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用辐条轮和用于这种轮的辐条附接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辐条轮。前述轮可以是自行车的前轮或后轮。这种自行车可以是山地自行车或公路自行车或竞赛自行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辐条自行车轮的辐条附接元件以及一种用于调节通过前述辐条附接元件连接到轮的轮辋的辐条的张力的调节工具。一种自行车用辐条轮包括轮辋、毂和在毂和轮辋之间延伸的多根辐条,辐条的张力必须优选地能够在毂和/或轮辋处被调节。
技术介绍
为了允许调节张力,通常在辐条的第一端部处设置第一螺纹,并且在毂或轮辋处布置螺纹孔。在毂或轮辋中或者在与毂或轮辋相关联的辐条附接元件中直接制作该螺纹孔。辐条的第二端部可以设有第二螺纹或设有头,该头是例如矩形或圆形的,被容纳在合适的座中,例如被钩挂在毂的凸缘中或者被插入在轮辋处的卡口式联接器中,如例如在以下讨论的US2007/0158996中描述。已知轮辋具有径向外部轮胎联接通道和径向内部辐条附接腔室。更特别地,这种轮辋包括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在一端处被径向内壁或下桥连接或接合且在中间点中由径向外壁或上桥或分隔件连接或接合,从而具有大致倒置的A形横截面。侧壁的径向外部通常设有边缘,该边缘被构造成与轮胎的胎圈联接并与上桥或分隔件形成轮胎联接通道,而这些侧壁的径向内部与下桥及上桥形成辐条附接腔室。在US2007/0158996中示意了这种类型的轮辋。在本说明书中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轴向的”、“轴向地”和类似术语指的是与轮的旋转轴线大致重合或大致平行的方向,术语“径向的”、“径向地”和类似术语指的是与轮的旋转轴线垂直并落在轮的旋转轴线上的方向,并且术语“周向的”、“周向地”和类似术语指的是绕轮的旋转轴线的周向方向。术语“轴向内部”和“轴向外部”和类似术语指的是分别更靠近和更远离轮的中间横向平面的位置,而术语“径向内部”和“径向外部”和类似术语指的是分别更靠近和更远离轮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在轮辋的下桥上制作多个辐条附接孔。通常,这些辐条附接孔接收辐条附接元件,该辐条附接元件设有具有螺纹的纵向空腔,或者设有具有成形座的纵向空腔。辐条附接元件的纵向空腔的螺纹的纵向长度可以等于辐条的螺纹的纵向长度或更长,以还允许通过改变在辐条附接元件的螺纹纵向空腔中的辐条的旋拧深度来调节辐条的张力。如果辐条附接元件允许调节辐条的张力,则辐条附接元件也称为“接头(nipples)”或者如果辐条附接元件不允许调节辐条的张力,则辐条附接元件称为“圆筒(barrels)”。代替单个辐条附接腔室,可以通过大致平行于上桥或大致横向于上桥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分隔壁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腔室。此外,每一个壁(上桥、下桥、侧壁和分隔壁)可以以各种方式成形,从而使得轮辋的横截面甚至相当复杂。轮辋可以由铝(通常通过挤压型材)或由复合材料(通常通过压缩模制)制成。申请人已经将其注意力集中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轮辋上。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复合材料”用于表示包含结合在聚合材料中的结构纤维的材料。结构纤维优选地选自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陶瓷纤维及其组合的组。聚合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或热固性的。同一申请人的US2007/0158996A1公开了一种轮辋,其中上桥仅包括用于轮胎的充气阀的孔(并且因此它也适合与无内胎轮胎一起使用)。该文献还公开了一种旨在制作自行车用辐条轮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通过开口(可以是前述孔或适当制作的不同的开口)将辐条附接元件插入在辐条附接腔室中并沿辐条附接腔室朝向相应的辐条附接孔引导辐条附接元件直至该辐条附接孔的步骤。辐条附接元件具有:适用于在辐条附接孔处被保持在辐条附接腔室内部的头;和从下桥在其径向内方向上突出的杆。该过程包括在辐条附接孔中插入辐条附接元件的杆直至头抵靠轮辋的下桥并且使杆在轮辋的径向内部从下桥突出的步骤(例如见该文献的图9)。US2007/080577A1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行车轮的接头,该接头包括头和杆,该头意图抵靠轮辋的径向内壁,该杆包括螺纹部,该螺纹部意图被拧到在辐条的端部处制作的匹配的螺纹部。本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在前述现有技术文献中,辐条附接元件的杆被定尺寸以从轮辋在其径向内方向上显著地突出,并且杆的从轮辋突出的部分通常被成形为在辐条的安装和张力调节期间允许杆被合适的工具夹持。后一种规定特别地在轮辋的上桥未被穿孔的情形中是必要的。实际上,在这种情形中,在辐条的安装和张力调节期间,不可能在辐条附接元件的头处保持辐条附接元件,并且因此必须在相对于轮辋的径向内部区域处这样做。在目前由本申请人商业化的一些轮辋中,杆从轮辋突出约7mm。本申请人已经注意到:靠近轮辋的下桥,并且更特别地在其中辐条被连接到辐条附接元件的杆的区域处,在杆的直径和辐条的直径之间有直径的变化。这种直径的变化在滚动期间产生扰动。申请人已经观察到:轮辋的下桥并且特别地该下桥的曲率半径的大小极大地影响轮相对于前风或侧风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具有小曲率半径(例如等于约5.5mm)的下桥的轮具有较好的前风性能,而具有较大曲率半径(例如等于约9.5mm)的下桥的轮在侧风的情形中表现更好。根据本申请人,恰好靠近轮辋的下桥发生的前述扰动显著地且不可预测地改变了预期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因此,需要改善在轮辋的下桥处的轮的空气动力学性能。US7140696B1公开了一种轮,该轮包括带有接头的轮辋,这些接头被完全地布置在辐条附接腔室内部。为了将辐条拧在接头上,在轮辋的上桥上制作多个孔。申请人已经观察到US7140696B1的轮不适合与无内胎式轮胎一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辐条轮,在结构强度相等的情况下,该轮具有比现有技术的轮更好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并且能够与设有空气腔室的轮胎和无内胎式轮胎一起使用。本专利技术因此在其第一形态中涉及一种自行车用辐条轮,包括:-轮辋,所述轮辋至少部分地由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轮辋具有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设有多个辐条附接孔;-多根辐条,所述多根辐条在所述辐条附接孔处与所述轮辋联接;-辐条附接元件,所述辐条附接元件部分地插入在相应的辐条附接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被构造成防止所述辐条附接元件沿径向外方向移动,并且所述辐条附接元件包括保持表面,所述保持表面被构造成抵靠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操作。有利地,在本专利技术的轮中设置前述保持元件并且在辐条附接元件中设置前述保持表面防止了辐条附接元件在辐条的附接和张紧操作期间沿径向外方向移动。因此,不必在每一个辐条附接孔处在上桥中制作孔以便在前述操作期间将辐条附接元件保持到位,相反在根据US7140696B1的轮中这样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轮因此既能够用于设有空气腔室的轮胎又能够用于无内胎式轮胎。在后一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轮在下文中也被表示为“无内胎式”。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用辐条轮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以下优选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辐条附接元件不相对于轮辋在内部从轮辋沿径向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辐条附接元件包括径向内端部,该径向内端部大致与轮辋的径向内表面齐平。换句话说,辐条附接元件的径向内端部与轮辋的径向内表面大致周向对准。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辐条附接元件包括径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行车用辐条轮(100),包括:轮辋(10),所述轮辋(10)至少部分地由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轮辋(10)具有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所述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设有多个辐条附接孔(18);多根辐条(30),所述多根辐条(30)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与所述轮辋(10)联接;辐条附接元件(40),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部分地插入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轮(100)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被构造成防止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沿径向外方向移动,并且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包括保持表面(49),所述保持表面(49)被构造成抵靠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5 IT 1020170001400441.自行车用辐条轮(100),包括:轮辋(10),所述轮辋(10)至少部分地由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轮辋(10)具有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所述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设有多个辐条附接孔(18);多根辐条(30),所述多根辐条(30)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与所述轮辋(10)联接;辐条附接元件(40),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部分地插入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轮(100)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被构造成防止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沿径向外方向移动,并且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包括保持表面(49),所述保持表面(49)被构造成抵靠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不相对于所述轮辋(10)在内部从所述轮辋(10)沿径向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包括径向内端部(41),所述径向内端部(41)相对于所述轮辋(10)在内部从所述轮辋(10)沿径向突出的长度短于或等于所述辐条(30)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长度短于或等于约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包括密封元件(90),所述密封元件(90)在相应的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与所述轮辋(10)联接,并且所述密封元件(90)包括通孔,相应的辐条附接元件(40)的径向内端部(41)插入在所述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包括抵接表面(48),所述抵接表面(48)被构造成抵靠所述轮辋(10)或者抵靠与所述轮辋(10)抵靠的插入件(60),从而防止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沿径向内方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与所述轮辋(10)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被制成为单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被限定在可弹性变形元件(250)中,所述可弹性变形元件(250)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与所述轮辋(10)联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50)被限定在插入件(60)中,所述插入件(60)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辐条附接腔室(14)内部且在所述辐条附接孔(18)处抵靠所述轮辋(10)布置,所述插入件(60)包括第一通孔(62a),所述第一通孔(62a)与所述辐条附接孔(18)同轴布置且被所述辐条附接元件(40)交叉。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100),其中所述轮(100)是无内胎式的。11.用于辐条自行车轮(100)的辐条附接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梅焦兰
申请(专利权)人: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