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05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包括主架、环形跑带和铝合金跑板,所述主架上固定有电机、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两端,且前滚筒连接电机;所述环形跑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铝合金跑板位于环形跑带之间并固定于主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铝合金跑板应用于跑台中形成新型跑台结构,也就是说,相较于现有的跑台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跑台结构具有重量轻且稳定性好的特点。

A New Type of Platfor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跑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跑步机的新型跑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很少有时间才加户外锻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室内健身运动。而跑步机作为室内运动健身的主要设备,在家庭及健身房收到广泛欢迎。跑步机一般包括跑台、立柱和电子表组件,而跑台一般包括主架、跑步带和跑板。目前,跑台的跑板一般采用高密度板,其重量较重,导致跑台的重量增加,增加跑步机的运输成本及安装成本。而且,高密板的跑台采用的材料为木材,木材的的防潮性能不好,由此可能会影响跑台的使用时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跑板因受潮后出现断裂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上述跑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重量轻且稳定性好的新型跑台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包括主架、环形跑带和铝合金跑板,所述主架上固定有电机、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两端,且前滚筒连接电机;所述环形跑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铝合金跑板位于环形跑带之间并固定于主架上。所述主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两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均固定有一顺向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支撑于铝合金跑板下,并与铝合金跑板固定。所述支撑杆连接前滚筒的一端为前端,连接后滚筒的一端为后端;所述支撑杆前端的内侧面设有一U型固定块,前滚筒通过该固定块固定于两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后端的内侧面设有一U型固定块,后滚筒通过该固定块固定于两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还固定有电机,该电机通过传送带连接前滚筒。所述铝合金跑板由一个以上的跑板单元组成。所述当铝合金跑板由两个以上的跑板单元拼接形成,各跑板单元之间通过榫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跑板单元跑板单元的一侧边设有榫接凸条,另一侧边设有榫接凹槽;相邻两个跑板单元通过榫接凸条嵌设于榫接凹槽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将铝合金跑板应用于跑台中形成新型跑台结构,铝合金跑板由成型模具直接挤出,其在保证跑台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了跑台结构的重量,方便了产品的搬运及安装,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而且铝合金跑板的防潮性能好,并不会因为天气原因而改变特性,从而保证了跑台结构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相较于现有的跑台结构,技术的新型跑台结构具有重量轻且稳定性好的特点。此外,本技术通过固定杆的结构将铝合金跑板固定于主架上,增加了铝合金跑板与主架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铝合金跑板与主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跑台结构的稳定性。另,本技术将铝合金跑板设置为由多个跑板单元拼接形成,通过适当删减跑板单元的数量即可使铝合金跑板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跑步机的跑台结构中,提高了铝合金跑板的适用灵活性。而且,在跑板出现损坏而进行跑台维修时,只需要更换有损坏的跑板单元即可,对于没有损坏的跑板单元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由此降低了跑台结构的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跑台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跑台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跑台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铝合金跑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铝合金跑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之跑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包括主架1、环形跑带2和铝合金跑板3,其中,主架1上固定有电机4、前滚筒5和后滚筒6,前滚筒5和后滚筒6分别设置在主架1的两端,且前滚筒5连接电机4;环形跑带2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前滚筒5和后滚筒6;铝合金跑板3位于环形跑带2之间并固定于主架1上。本技术的铝合金跑板3由成型模具直接挤出,其在保证跑台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了跑台结构的重量,方便了产品的搬运及安装,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而且铝合金跑板3的防潮性能好,并不会因为天气原因而改变特性,从而保证了跑台结构的稳定性。上述主架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1,该支撑杆11连接前滚筒5的一端为前端,连接后滚筒6的一端为后端。在两支撑杆11前端的内侧面均设有一U型固定块111,前滚筒5通过该固定块111固定于两支撑杆11之间。在两支撑杆11后端的内侧面均设有一U型固定块112,后滚筒6通过该固定块112固定于两支撑杆11之间。在支撑杆11的前端还固定有电机4,该电机4通过传送带41连接前滚筒5,以便能够驱动前滚筒5转动,从而带动环形跑带2在前滚筒5和后滚筒6之间转动。主架1的两支撑杆11的内侧面上均固定有一顺向支撑杆11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12,两固定杆12用于支撑铝合金跑板3,并与铝合金跑板3固定。通过固定杆12的结构将铝合金跑板3固定于主架1上,可以增加铝合金跑板3与主架1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铝合金跑板3与主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铝合金跑板3由至少一个跑板单元31组成,当铝合金跑板3由一个跑板单元31组成时,将该跑板单元31设于环形跑带2之间,并将其放置在主架1上,使跑板单元31的两侧边支撑于固定杆12上,然后通过螺丝将跑板单元31与固定杆12锁紧即可。当铝合金跑板由两个以上跑板单元31组成时,将两个以上的跑板单元31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将整体的铝合金跑板3设于环形跑带2之间,并置于主架1上,使得各跑板单元31的两侧边均支撑于固定杆12上,最后通过螺丝将各跑板单元31与固定杆12锁紧即可。在前述情况下,各跑板单元31之间可以通过榫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在每一跑板单元31的一侧边设置一榫接凸条311,在另一侧边设置一榫接凹槽312,跑板单元31进行拼接时,相邻两个跑板单元31通过榫接凸条311嵌设于榫接凹槽312内的方式进行连接。将铝合金跑板31设置为由两个以上跑板单元311构成,可以提高铝合金跑板31的使用灵活性。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厂商会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将跑步机设置为不同尺寸,这就意味着跑台结构的尺寸也会变化。若将跑板设置为一体结构,不同尺寸的跑步机就必须适应相应尺寸的跑板。而本技术将铝合金跑板31设置为由多个跑板单元311拼接形成,对应不同尺寸的跑步机的跑台,通过适当删减跑板单元311的数量即可。例如,当跑台的长度较长时,可以增加跑板单元311的数量;当跑台长度较短时,可以减少跑板单元311的数量。此外,将铝合金跑板311设置为由多个跑板单元31拼接形成还可以降低跑台的维修成本。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由于重物撞击的原因,跑台结构的跑板的部分位置可能出现损坏,此时就需要对跑台就行维修。若将跑板设置为一体结构,跑板出现损坏而维修时,用户只能将跑台的跑板整体更换掉。而采用本技术的铝合金跑板结构,只需要更换有损坏的跑板单元311即可,对于没有损坏的跑板单元311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由此降低了跑台结构的维修成本。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本技术将铝合金跑板31应用于跑台中形成新型跑台结构,相较于现有的跑台结构,本技术的新型跑台结构具有重量轻且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本技术的铝合金跑板3通过固定杆12固定于主架1上,可以增加铝合金跑板3与主架1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铝合金跑板3与主架1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环形跑带和铝合金跑板,所述主架上固定有电机、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两端,且前滚筒连接电机;所述环形跑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铝合金跑板位于环形跑带之间并固定于主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环形跑带和铝合金跑板,所述主架上固定有电机、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前滚筒和后滚筒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两端,且前滚筒连接电机;所述环形跑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前滚筒和后滚筒;所述铝合金跑板位于环形跑带之间并固定于主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两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均固定有一顺向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支撑于铝合金跑板下,并与铝合金跑板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连接前滚筒的一端为前端,连接后滚筒的一端为后端;所述支撑杆前端的内侧面设有一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有财刘启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迈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