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99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融物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其内部形成有熔融物收容空间,所述容器的一侧配置有熔融物注入部,而另一侧形成有熔融物排出口;坝,其配置在注入部和排出口之间,所述坝设置在容器的底部;贯穿口,其形成在坝上,贯穿口根据与所述注入部的距离流动截面积不同。所述熔融物处理装置容易降低收容于容器的熔融物的流速。

Melt Process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融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物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内部不用设置其他结构体即可顺利地降低收容于容器的熔融物的流速的熔融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连铸设备由搬运钢水(moltensteel)的钢包(Ladle)、从钢包接收钢水暂存的中间包(Tundish)、从中间包持续接收钢水并一次凝固成铸坯(Slab)的结晶器(Mold)、将从结晶器连续拉拔出的铸坯进行二次冷却并实施一系列成型操作的冷却台组成。钢水在中间包经历夹杂物被浮选分离,熔渣变得稳定,防止再氧化。然后,钢水在结晶器以铸坯形状形成初始凝固层,此时决定铸坯的表面品质。决定铸坯的表面品质时,相对于夹杂物的钢水洁净度有很大影响。如果相对于夹杂物的钢水洁净度差,则夹杂物导致的结晶器内钢水的异常流动会造成铸坯的表面品质下降。此外,夹杂物本身也是造成铸坯表面缺陷的原因。相对于夹杂物的钢水洁净度取决于中间包。例如,在中间包中钢水停留期间,由于钢水与夹杂物的比重差,钢水中的夹杂物会上浮到钢水液面,进而从钢水分离出夹杂物,根据钢水停留在中间包浮选分离出夹杂物的程度,相对于夹杂物的钢水洁净度大不相同。钢水停留在中间包内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浮选分离出钢水中的夹杂物,相对于夹杂物的钢水洁净度大幅提升。另外,当钢水注入中间包时,钢水撞击中间包的底部而产生强烈的湍流。湍流阻碍中间包内部引发适当的钢水上升流,最终导致在中间包内部出现钢水的停滞区,进而妨碍顺利地浮选分离出夹杂物。此外,湍流会将中间包覆盖剂(tundishflux)引入钢水内部,还会增加钢水与空气接触的机会。目前,通过在中间包内设置冲击垫(impactpad)使钢水先与其冲撞的方式来抑制产生湍流。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冲击垫过度降低钢水的流速,因此存在中间包内不会产生充分的上升流的问题。此外,还存在冲击垫的上方产生钢液裸露的问题。另外,由于冲击垫是一次性的,还存在下次连铸工艺中无法再使用的问题。再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在中间包内构建几何结构体来强行控制钢水的流动。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中间包的容积,而且因过度使用耐火材料而导致制作费用和制造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EP2193861A1专利文献2:JPP2001-286992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收容于容器的熔融物的流速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增加熔融物的停留时间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容器内出现熔融物停滞区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内不用设置其他结构体即可利用简单的结构优化容器内的熔融物流场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其内部形成有熔融物收容空间,所述容器的一侧配置有熔融物注入部,而另一侧形成有熔融物排出口;坝,其配置在所述注入部和排出口之间,所述坝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底部,并与所述容器的两侧壁相连;以及贯穿口,其形成在所述坝上,所述贯穿口根据与所述注入部的距离流动截面积不同。所述熔融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堰,其配置在所述注入部和坝之间,所述堰离开所述底部,并与所述两侧壁接触,所述贯穿口可沿着从所述一侧向另一侧的方向形成。所述贯穿口可以形成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贯穿口可以是距离所述注入部越远流动截面积越大。所述贯穿口可以形成在所述坝的下部,并与所述底部接触。所述贯穿口的内壁可直接连接到所述底部。所述贯穿口包括形成在所述注入部侧的入口、形成在所述排出口侧的出口、及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通道,所述出口的面积可大于所述入口。所述入口的宽度可以是所述排出口的宽度的0.1倍以上。所述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入口的宽度,并且可与所述坝的顶面高度相同或者小于所述坝的顶面高度。所述通道可以形成为流动截面积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连续增加。所述通道的内壁可包括至少一个斜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容器内不用设置其他结构体即可利用简单的结构优化容器内的熔融物流场。也就是说,将坝设置在容器的下部,坝上形成贯穿口后,通过使贯穿口的出口侧面积大于入口侧面积,可以大大降低熔融物通过贯穿口的速度。如此,在容器的底部形成钢水的稳定流动,从而可以降低收容于容器的熔融物的流速,并且可以减少容器内出现熔融物停滞区。因此,可以增加熔融物的停留时间,还可以优化容器内的熔融物的流场。由此,顺利地浮选分离出熔融物中的夹杂物,进而提高熔融物的洁净度,可以提高制备成熔融物的产品的品质。此外,容器内不用设置用于降低熔融物的流速的其他结构体,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坝和贯穿口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贯穿口内的流动特性的模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工艺的钢水流动的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比例的熔融物处理工艺的钢水流动的视图。图6是将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工艺的结果得到的熔融物的最短停留时间与对比例进行对比的柱形图。图7是将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工艺的结果得到的容器内停滞区的面积与对比例进行对比的柱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公开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实施例意在充分公开本专利技术,以使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附图中同一标记表示同一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揭露了可有效降低熔融物的流速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可应用于炼铁厂的连铸工艺,还可应用于各种利用熔融物的不同铸造工艺。下面以连铸工艺为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此时,图1之(a)是熔融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1之(b)是熔融物处理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坝和贯穿口的示意图。图2之(a)是坝和贯穿口的立体图,图2之(b)是坝和贯穿口的正视图,图2之(c)是坝和贯穿口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包括:容器10,其内部形成有熔融物收容空间,所述容器10的一侧配置有熔融物注入部1,而另一侧形成有熔融物排出口12;坝30,其配置在注入部1和排出口12之间,所述坝30设置在容器10的底部11,并与容器10的两侧壁14相连;贯穿口40,其形成在坝30上,所述贯穿口40根据与注入部1的距离流动截面积不同。熔融物处理装置还可包括:堰20,其配置在注入部1和坝30之间,所述堰20离开底部11,并与两侧壁14接触。熔融物(未图示)可包含钢水。熔融物可装在搬运容器如钢包(未图示)搬运至熔融物处理装置。熔融物可配置在容器10的上侧,并连接到注入部1。熔融物可通过注入部1注入容器10的内部。当然,熔融物也可以是钢水之外的各种熔融物。注入部1是熔融物可通过的耐火材料水口,可以是长水口(shroudnozzle)。注入部1可安装到机械手(manipulator,未图示)上,通过机械手的上升结合到搬运容器的下水口(collectornozzle,未图示)。注入部1可配置在容器10的一侧并离开底部11,可位于容器10的上部具有预定高度,且至少一部分位于容器10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融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容器,其内部形成有熔融物收容空间,所述容器的一侧配置有熔融物注入部,而另一侧形成有熔融物排出口;坝,其配置在所述注入部和所述排出口之间,所述坝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底部;贯穿口,其形成在所述坝上,所述贯穿口根据与所述注入部的距离流动截面积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1 KR 10-2017-01694771.一种熔融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容器,其内部形成有熔融物收容空间,所述容器的一侧配置有熔融物注入部,而另一侧形成有熔融物排出口;坝,其配置在所述注入部和所述排出口之间,所述坝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底部;贯穿口,其形成在所述坝上,所述贯穿口根据与所述注入部的距离流动截面积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其还包括:堰,其配置在所述注入部和所述坝之间,所述堰离开所述底部,并与所述容器的两个侧壁接触,所述贯穿口沿着从所述一侧向另一侧的方向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贯穿口形成至少一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贯穿口距离所述注入部越远所述流动截面积越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垠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POSCO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