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荧专利>正文

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883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拟构建可以大面积真皮下潜行分离、加固松弛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装置。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由微细线锉、粗引线针和手柄、细引线针和手柄组成,其中:微细软组织线锉由微细钢丝束和其表面的圈状突起组成,圈状突起均匀、间断分布在微细钢丝束的表面;粗套管针与细套管针形态相同,套管上部游离端设置斜面针尖,粗套管针的内径大于细套管针的外径,细套管针的针尖可以套入粗套管针内;手柄被分别设置在粗套管针和细套管针的套管的下部,方便执持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网格化加固装置。

Subdermal Subdermal Separation System with Micro Soft Tissue 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尤指一种用于精细组织潜行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阶段,老年性的退行性变化也在越来越多人的身上体现,例如皮肤松弛、腹壁薄弱、关节囊松弛、组织下垂等。这些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许多老人因同时患有多器官的疾病,难以承受大手术打击。目前采用的微创手术因受手术器械的限制,仅仅可以点对点缝合加固,因受力范围小,极易脱落再松弛,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情况下,片状加固的力量远远大于点状加固,所以,片状加固可以维持更长时间。为了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技术拟构建可以大面积真皮下潜行分离、加固松弛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的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2.确保该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由微细线锉、粗引线针和手柄、细引线针和手柄组成,其中:a).微细软组织线锉由微细钢丝束和其表面的圈状突起组成,圈状突起均匀、间断分布在微细钢丝束的表面;微细钢丝束的两端为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微细软组织线锉(11)、粗套管针(21)和手柄(31)、细套管针(22)和手柄(31)组成,其中:微细软组织线锉(11)由微细钢丝束(12)和其表面的圈状突起(13)组成,圈状突起(13)均匀、间断分布在微细钢丝束(12)的表面;微细钢丝束(12)的两端为套圈结构(14);粗套管针(21)与细套管针(22)形态相同,由套管上部(23)和套管下部(24)组成,套管上部(23)游离端设置斜面针尖(25)、套管上部(23)和套管下部(24)垂直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粗套管针(21)的内径大于细套管针(22)的外径,细套管针(22)的针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细软组织线锉真皮下潜行分离系统,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微细软组织线锉(11)、粗套管针(21)和手柄(31)、细套管针(22)和手柄(31)组成,其中:微细软组织线锉(11)由微细钢丝束(12)和其表面的圈状突起(13)组成,圈状突起(13)均匀、间断分布在微细钢丝束(12)的表面;微细钢丝束(12)的两端为套圈结构(14);粗套管针(21)与细套管针(22)形态相同,由套管上部(23)和套管下部(24)组成,套管上部(23)游离端设置斜面针尖(25)、套管上部(23)和套管下部(24)垂直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粗套管针(21)的内径大于细套管针(22)的外径,细套管针(22)的针尖(25)可以套入粗套管针(21)内;手柄(31)被分别设置在粗套管针(21)和细套管针(22)的套管下部(24)的下部,方便执持套管。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荧
申请(专利权)人:平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