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晓芝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80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钮、电磁棒和定位座,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和进出气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第一调节板、出气瓶和第二调节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吸嘴、进出气座和侧盖,便于装置的固定拆装,便于装置内部元件的拆装更换和检修,并便于吸嘴的拆装更换,减少装置多次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

A Respiratory Training Device for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常使用呼吸训练装置对医院中进行心肺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逐步对患者呼吸肌进行训练,促进呼吸肌恢复,达到恢复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4208845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所述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呼气训练组件、气体引流组件以及呼吸终端,其中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上分别设有贯穿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的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内部还设有吸气指示浮子和呼气指示浮子,该呼吸训练装置不仅使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在健康的呼吸环境下同步进行,提高了肺活量,还具有指示肺活量恢复情况的功能。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呼吸训练时,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呼吸量进行初始呼吸量的设定,无法使得患者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能够充分呼吸完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内部的空气,无法充分对呼吸肌达到训练,适用性不佳。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8568063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阻挡训练器,包括一U形状软体硅胶材质的吹嘴、所述吹嘴的U形开口端罩在用户嘴巴上,其U形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和侧盖(8),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对称连接,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两端均连接有侧盖(8),侧盖(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和侧盖(8),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对称连接,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两端均连接有侧盖(8),侧盖(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隔板(10),且第一壳体(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控箱(22),电控箱(2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221)和单片机(222),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底端的中央安装有加湿箱(14),加湿箱(14)下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之间卡接有密封塞(16),且密封塞(16)的顶部延伸至加湿箱(14)的底部,并与加湿箱(14)卡合固定,所述加湿箱(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远离加湿箱(14)的一端分别设有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且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所述分离箱(173)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阻水透气膜(172),且加湿箱(14)靠近预混箱(132)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1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2)、调节钮(3)、电磁棒(18)和定位座(181),所述隔板(10)顶部的中央均竖向安装有电磁棒(18),2个电磁棒(18)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电磁棒(18)之间滑动套接有定位座(181),所述定位座(18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外侧,并固定有调节钮(3),所述隔板(10)顶部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6)和进出气座(7),且第二壳体(5)的一侧连接有进出气座(7),进出气座(7)的一端卡接有吸嘴(6);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11)和活性炭过滤网(1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过滤座(11),且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的过滤座(11)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2),活性炭过滤网(12)的顶部分别与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固定连接;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9)、第一调节板(91)、出气瓶(19)和第二调节板(191),且隔板(10)之间分别固定有进气瓶(9)和出气瓶(19),所述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20),连接管(20)远离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座(21),且连接座(21)均与进出气座(7)固定连接,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芝潘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晓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