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58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架、安装板与吹气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环、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动电机,吹气机构包括安装块、吹气管、测量筒、塑料球、调节支链与辅助支链,调节支链包括调节杆、安装座、从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辅助支链包括转动筒、转动杆、伸缩杆、定位架与清洁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气胸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训练难度不可控、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与康复训练时的清洁卫生状况无法得到保障等难题。

A Pneumothorax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othorax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 installation frame,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an air blowing mechanism.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frame, an installation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frame, a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evenl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long its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an air blow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 installation frame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 support ring, a driven gear and an active gear. With the active motor, the air blowing mechanism includes installation block, air blowing pipe, measuring cylinder, plastic ball, adjusting branch chain and auxiliary branch chain. The adjusting branch chain includes adjusting rod, mounting seat, driven bevel gear and driving motor. The auxiliary branch chain includes rotating cylinder, rotating rod, telescopic rod, positioning frame and cleaning frame.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uncontrollable training difficulty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cess of pneumothorax patients, easily leading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and insufficient sanitation dur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造成。气胸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为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需要进行相关康复训练。目前常见的训练方法是吹气球法,即患者重复对气球进行充气、放气,以锻炼患者肺部功能,提高肺活量,但是使用吹气球法进行训练时,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训练难度进行调节,训练难度过大时,反而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无法对肺部功能进行锻炼;(2)吹气球时,患者唾液易积聚在气球内,且难以进行清洁,训练时的卫生情况不够理想;(3)气球为一次性使用物品,每次训练时都需要使用多个气球,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气胸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可以解决目前气胸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训练难度不可控、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与康复训练时的清洁卫生状况无法得到保障等难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架、安装板与吹气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环、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主动电机,支撑板数量为二,两块支撑板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板上端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下端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位于底板前端的支撑板侧壁上,主动齿轮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主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板后端的支撑板侧壁上,从动齿轮为空心机构,从动齿轮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板;通过主动电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安装板进行转动,以便对吹气机构位置进行调节,适合多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且无需共用吹气管,更加清洁卫生。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安装块、吹气管、测量筒、塑料球、调节支链与辅助支链,安装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块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吹气管前端相连接,吹气管后端与测量筒下端相连接,测量筒内放置有塑料球,测量筒上端与调节支链相连接,吹气管上端布置有辅助支链,且吹气管为前后可伸缩的U型结构;使用者将自带的吹嘴放置在吹气管上端,便可向测量筒内吹气,直至塑料球上端能够与测量筒的活塞杆下端相接触,通过调节支链对测量筒容积进行调节,以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不会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使用者病情恶化,使用后通过辅助支链对吹气管上端进行清洁,防止不同使用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量筒包括筒体、活塞杆与调节板,筒体下端与吹气管后端相连接,筒体内壁与活塞杆下端相紧贴,活塞杆上端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下端与调节支链相连接,且筒体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筒体为透明材质;通过调节支链带动调节板进行上下运动,从而改变筒体与活塞杆之间空间的大小,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气胸患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支链包括调节杆、安装座、从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调节杆上端与调节板下端相连接,调节杆通过轴承与安装座相连接,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块侧壁上,调节杆下端安装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下端啮合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侧壁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板侧壁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调节杆上端进行上下运动,以实现对测量筒容积的调节,且能够同时对多个测量筒容积进行调节,工作效率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支链包括转动筒、转动杆、伸缩杆、定位架与清洁架,转动筒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侧壁上,转动筒前端开设有定位槽,转动筒外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转动筒外壁上,转动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安装块侧壁相连接,转动筒内布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底端安装在安装板上,伸缩杆顶端安装有定位架,定位架形状与定位槽形状相吻合,且安装板外侧布置有清洁架,清洁架位置与吹气管位置一一对应;训练完毕后,通过转动转动筒带动转动杆绕与其相连接的安装块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块在安装槽内进行上下直线运动,直至清洁架下端伸入吹气管内,之后通过定位架与定位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安装块位置固定,以便对吹气管内壁进行清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包括调节螺杆与固定筒,固定筒侧壁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座上,固定筒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调节螺杆下端相连接,调节螺杆上端安装在调节板上;固定筒转动过程中,调节螺杆在固定筒内的长度随之改变,从而能够带动调节板进行同步运动,实现对测量筒容积的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洁架包括凸板、清洁刷头、储液囊与转动块,凸板安装在位于底板前端的支撑环侧壁上,凸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下端安装有清洁刷头,清洁刷头为空心结构,清洁刷头下端设置有海绵套,清洁刷头上端有储液囊下端开设的出液口相连接,储液囊上端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外壁与转动块侧壁相连接架;将消毒液通过进液口注入储液囊后,通过人工方式按压储液囊,使得消毒液能够将清洁刷头下端的海绵套浸润,之后手动转动转动块,以便对吹气管内壁进行消毒清洁,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具有训练强度可调、可供多人轮流进行康复训练、安全卫生与适用人群广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架,适合多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且无需共用吹气管,更加清洁卫生;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吹气机构,通过调节支链对测量筒容积进行调节,以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不会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使用者病情恶化,使用后通过辅助支链对吹气管上端进行清洁,防止不同使用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测量筒与塑料球之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架2、安装板3与吹气机构4,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3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4;其中:所述安装架2包括支撑板21、支撑环22、从动齿轮23、主动齿轮24与主动电机25,支撑板21数量为二,两块支撑板21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板21上端安装有支撑环22,支撑环2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下端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主动齿轮24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主动齿轮24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电机25输出轴相连接,主动电机25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从动齿轮23为空心机构,从动齿轮23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板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架(2)、安装板(3)与吹气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3)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4);其中:所述安装架(2)包括支撑板(21)、支撑环(22)、从动齿轮(23)、主动齿轮(24)与主动电机(25),支撑板(21)数量为二,两块支撑板(21)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板(21)上端安装有支撑环(22):支撑环(2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下端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主动齿轮(24)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主动齿轮(24)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电机(25)输出轴相连接,主动电机(25)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从动齿轮(23)为空心机构,从动齿轮(23)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吹气机构(4)包括安装块(41)、吹气管(42)、测量筒(43)、塑料球(44)、调节支链(45)与辅助支链(46),安装块(4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块(41)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吹气管(42)前端相连接,吹气管(42)后端与测量筒(43)下端相连接,测量筒(43)内放置有塑料球(44),测量筒(43)上端与调节支链(45)相连接,吹气管(42)上端布置有辅助支链(46),且吹气管(42)为前后可伸缩的U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架(2)、安装板(3)与吹气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3)侧壁上安装有吹气机构(4);其中:所述安装架(2)包括支撑板(21)、支撑环(22)、从动齿轮(23)、主动齿轮(24)与主动电机(25),支撑板(21)数量为二,两块支撑板(21)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板(21)上端安装有支撑环(22):支撑环(2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下端与主动齿轮(24)相啮合,主动齿轮(24)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位于底板(1)前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主动齿轮(24)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电机(25)输出轴相连接,主动电机(25)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底板(1)后端的支撑板(21)侧壁上,从动齿轮(23)为空心机构,从动齿轮(23)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吹气机构(4)包括安装块(41)、吹气管(42)、测量筒(43)、塑料球(44)、调节支链(45)与辅助支链(46),安装块(4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块(41)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吹气管(42)前端相连接,吹气管(42)后端与测量筒(43)下端相连接,测量筒(43)内放置有塑料球(44),测量筒(43)上端与调节支链(45)相连接,吹气管(42)上端布置有辅助支链(46),且吹气管(42)为前后可伸缩的U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筒(43)包括筒体(431)、活塞杆(432)与调节板(433),筒体(431)下端与吹气管(42)后端相连接,筒体(431)内壁与活塞杆(432)下端相紧贴,活塞杆(432)上端安装有调节板(433),调节板(433)下端与调节支链(45)相连接,且筒体(431)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筒体(431)为透明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链(45)包括调节杆(451)、安装座(452)、从动锥齿轮(453)、驱动锥齿轮(454)与驱动电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军孟广平曲丹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