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72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发热腔、加热腔;发热腔和加热腔之间相互连通,发热腔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发热腔的底部设有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加热腔的出风口;发热丝,其设在发热腔中;发热丝对应出风口设置;贯流风机,其设在发热腔中,贯流风机设在发热丝的前端;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轮、底盘蜗壳、挡风板;贯流风轮设有多个叶片;底盘蜗壳设在贯流风轮的远离出风口的一侧,挡风板设在贯流风轮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布局紧凑;风速稳定,气体输出均匀,有利于均匀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空气炸锅一般都有两种形式:1、抽屉式的空气炸锅,其结构特征是发热装置及空气循环系统设置在顶部,食物篮设置在发热装置及空气循环系统的下方,这样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完全由空气循环系统强制性往下压而产生从上而下的360度全方位的热空气循环,从而使整个热循环效率低,及食物各表面受热烘烤不均匀,特别是食物底部烘烤不充分。如果要使食物各表面考色均匀,则必须要人为去提起食物篮,并不停地抖动食物篮,导致操作不便,且用户体验很差;同时由于整个发热腔内上下空气温度不均匀会产生一些水蒸汽,使食物表层不够酥脆,影响口感。2、另一种是卧式空气炸锅,其结构是一侧是食物收纳室,另一侧是空气循环系统及发热装置,其中发热装置装在空气循环系统的进风口通道或出风口通道,这样由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完全由空气循环系统强制由一侧往另一侧产生360度的全方位热空气循环,这种结构的整个热循环效率会比抽屉式的会高些,但食物各表面受热烘烤还是不均匀,特别是食物的底部及远离空气循环系统的另一侧,为了使食物各表面烤色均匀,也需要人为地提起食物篮并不停抖动,这样也是操作不便体验差。同时由于发热腔内上下空气及食物四侧的温度都不是很均匀会产生水蒸汽,使食物表层不够酥脆,影响口感。中国专利201410802286.5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由包括锅体、内胆、设于内胆内的炸篮、设于炸篮上方的电发热管及位于电发热管上方的贯流风机组成,炸篮的侧壁为金属薄板,底部为格网,在内胆与炸篮之间设有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炸篮的底外下部设有与其侧壁相连的旋流导流筒底板,底板上均匀开设有引导气旋转的气流孔。气流孔使气流向同一方向偏转,形成旋流。该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具有炸篮结构简单、内胆加工容易且容易清理、炸篮支撑较好的优点。但该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属于抽屉式空气炸锅,具有热循环效率低的问题。中国专利2017104934305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空气炸锅,其炸锅壳体包括炸锅底壳、炸锅上壳,炸锅底壳的底壳容置腔内嵌装内部加热煲,内部加热煲的加热煲放置腔室内嵌装食物篮,内部加热煲与食物篮间隔布置分且两者间设置下吹热空气通道、底部热空气通道;炸锅上壳的上壳容置腔装设风扇罩体、风扇驱动电机、控制器,风扇罩体的循环腔室内嵌装离心风扇,风扇罩体开设循环进风口、循环出风口,循环进风口正下方装设电发热管;食物篮上端边缘部设置内折板,加热煲放置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引流凸台,引流凸台设置若干引流斜面。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风机的风速不稳定,气体循环通道中,容易产生气体的回流现象,导致热量的散失,效率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的空气炸锅,成了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其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加热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发热腔、加热腔;发热腔和加热腔之间相互连通,发热腔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发热腔的底部设有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加热腔的出风口;发热丝,其设在发热腔中;发热丝对应出风口设置;贯流风机,其设在发热腔中,贯流风机设在发热丝的前端;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轮、底盘蜗壳、挡风板;贯流风轮设有多个叶片;底盘蜗壳设在贯流风轮的远离出风口的一侧,挡风板设在贯流风轮的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贯流风机及设在贯流风机两侧的底盘蜗壳、挡风板,调节发热腔中的气体流动方向,减少气体的串流现象,加速气体均匀的送至加热丝进行加热,提高了整个加热过程气体流动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贯流风轮的轴线水平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盘蜗壳包括竖直导流部、弧形导流部、水平导流部,竖直导流部、弧形导流部、水平导流部沿气体循环的方向依次连接。通过依次连接的竖直导流部、弧形导流部、水平导流部引导气体进行循环加热,减少气体流动的阻力。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挡风板与水平面之间呈有40°—70°的夹角。挡风板可以限制贯流风机出风位置的风不会循环至进风位置,通过设置合理角度的挡风板,例如50°,可以很好的起到将贯流风机出风口处的风引流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贯流风轮中的叶片的数目为20—25片。多个叶片呈圆周阵列分布。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贯流风轮的径向末端距离底盘蜗壳的最小距离为5—10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设有承载贯流风机的第一载板、第二载板,第一载板、第二载板相对设置;底盘蜗壳、挡风板均与第一载板、第二载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贯流风轮的轴向末端距离第一载板的距离为2—6mm;贯流风轮的轴向末端距离距离第二载板的距离为2—6mm。优选的,叶片的两端外侧边缘距离第一载板、第二载板的距离相同。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发热丝有两个,其上下相对设置于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叶片为弧形叶片。增加风机的流量,提高效率。本技术采用合理的贯流风机的布局,在底盘蜗壳、挡风板的共同作用下,使贯流风机的风速稳定,产能均匀,实现了整个加热过程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结构简单,布局紧凑;2、风速稳定,气体输出均匀,有利于均匀加热。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空气炸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其显示了第一载板、第二载板;图3是图1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如图1-2所示,其包括:壳体1、发热丝2、贯流风机3。其中,壳体1包括发热腔11、加热腔12;发热腔11和加热腔12之间相互连通,发热腔1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3,发热腔11的底部设有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加热腔12的出风口14。发热丝2设在发热腔中,且发热丝2设在出风口14的前端。贯流风机3设在发热腔11中,且贯流风机3设在发热丝2的前端;贯流风轮3的轴线水平设置,其包括贯流风轮31、底盘蜗壳32、挡风板33;贯流风轮31设有22个呈圆周阵列的弧形叶片34,弧形叶片34的外周边缘距离底盘蜗壳32的最小距离L1为8mm。底盘蜗壳32设在贯流风轮31的远离出风口14的一侧,底盘蜗壳32包括竖直导流部321、弧形导流部322、水平导流部323,竖直导流部321、弧形导流部322、水平导流部323沿气体循环的方向依次连接。挡风板33设在贯流风轮31的靠近出风口14的一侧;挡风板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0°。壳体1设有承载贯流风机3的第一载板15、第二载板(图中未示),第一载板15、第二载板相对设在贯流风机3的两侧;底盘蜗壳32、挡风板33均与第一载板15、第二载板连接;其中,弧形叶片34的一端外侧边缘距离第一载板15的距离为5mm;弧形叶片34的另一端外侧边缘距离第二载板的距离为5mm。本实施例中,发热丝2有两个,且两个发热丝2上下相对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贯流风机及设在贯流风机两侧的底盘蜗壳、挡风板,调节发热腔中的气体流动方向,减少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发热腔、加热腔;所述发热腔和所述加热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发热腔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发热腔的底部设有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所述加热腔的出风口;发热丝,其设在所述发热腔中;所述发热丝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贯流风机,其设在所述发热腔中,所述贯流风机设在所述发热丝的前端;所述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轮、底盘蜗壳、挡风板;所述贯流风轮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底盘蜗壳设在所述贯流风轮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贯流风轮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贯流风机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发热腔、加热腔;所述发热腔和所述加热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发热腔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发热腔的底部设有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所述加热腔的出风口;发热丝,其设在所述发热腔中;所述发热丝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贯流风机,其设在所述发热腔中,所述贯流风机设在所述发热丝的前端;所述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轮、底盘蜗壳、挡风板;所述贯流风轮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底盘蜗壳设在所述贯流风轮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贯流风轮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的轴线水平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蜗壳包括竖直导流部、弧形导流部、水平导流部,所述竖直导流部、所述弧形导流部、所述水平导流部沿气体循环的方向依次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酷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