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英锐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5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柜,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便于使用型衣柜。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包括有后护板、右护板、左护板、大弧形圈板、大托板、右柜门、第一合页、第二合页、右拉手、左柜门、第三合页等;后护板前侧壁的右端连接有右护板,后护板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有左护板,左护板与右护板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右护板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的右底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结构新颖,能够方便的对卷绕的衣物进行收纳,方便人们向衣柜内的上部放置衣物,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和维护维修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An easy-to-use ward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柜,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
技术介绍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衣柜是存放衣物的柜子,一般常见的分为平开门,柜内与柜外推拉门等,是家庭常用的家具之一,衣柜通常由柜体、门板、五金件组成,现有的衣柜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制造的比较高,导致人们难以向衣柜内的上部放置衣物,使用麻烦,不利于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衣柜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制造的比较高,导致人们难以向衣柜内的上部放置衣物,使用麻烦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便于使用型衣柜。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包括有后护板、右护板、左护板、大弧形圈板、大托板、右柜门、第一合页、第二合页、右拉手、左柜门、第三合页、第四合页、左拉手、大弧形护板、大旋转轴、大旋转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后护板前侧壁的右端连接有右护板,后护板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有左护板,左护板与右护板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右护板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的右底部相连接,左护板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的左底部相连接,大弧形圈板的后侧壁与后护板前侧壁的上侧相连接,后护板前侧壁的下侧连接有大托板,大托板的左侧壁与右护板右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大托板的右侧壁与右护板左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右柜门位于大托板的前方,右柜门的下部与右护板左侧的下部通过第一合页连接,右柜门的上部与右护板左侧的上部通过第二合页连接,右柜门的中部连接有右拉手,左柜门位于右柜门的左侧,左柜门与右柜门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左侧的下部与左护板右侧的下部通过第三合页连接,第三合页与第一合页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左侧的上部与左护板右侧的上部通过第四合页连接,第四合页与第二合页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前侧的中部连接有左拉手,左拉手与右拉手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大弧形护板位于右柜门和左柜门的上方,大弧形护板的弧形侧壁与大弧形圈板下侧的前端相连接,大弧形护板位于后护板的前方,大旋转轴的后端与后护板的上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轴的前端与大弧形护板的下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辊的中部固定套在大旋转轴上,大旋转辊位于大弧形圈板的下方,大旋转辊位于后护板与大弧形护板之间,大旋转辊位于右柜门与左护板之间,大旋转辊位于右柜门和左柜门的后方,大旋转辊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有四个前后贯穿的大置物孔,大置物孔位于大旋转轴的外侧,第一隔板位于大旋转辊的下方,第一隔板的后侧壁与后护板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的右侧壁与右护板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的左侧壁与左护板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位于右柜门和左柜门的后方,第一隔板位于大托板的上方,第一隔板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隔板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隔板的底部与大托板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外齿圈、弧形齿板、活动板、矩形导向杆、挡杆和螺旋弹簧,大旋转轴的前端连接有外齿圈,外齿圈位于大弧形护板的前方,弧形齿板位于外齿圈的右侧,弧形齿板与外齿圈相配合,弧形齿板的右侧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开有前后贯穿的矩形导向孔,矩形导向杆位于矩形导向孔内,矩形导向杆与矩形导向孔滑动配合,矩形导向杆的后端与大弧形护板的前侧壁相连接,矩形导向杆的前端连接有挡杆,挡杆位于活动板的前方,螺旋弹簧套在矩形导向杆上,螺旋弹簧位于活动板与挡杆之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连接块、小旋转轴和限位块,活动板右侧壁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块,小旋转轴的上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小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开有左右贯穿的插孔,挡杆的右端位于插孔内,挡杆与限位块相接触。本专利技术中,人们可以通过右拉手和左拉手分别将右柜门和左柜门向前方拉开,然后将衣物、被褥和单子放入到大托板和第一隔板上,当人们需要向高处放置物品时,人们可以对大旋转辊进行转动,然后将卷好的衣物和被褥插入到大置物孔内,即可方便的将衣物和被褥等放置到本专利技术的高处,使用方便,无需人们踩着凳子放置物品,安全可靠。此时弧形齿板可以将外齿圈卡住,从而将大旋转轴和大旋转辊固定住,避免大旋转辊肆意转动,方便人们将物品放入到大置物孔内,安全可靠,而且人们可以对活动板向前方进行拉动,活动板带动弧形齿板向前方运动,即可使弧形齿板与外齿圈脱离啮合,此时大旋转轴即可进行转动,矩形导向杆为活动板提供导向,螺旋弹簧为活动板提供复位辅助。此时挡杆的右端位于插孔内,即可将弧形齿板固定住,同时外齿圈与弧形齿板脱离啮合,当需要将外齿圈卡住时,可以对限位块向右进行转动,即可将限位块从挡杆上移开,在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弧形齿板向后运动复位,从而将外齿圈卡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结构新颖,能够方便的对卷绕的衣物进行收纳,方便人们向衣柜内的上部放置衣物,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和维护维修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后护板,2、右护板,3、左护板,4、大弧形圈板,5、大托板,6、右柜门,7、第一合页,8、第二合页,9、右拉手,10、左柜门,11、第三合页,12、第四合页,13、左拉手,14、大弧形护板,15、大旋转轴,16、大旋转辊,17、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21、外齿圈,22、弧形齿板,23、活动板,24、矩形导向杆,25、挡杆,26、螺旋弹簧,31、连接块,32、小旋转轴,33、限位块,161、大置物孔,231、矩形导向孔,331、插孔。具体实施方式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如图1-2所示,包括有后护板1、右护板2、左护板3、大弧形圈板4、大托板5、右柜门6、第一合页7、第二合页8、右拉手9、左柜门10、第三合页11、第四合页12、左拉手13、大弧形护板14、大旋转轴15、大旋转辊16、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后护板1前侧壁的右端连接有右护板2,后护板1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有左护板3,左护板3与右护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右护板2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右底部相连接,左护板3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左底部相连接,大弧形圈板4的后侧壁与后护板1前侧壁的上侧相连接,后护板1前侧壁的下侧连接有大托板5,大托板5的左侧壁与右护板2右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大托板5的右侧壁与右护板2左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右柜门6位于大托板5的前方,右柜门6的下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下部通过第一合页7连接,右柜门6的上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上部通过第二合页8连接,右柜门6的中部连接有右拉手9,左柜门10位于右柜门6的左侧,左柜门10与右柜门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下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下部通过第三合页11连接,第三合页11与第一合页7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上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包括有后护板(1)、右护板(2)、左护板(3)、大弧形圈板(4)、大托板(5)、右柜门(6)、第一合页(7)、第二合页(8)、右拉手(9)、左柜门(10)、第三合页(11)、第四合页(12)和左拉手(13),后护板(1)前侧壁的右端连接有右护板(2),后护板(1)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有左护板(3),左护板(3)与右护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右护板(2)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右底部相连接,左护板(3)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左底部相连接,大弧形圈板(4)的后侧壁与后护板(1)前侧壁的上侧相连接,后护板(1)前侧壁的下侧连接有大托板(5),大托板(5)的左侧壁与右护板(2)右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大托板(5)的右侧壁与右护板(2)左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右柜门(6)位于大托板(5)的前方,右柜门(6)的下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下部通过第一合页(7)连接,右柜门(6)的上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上部通过第二合页(8)连接,右柜门(6)的中部连接有右拉手(9),左柜门(10)位于右柜门(6)的左侧,左柜门(10)与右柜门(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下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下部通过第三合页(11)连接,第三合页(11)与第一合页(7)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上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上部通过第四合页(12)连接,第四合页(12)与第二合页(8)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前侧的中部连接有左拉手(13),左拉手(13)与右拉手(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大弧形护板(14)、大旋转轴(15)、大旋转辊(16)、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大弧形护板(14)位于右柜门(6)和左柜门(10)的上方,大弧形护板(14)的弧形侧壁与大弧形圈板(4)下侧的前端相连接,大弧形护板(14)位于后护板(1)的前方,大旋转轴(15)的后端与后护板(1)的上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轴(15)的前端与大弧形护板(14)的下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辊(16)的中部固定套在大旋转轴(15)上,大旋转辊(16)位于大弧形圈板(4)的下方,大旋转辊(16)位于后护板(1)与大弧形护板(14)之间,大旋转辊(16)位于右柜门(6)与左护板(3)之间,大旋转辊(16)位于右柜门(6)和左柜门(10)的后方,大旋转辊(16)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有四个前后贯穿的大置物孔(161),大置物孔(161)位于大旋转轴(15)的外侧,第一隔板(17)位于大旋转辊(16)的下方,第一隔板(17)的后侧壁与后护板(1)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17)的右侧壁与右护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17)的左侧壁与左护板(3)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一隔板(17)位于右柜门(6)和左柜门(10)的后方,第一隔板(17)位于大托板(5)的上方,第一隔板(17)底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二隔板(18)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隔板(18)的底部与大托板(5)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型衣柜,包括有后护板(1)、右护板(2)、左护板(3)、大弧形圈板(4)、大托板(5)、右柜门(6)、第一合页(7)、第二合页(8)、右拉手(9)、左柜门(10)、第三合页(11)、第四合页(12)和左拉手(13),后护板(1)前侧壁的右端连接有右护板(2),后护板(1)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有左护板(3),左护板(3)与右护板(2)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右护板(2)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右底部相连接,左护板(3)的顶部与大弧形圈板(4)的左底部相连接,大弧形圈板(4)的后侧壁与后护板(1)前侧壁的上侧相连接,后护板(1)前侧壁的下侧连接有大托板(5),大托板(5)的左侧壁与右护板(2)右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大托板(5)的右侧壁与右护板(2)左侧壁的下侧相连接,右柜门(6)位于大托板(5)的前方,右柜门(6)的下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下部通过第一合页(7)连接,右柜门(6)的上部与右护板(2)左侧的上部通过第二合页(8)连接,右柜门(6)的中部连接有右拉手(9),左柜门(10)位于右柜门(6)的左侧,左柜门(10)与右柜门(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下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下部通过第三合页(11)连接,第三合页(11)与第一合页(7)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左侧的上部与左护板(3)右侧的上部通过第四合页(12)连接,第四合页(12)与第二合页(8)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左柜门(10)前侧的中部连接有左拉手(13),左拉手(13)与右拉手(9)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大弧形护板(14)、大旋转轴(15)、大旋转辊(16)、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8),大弧形护板(14)位于右柜门(6)和左柜门(10)的上方,大弧形护板(14)的弧形侧壁与大弧形圈板(4)下侧的前端相连接,大弧形护板(14)位于后护板(1)的前方,大旋转轴(15)的后端与后护板(1)的上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轴(15)的前端与大弧形护板(14)的下部转动连接,大旋转辊(16)的中部固定套在大旋转轴(15)上,大旋转辊(16)位于大弧形圈板(4)的下方,大旋转辊(16)位于后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郭英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