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辣味鱿鱼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5293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辣味鱿鱼须及其制备方法,先将鱿鱼须解冻、清理、漂洗后,再用双氧水漂洗30min,清水冲洗后再用开水漂烫至得率缩减50%,捞出后迅速放入冰水中降温,以腌料腌制16h后,再用180℃的热油油炸3~4min,沥油后调味。最后包装、杀菌、冷却后即得一种香辣味鱿鱼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鱿鱼须作为原料制备预调理海鲜,通过产品开发可以提升鱿鱼深加工附加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工艺上先采用食品级双氧水进行预先漂洗,提高鱿鱼须的水分活度,后期辅以油炸处理,并在调味时加入乳酸链球菌素,能有效防止鱿鱼须的环状肌纤维结构更紧密,避免细胞间隙缩减,从而获得香辣味十足、腥味浅淡、口感脆嫩的鱿鱼须。

A spicy squid whisk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辣味鱿鱼须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调味鱿鱼须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香辣味鱿鱼须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香辣味鱿鱼须。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海洋水产品是安全绿色食品,由海洋水产品为原料加工制备的食品富含蛋白质和有利人类健康的钙、磷、铁等微量无素,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和牛磺酸,对预防血管硬化有重要作用。鱿鱼是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中三大可利用品种之一,它的许多加工休闲食品如鱿鱼丝、烤鱿鱼足(圈)、手撕鱿鱼片早已被人们所熟悉,但上述产品在风靡十几年后,市场逐渐走入低谷,其原因在于上述休闲食品基本上都要经过高温培烤或高温杀菌的工艺流程,除了导致产品的实际营养成分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外,经高温培烤后,产品失去了水份,变得干、硬,使加工的产品具有“有嚼劲”的特点,但也赋于了产品“口感硬”的缺陷,特别对中老年人不太适合。申请公布号CN103584188A,申请公布日2014.02.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烤鱿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首次调味腌制、嫩化、注射、再次调味腌制、碳烤、打条、包装等步骤。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未对鱿鱼进行去腥处理,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辣味鱿鱼须,其特征在于,该鱿鱼须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红油0.5~1份、白砂糖0.1~0.2份、白胡椒粉0.01~0.03份、D‑异抗坏血酸钠0.02~0.04份、双乙酸钠0.04~0.06份、调味香精0.2~0.3份、青花椒粉0.01~0.03份、辣椒红0.005~0.015份、乳酸链球菌素0.001~0.003份、油炸鱿鱼须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辣味鱿鱼须,其特征在于,该鱿鱼须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红油0.5~1份、白砂糖0.1~0.2份、白胡椒粉0.01~0.03份、D-异抗坏血酸钠0.02~0.04份、双乙酸钠0.04~0.06份、调味香精0.2~0.3份、青花椒粉0.01~0.03份、辣椒红0.005~0.015份、乳酸链球菌素0.001~0.003份、油炸鱿鱼须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辣味鱿鱼须,其特征在于,该鱿鱼须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红油0.75份、白砂糖0.15份、白胡椒粉0.02份、D-异抗坏血酸钠0.03份、双乙酸钠0.05份、调味香精0.25份、青花椒粉0.02份、辣椒红0.01份、乳酸链球菌素0.002份、油炸鱿鱼须10份。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香辣味鱿鱼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味:将油炸鱿鱼须转入拌料锅内,按配方称取红油、白砂糖、白胡椒粉、D-异抗坏血酸钠、双乙酸钠、调味香精、青花椒粉、辣椒红、乳酸链球菌素混合均匀,随后转入拌料锅内充分混匀,得调味鱿鱼须备用;(2)包装:铝膜袋真空包装后,转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结束后转入冷水中降温,冷却至室温后去除包装袋表面水分装箱入库,即得一种香辣味鱿鱼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油炸鱿鱼须由如下方法制得:(1)原料预处理:将鲜冻鱿鱼须自然解冻后分切7~10cm长度,流动清水冲洗干净,加入等质量的双氧水漂洗,随后再以清水冲洗干净,得预处理鱿鱼须备用;(2)漂烫:将预处理鱿鱼须用开水漂烫,待鱿鱼须缩水至原料体积的50%后捞出,得漂烫鱿鱼须备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峰李彪靳岳肖学军谭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广益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