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75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引进纯种绿头野鸭和金定鸭种蛋,人工孵化,出雏;(2)绿头野鸭、金定鸭饲养至性成熟后,以绿头野鸭公鸭和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生产F1代。(3)在F1代中选择公鸭与金定鸭母鸭回交,生产出F2代;(4)在F2代中选择公鸭和母鸭,开展横交固定;(5)连续开展5个世代闭锁繁育,淘汰羽色中浅麻羽和体重不合格的个体,直至各性状稳定遗传,即培育出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导入25%绿头野鸭的血统基础上,开展横交固定,并对上市体重进行了选育,通过连续5个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肉役兼用型鸭,不仅在田间具有较好的役用性能,还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

A Method of Breeding Meat D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属于家禽选育

技术介绍
稻鸭共作是一项卓越的生态农业技术,它是在中国有数百年历史的稻田养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有机水稻生产面临着杂草、害虫、病害等的严重制约,通过在稻田引入鸭,担负起水稻生产中的多项作业,如鸭可消灭田间杂草、捕食各类害虫,同时鸭在稻丛间穿梭觅食,和泥通风,降低纹枯病等病害,使得稻田的食物链结构、生态链连接得更加合理,稻与鸭共生互长,互惠互利,因此鸭的役用功能的发挥对稻鸭共作的成功与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产中,常用绍兴鸭,金定鸭等作为田间放鸭的品种,但由于家鸭由于驯化程度较高,长期圈养,导致其田间劳作效果不佳,且田间死亡率也较高;目前也有报道,采用家鸭与野鸭杂交后代,这种虽然在田间役用性能有所提高,但由于野鸭来源较少,年年杂交制种困难,且上市时体重较小,销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目前稻鸭共作中放养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即采用导入杂交方法,在导入25%绿头野鸭的血统基础上,开展横交固定,并对上市体重进行了选育,培育的肉役兼用型鸭,不仅在田间具有较好的役用性能,还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引进纯种绿头野鸭和金定鸭种蛋,人工孵化,出雏;(2)绿头野鸭、金定鸭饲养至性成熟后,以绿头野鸭公鸭和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生产F1代。(3)在F1代中选择公鸭与金定鸭母鸭回交,生产出F2代;(4)在F2代中选择公鸭和母鸭,开展横交固定;(5)连续开展5个世代闭锁繁育,淘汰羽色中浅麻羽和体重不合格的个体,直至各性状稳定遗传,即培育出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绿头野鸭种蛋数量为500个,金定鸭种蛋数量为2000个。步骤(2)所述以绿头野鸭公鸭和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的方法如下:以40只绿头野鸭公鸭和320只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合群30d以上,收集种蛋2000个,人工孵化,出雏,即得所述F1代。步骤(3)所述公鸭的选择标准为80日龄体重>1450g。步骤(4)所述公鸭的选择标准为80日龄体重>1450g,母鸭的选择标准为80日龄体重>1400g。步骤(5)所述体重不合格的标准为:公鸭80日龄体重<1500g,母鸭80日龄体重<1450g。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即采用导入杂交方法,在导入25%绿头野鸭的血统基础上,开展横交固定,并对上市体重进行了选育,通过连续5个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肉役兼用型鸭,不仅在田间具有较好的役用性能,还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生产中常用绍兴鸭,金定鸭等作为田间放鸭的品种田间劳作效果不佳,田间死亡率较高的难题,也避免采用家鸭与野鸭杂交后代,年年杂交制种工作量大,上市时体重较小缺陷。(2)与传统的绍兴鸭,金定鸭等田间放鸭的品种相比,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白天田间工作时间超过5h以上,有机水稻产量提升20kg以上;与家鸭与野鸭杂交后代相比,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上市体重提高70g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分别从宁波市奉化奥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水禽基因库(石狮)引进纯种绿头野鸭种蛋500个、金定鸭种蛋2000个,人工孵化,出雏。(2)采用圈养方式,将绿头野鸭、金定鸭饲养至180d,以40只绿头野鸭公鸭和320只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合群30d以上,收集种蛋2000个,人工孵化,出雏,生产F1代。(3)同样采用圈养方式,从80dF1代中选择体重>1450g公鸭200只,饲养至180d,与金定鸭母鸭回交,生产出F2代;(4)同样采用圈养方式,将F2代饲养至80日龄,选择公鸭体重>1450g,母鸭>1400g个体开展横交固定;(5)连续开展5个世代闭锁繁育,每个世代产蛋母鸭不少于800只,淘汰羽色中浅麻羽和体重不合格(公鸭80日龄体重<1500g),母鸭80日龄体重<1450g))的个体,直至各性状稳定遗传,即培育出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所得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考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引进纯种绿头野鸭和金定鸭种蛋,人工孵化,出雏;(2)绿头野鸭、金定鸭饲养至性成熟后,以绿头野鸭公鸭和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生产F1代。(3)在F1代中选择公鸭与金定鸭母鸭回交,生产出F2代;(4)在F2代中选择公鸭和母鸭,开展横交固定;(5)连续开展5个世代闭锁繁育,淘汰羽色中浅麻羽和体重不合格的个体,直至各性状稳定遗传,即培育出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引进纯种绿头野鸭和金定鸭种蛋,人工孵化,出雏;(2)绿头野鸭、金定鸭饲养至性成熟后,以绿头野鸭公鸭和金定鸭母鸭为素材进行杂交,生产F1代。(3)在F1代中选择公鸭与金定鸭母鸭回交,生产出F2代;(4)在F2代中选择公鸭和母鸭,开展横交固定;(5)连续开展5个世代闭锁繁育,淘汰羽色中浅麻羽和体重不合格的个体,直至各性状稳定遗传,即培育出肉役兼用型鸭新品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绿头野鸭种蛋数量为500个,金定鸭种蛋数量为2000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役兼用型鸭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以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琪戴网成陈国宏沈晓昆张扬张钰常国斌王志秀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