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33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农田景观布局设置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两种类型;其中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含有目标作物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采用组合的方式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目标作物正常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各景观元素的随机组合,丰富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发挥各景观元素的生态功能,优化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增强寄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美化农田环境、提升农田景观的观赏价值,实现生产功能与观赏功能一体化。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Natural Enemy Control of Bemisia tabaci by Using Landscape Layout of Farm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境改造
,具体为一种通过农田景观布局来增强寄生性天敌对烟粉虱自然控制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烟粉虱,隶属半翅目、粉虱科,其个体微小,生物型多样,分布广泛,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害虫。烟粉虱在我国超过25个省市均有分布,为害番茄、棉花、烟草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烟粉虱不仅以直接取食的方式为害寄主植物,它还可以传播多达111种的植物病毒,例如双生病毒属中的甘薯卷叶病毒(Sweetpotatoleafcurlvirus,SPLCV)、番薯卷叶病毒(Ipomoealeafcurlvirus,ILCV)、番薯轻型斑点病毒(Sweetpotatomildmottlevirus)等。作为严重为害我国蔬菜经济的入侵性害虫,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方式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化学杀虫剂主要包括新烟碱类、常规神经毒剂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但由于施药方法与施药用量的不得当使得烟粉虱抗药性快速上升。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烟粉虱MEAM1隐种(B型烟粉虱)与MED隐种(Q型烟粉虱)的田间种群已经对吡虫啉、噻虫嗪产生高水平的抗性。因此,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我国烟粉虱寄生性天敌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目前,国内已报道可寄生烟粉虱的寄生蜂有27种,其中,21种为恩蚜小蜂属,6种为桨角蚜小蜂属。Ren等对我国烟粉虱寄生性天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可寄生烟粉虱的天敌共18种。邱宝利等对采自广东省境内的烟粉虱寄生蜂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内烟粉虱寄生蜂有6种,其中4种为恩蚜小蜂属,2种为桨角蚜小蜂属,并认为广东省内烟粉虱寄生蜂优势种群主要为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e)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sp.)。目前针对粉虱类害虫所进行的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于特定时期在主栽作物一定范围内通过人工释放寄生性天敌来控制粉虱类害虫的种群数量,这种方式是公认的防治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说明通过寄生性天敌来控制粉虱类害虫的种群数量是切实有效的。但问题在于,第一,在田间人工释放寄生性天敌是一种人为干扰农田生态系统的行为,不仅需要考虑释放天敌的时间、数量和地点以达到最大的控害效果,还需要考虑这一行为是否会打破农田生态系统现有的平衡,是否会超出该环境的承受能力;第二,这种方式的防治效果仅仅在当年有效,是因为我国蔬菜主产区往往以单一作物或同类型作物大面积种植为主,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大大地增加害虫爆发性为害的几率。同时,主栽作物收获后,由于田地大面积裸露,寄生性天敌缺少足够的植物来作为栖息场所,寄生蜂通常无法在田间长期定殖,几乎无法越冬,待来年对害虫进行防治操作时,还须再次在田间释放寄生蜂,不仅操作繁琐,更增加经济成本。目前我国农业种植大部分还是以人为因素为主要影响因子,农产品产出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模式,我们一味地把土地作为一种追求利益的工具,只追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却忽视了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忽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这种种植模式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疑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通过作物生境和非作物生境的构建,在保证目标作物正常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各景观元素的随机组合,丰富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各景观元素的生态功能,优化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增强寄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美化农田环境、提升农田景观的观赏价值,实现生产功能与观赏功能一体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农田景观布局设置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两种类型;其中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含有目标作物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采用组合的方式设置。在农田景观布局中,对于生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生物生境景观元素的区分一定要清楚、明确,且作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的目标作物区必须与其他元素采用组合的方式进行设置,而非单一性设置,这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原理基础。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物生境景观元素还包括果树区和/或显花植物区。在烟粉虱控制环节中,设置果树区或显花植物区是十分有必要的,且最好二者同时组合式设置(最好二者不相邻),而不设置这两者的农田环境烟粉虱的天敌自然控制就十分薄弱。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括灌木区、乔木区、水环境区、道路区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首先在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采用灌木区、乔木区二者组合的方式设置在目标作物区周围,配以水环境区,从而营造出立体的农业环境,对于烟粉虱的天敌自然控制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前述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的理论支持基础,从该点技术方案起涉及到最核心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烟粉虱天敌控制过程中,一般是从寄生性天敌的大量释放开始研究,从而得出很多的在某个特定时刻,某个特定环境阶段,需要释放多少寄生性天敌。采用数量给够的方式进行天敌控制,但没有考虑这个数量是否远远超出科学的既定数值,是否更够满足自然生境的承受能力,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本专利技术意在不从天敌的释放数量出发,而是从整体的生态链控制出发,给予“生物多样性”高价值科学理念对某一种害虫的天敌进行“训练”,且能够大大增强其自然控制力,从而实现对该害虫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所述目标作物区所栽种作物为烟粉虱寄主植物范围内任意一种或多种作物,耕作方式及时间周期按该种作物的正常栽培模式进行;所述的显花植物区为玫瑰、勿忘我、洋桔梗、香石竹鲜切花一种或几种的种植区;所述的果树区为栽培含糖量较高且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栽培区(如葡萄、桃、梨等)。果树与显花植物可为景观内部寄生性天敌昆虫提供生长发育与寄生所需的糖分等能量物质;其水果与花卉等产品也可作为附加产品提升整个农田景观系统的经济产出。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所述灌木区、乔木区植物均为常规园林绿化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常绿植物;所述水环境区包括水生作物栽培地、蓄水池塘及河流,水环境的设置为农田景观提供足够水分与湿度,利于景观内部植物生长,也利于天敌昆虫种群的建立;所述道路区包括车行道、道路两侧行道树和道路一侧的水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道路区的设置是十分有必要的。常规的农田设置十分单调,即使上升到农田景观之后基本亦不包含类似道路区的功能单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环境下,当然少不了人在环境中的作用。且该作用亦渐渐越来越突出、突显。常规的普遍认识是,人在进入一个生态链(圈)之后,很容易就打破了该生态链(圈)的平衡,会对其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性的结局,但本申请研究人员发现,适当地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加入人的融入,对某种生态环境确实会起到积极地、促进的作用。最终本申请研究人员证实了该技术点确实对烟粉虱的寄生性天敌自然控制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觉得十分有必要进行推广。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灌木区选择的常绿植物为海桐、红花檵木、金叶女贞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乔木区选择的常绿植物为桂花和/或广玉兰。常绿植物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冬季气温较低时,景观内部土地裸露面积较大,常绿植物可在冬季为天敌昆虫提供庇护场所,保证来年生产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农田景观布局设置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两种类型;其中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含有目标作物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采用组合的方式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农田景观布局设置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两种类型;其中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含有目标作物区;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和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采用组合的方式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生境景观元素还包括果树区和/或显花植物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包括灌木区、乔木区、水环境区、道路区其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所述目标作物区所栽种作物为烟粉虱寄主植物范围内任意一种或多种作物;所述的显花植物区为玫瑰、勿忘我、洋桔梗、香石竹鲜切花一种或几种的种植区;所述的果树区为栽培含糖量较高且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栽培区。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农田景观布局增加天敌对烟粉虱控制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作物生境景观元素中,所述灌木区、乔木区植物均为常规园林绿化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常绿植物;所述水环境区包括水生作物栽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羊绍武陈国华窦文珺马丽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