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06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第一浸种溶液对西甜瓜种子进行第一次浸种,能够提高西甜瓜出苗率,降低侵染性病害和种植成本。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中,在第一次浸种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浸种,是根据西甜瓜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需求制定的。第二浸种溶液能够满足西甜瓜种子萌发的应用需求,增加种子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降低生理性病害,提高西甜瓜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西甜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西甜瓜,又称为“小西瓜”,是传统的夏令水果。其具有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点。然而,每年早春西甜瓜定植时,常存在栽下去的种子不萌发或生长缓慢,甚至个别幼苗萎蔫死亡的情况。目前瓜农往往采用:移栽前对幼苗进行处理,以及深翻及增肥土壤两种方式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瓜苗出圃移入大田前,用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嘉美金点10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定植缓苗期长时间不通风造成的病菌浸染。另外还要用嘧菌酯+恶霉灵+嘉美红利1000倍液蘸盘或蘸根使根坨带上药剂,以预防根部病害,促进生根。(2)深翻土壤,增加耕作层厚度。土壤透气性变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耕作层变浅,不利于根系深扎,培育壮棵。瓜农应该每2-3年进行一次35厘米以上的深耕。(3)增施有机肥和有机营养肥,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肥种类多,包括各类禽畜粪肥、作物秸秆、草炭等,特性不一。禽畜粪肥虽然有机质含量高,肥效好,但含盐量也高,要注意减量施用。如干鸡粪亩用2000-3000公斤,并配合粉碎秸秆、绿肥、菌糠等充分发酵,以减轻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活性,增强土壤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然而,上述方式都是在西甜瓜种子萌发后对幼苗或土壤进行处理。如何降低药剂和有机肥的使用量,以及提高施药的精准性,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果采用简便易行的种子处理技术,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但可以避免死苗缺苗,还能缩短缓苗期。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西甜瓜种子浸没在第一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含有水杨酸、赤霉素和多菌灵。优选地,所述浸泡过程中每隔0.5~1小时,向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通气5~10分钟。优选地,所述浸泡温度为20~30℃。优选地,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水杨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赤霉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多菌灵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西甜瓜种子阴干后,浸没在第二浸种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所述第二浸种溶液中含有6-BA、吲哚乙酸、多聚磷酸盐、聚谷氨酸、柠檬酸和硝酸钾。优选地,所述第二浸种溶液中,6-BA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1%,吲哚乙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1%,多聚磷酸盐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聚谷氨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柠檬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5%,硝酸钾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优选地,所述第二浸种溶液中还含有木质素磺酸钠。优选地,所述第二浸种溶液中,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优选地,第一次浸种与第二次浸种之间的间隔时间≤5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第一浸种溶液对西甜瓜种子进行第一次浸种,能够提高西甜瓜出苗率,降低侵染性病害和种植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中,在第一次浸种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浸种,是根据西甜瓜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需求制定的。第二浸种溶液能够满足西甜瓜种子萌发的应用需求,增加种子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降低生理性病害,提高西甜瓜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西甜瓜种子浸没在第一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西甜瓜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浸种和催芽。浸种的主要目的使种子吸足水分,加快种子萌发,促进种子萌发的一致性。由于西甜瓜的种皮较厚,浸种时间应长于其它谷物类种子。本专利技术在浸种过程中,向其中加入药剂,以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并避免萌发初期的病虫害。第一浸种溶液中含有水杨酸、赤霉素和多菌灵。其中,水杨酸不仅可以调节植物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还能参与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反应,将病害和创伤信号传递到植物的其它部分,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在室温下采用水杨酸溶液对西甜瓜种子进行浸种,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体表现为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指数,以及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赤霉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具体表现为使根系发达,促进植物茎、叶生长,提高结实率。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例如麦类黑穗病、稻瘟病、棉花立枯病等。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浸泡过程中每隔0.5~1小时,向第一浸种溶液中通气5~10分钟。并控制浸泡温度为20~30℃。常规浸种是将种子放在不透水的容器中,然后加水将种子浸没。温度较高时,如换水不及时容易滋生微生物,使种子发臭,发芽率下降。因此需要控制浸种温度,并在浸种过程中需要勤换水、多翻动,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由于当种子数目较多时翻动麻烦,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向浸种溶液中通气,并控制浸种温度的方式防止微生物滋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浸种溶液中,水杨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赤霉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多菌灵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第一次浸种完成并待西甜瓜种子阴干后,将西甜瓜种子浸没在第二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第二浸种溶液中含有6-BA、吲哚乙酸、多聚磷酸盐、聚谷氨酸、柠檬酸和硝酸钾。其中,6-BA为苄氨基腺嘌呤,为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具有高效、稳定、廉价和易于使用等特点。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吲哚乙酸对植物抽枝或芽、苗等的顶部芽端形成有促进作用,也可以将其替换为吲哚丁酸。多聚磷酸盐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对土壤中的锌进行活化,是有效锌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良好载体,同时对土壤中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聚谷氨酸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增强抗病及抗逆境能力。在干旱、盐碱、低温等逆境环境下,聚谷氨酸能显著提高西甜瓜体内脯氨酸的含量,增强抗氧化酶的酶活,有效缓解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柠檬酸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抑制部分土壤中病菌的活性。西瓜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的钾肥量是最多的,其次是氮肥,然后才是磷肥。而且不同的时期,对于同一种肥料的需求量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在藤蔓开始生长的时候,因为主要为营养生长,氮肥的需求量最大,但是也不能单一性的仅仅施用氮肥,可以和钾肥配合补充。而在结果实期间,钾肥的需求量最大。硝酸钾中同时含有氮和钾,可以很好的补充西甜瓜种子在萌发时的肥料需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浸种溶液中,6-BA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1%,吲哚乙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西甜瓜种子浸没在第一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含有水杨酸、赤霉素和多菌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西甜瓜种子活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西甜瓜种子浸没在第一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含有水杨酸、赤霉素和多菌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过程中每隔0.5~1小时,向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通气5~1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温度为2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种溶液中,水杨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赤霉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多菌灵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1%~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西甜瓜种子阴干后,浸没在第二浸种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西甜瓜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所述第二浸种溶液中含有6-BA、吲哚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稳凯曹瑞王杰杨孟江运柱江生谢军林竹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