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5537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首先在山豆根枝条上套袋以收集山豆根种子;然后将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再将种子取出装入塑料袋中并密封放入冰箱中冷藏;最后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进行播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山豆根的枝条上套袋收集山豆根种子,不仅节约了收获山豆根种子时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通过此方法收集到的自然熟透的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同时,通过在播种前,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并放在冰箱中冷藏,将种子唤醒,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栽培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山豆根,别名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等。主产于广东、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为佳。山豆根药理作用:山豆根有抗癌作用,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实验性肿瘤均呈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山豆根所含臭豆碱、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地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此外,山豆根还有升高白血球、抗心律失常作用、抗炎作用及保肝作用。由于山豆根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山豆根的野生资源已面临枯竭。为了有效的保护山豆根野生资源,需要将山豆根进行规范化栽培,而山豆根的栽培,其幼苗的培育是关键。目前,山豆根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方式为:在每年山豆根荚果由青绿变黄时,将荚果采回,脱出种子晾干,并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待次年2-3月份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待幼苗长到10cm以上进行移栽即可。该种育苗方法简单,但种子发芽率低。扦插繁殖方法是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取其根或者芦头,用植物激素浸泡3-5h后,将其插在沙土中,适时浇水,培育一段时间后移栽。采用根扦插的成活率较低,成活率低于70%。采用芦头扦插成活率虽然较高,但成本也很高。通过在网上检索,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95453.4公开了 “一种山豆根扦插育苗方法”,其包括采枝、剪枝、植物激素浸泡处理、沙床准备、扦插、淋水、遮阴等步骤,工序简单,但出根率偏低,为 80-85%。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繁育山豆根幼苗的成活率较低而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如下步骤:(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种子正下方设置袋子,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埋藏时间为40-50天;(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将其装入塑料袋中并密封,然后将该塑料袋放入冰箱中冷藏25-35天;(4)播种:播种的时机为2月底至3月中旬,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35-45cm) X (35-45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2-4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草。所述袋子是套在山豆根的枝条上的。所述袋子是底端设有小孔的塑料袋。所述步骤(2)中,调节沙土的温度为4_6°C,埋藏时间为45天。所述步骤(3)中,调节冰箱内的温度为3_5°C,冷藏时间为30天。所述步骤(4)中,株行距为40cmX40cm,盖土厚度为3cm,盖草厚度为3_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山豆根的枝条上套袋,使山豆根种子自然熟透后掉进袋子里,以此收集山豆根种子,不仅节约了收获山豆根种子时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通过此方法收集到的自然熟透的种子,其发芽率比在山豆根种子由青绿变黄时通过人工采取的种子发芽率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播种前,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并放在冰箱中冷藏,将种子唤醒,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3)本专利技术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不仅取材方便,工序简单,而且发芽率较高,达到9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专利技术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包括如下步骤:(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山豆根枝条上套袋,使该袋子处于山豆根种子的正下方,并确保所有种子能掉进该袋子中,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所述袋子是底端设有小孔的塑料袋;(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调节沙土的温度为4°C,埋藏时间为40天;(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将其装入塑料袋中,将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调节冰箱内的温度为3°C,冷藏25天;(4)播种:选择播种的时机为2月28日,将经过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35cmX 35cm,并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2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厚度为3cm的草以保水。采用该方法共播种300粒种子,最终获得山豆根幼苗289株,种子发芽率为96%。实施例二,包括如下步骤:(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山豆根枝条上套袋,使该袋子处于山豆根种子的正下方,并确保所有种子能掉进该袋子中,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所述袋子是底端设有小孔的塑料袋;(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调节沙土的温度为6°C,埋藏时间为50天;(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将其装入塑料袋中并密封,然后将该塑料袋放入冰箱中,调节冰箱内的温度为5°C,冷藏35天;(4)播种:播种的时机为2月底至3月中旬,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45cmX45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4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厚度为5cm的草以保水。采用该方法共播种300粒种子,最终获得山豆根幼苗285株,种子发芽率为95%。实施例三,包括如下步骤:(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山豆根枝条上套袋,使该袋子处于山豆根种子的正下方,并确保所有种子能掉进该袋子中,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所述袋子是底端设有小孔的塑料袋;(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调节沙土的温度为5°C,埋藏时间为45天;(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将其装入塑料袋中并密封,然后将该塑料袋放入冰箱中,调节冰箱内的温度为4°C,冷藏30天;(4)播种:播种的时机为2月底至3月中旬,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40cmX 40cm,并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3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厚度为4cm的草。采用该方法共播种300粒种子,最终获得山豆根幼苗294株,种子发芽率为98%。【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种子正下方设置袋子,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 (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埋藏时间为40-50天; (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将该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冷藏25-35天; (4)播种:播种的时机为2月底至3月中旬,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35-45cm) X (35-45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2-4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子是套在山豆根的枝条上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子是底端设有小孔的塑料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节沙土的温度为4-6°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豆根的种子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留种:在山豆根种子成熟之前,在种子正下方设置袋子,待山豆根枝条上的种子完全脱落在袋子里面,将袋子取回,获得成熟的山豆根种子;(2)沙藏:将步骤(1)中收获的种子埋入沙土中,埋藏时间为40‑50天;(3)冷藏: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种子取出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将该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冷藏25‑35天;(4)播种:播种的时机为2月底至3月中旬,将冷藏后的种子拌根瘤菌之后按株行距为(35‑45cm)×(35‑45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盖土厚度为2‑4cm,并在上面加盖一层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
申请(专利权)人:紫云自治县燎原中药材产业化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