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1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包括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移动底板上方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所述移动底板通过缓冲柱与承载板相固定,且承载板位于移动底板的上方,所述承载板底部固定有铰接块,且铰接块通过轴销与支撑柱相固定,所述承载板上方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外侧包裹有绝缘皮套,且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与固定卡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块的两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两端设置有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对绝缘块调节不方便,缓冲减震效果较差等问题。

An Insulation Bracket for Maintenance of Small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绝缘托是用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用来架设电缆线的装置。目前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对绝缘块调节不方便,缓冲减震效果较差,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托对绝缘块调节不方便,缓冲减震效果较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包括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移动底板上方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所述移动底板通过缓冲柱与承载板相固定,且承载板位于移动底板的上方,所述承载板底部固定有铰接块,且铰接块通过轴销与支撑柱相固定,所述承载板上方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外侧包裹有绝缘皮套,且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与固定卡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块的两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两端设置有螺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的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轴孔。优选的,所述螺栓固件穿过轴孔与液压伸缩杆固定。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卡块,且活动卡块之间通过轴管相固定。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块,且绝缘块内部设置有电缆线孔。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设置有六组,且活动卡块之间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移动底板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通过设置有万向轮方便对绝缘托主体进行移动,提高了设备的机动性能;承载板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利用液压缸可带动液压伸缩杆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可对电缆线的架设高度进行调节;移动底板通过缓冲柱与承载板相固定,缓冲柱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通过设置有缓冲柱可以减轻上方液压缸对下方造成的荷载,起到缓冲减震效果;固定卡块的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卡块,活动卡块之间通过轴管相固定,活动卡块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块,通过利用卡接方式对活动卡块进行安装固定,活动卡块可以进行折叠,从而可对绝缘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不同方向的电缆线穿过电缆线孔,起到架设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卡块;2、轴管;3、绝缘块;4、电缆线孔;5、绝缘皮套;6、承载板;7、压缩弹簧;8、缓冲柱;9、移动底板;10、万向轮;11、液压伸缩杆;12、液压缸;13、铰接块;14、支撑柱;15、固定卡块;16、螺栓固件;17、卡槽;18、轴孔;19、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包括移动底板9,移动底板9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移动底板9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4,且支撑柱14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8,缓冲柱8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7,移动底板9通过缓冲柱8与承载板6相固定,且承载板6位于移动底板9的上方,承载板6底部固定有铰接块13,且铰接块13通过轴销与支撑柱14相固定,承载板6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2,且液压缸12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液压伸缩杆11外侧包裹有绝缘皮套5,且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16与固定卡块15相连接,固定卡块15的两端设置有卡槽17,且卡槽17的两端设置有螺孔19,固定卡块15的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轴孔18,螺栓固件16穿过轴孔18与液压伸缩杆11固定,卡槽17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卡块1,且活动卡块1之间通过轴管2相固定,活动卡块1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块3,且绝缘块3内部设置有电缆线孔4,活动卡块1设置有六组,且活动卡块1之间对称分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移动底板9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通过设置有万向轮10方便对绝缘托主体进行移动,提高了设备的机动性能,移动底板9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8,缓冲柱8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7,通过设置有缓冲柱8可以减轻上方液压缸12对下方造成的荷载,起到缓冲减震效果,承载板6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2,且液压缸12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利用液压缸12可带动液压伸缩杆11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可对电缆线的架设高度进行调节,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16与固定卡块15相连接,固定卡块15的两端设置有卡槽17,卡槽17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卡块1,活动卡块1之间通过轴管2相固定,活动卡块1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块3,绝缘块3内部设置有电缆线孔4,通过利用卡接方式对活动卡块1进行安装固定,活动卡块1可以进行折叠,从而可对绝缘块3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不同方向的电缆线穿过电缆线孔4,起到架设方便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包括移动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9)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移动底板(9)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4),且支撑柱(14)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8),所述缓冲柱(8)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7),所述移动底板(9)通过缓冲柱(8)与承载板(6)相固定,且承载板(6)位于移动底板(9)的上方,所述承载板(6)底部固定有铰接块(13),且铰接块(13)通过轴销与支撑柱(14)相固定,所述承载板(6)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2),且液压缸(12)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所述液压伸缩杆(11)外侧包裹有绝缘皮套(5),且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16)与固定卡块(15)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块(15)的两端设置有卡槽(17),且卡槽(17)的两端设置有螺孔(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电力工程维护用绝缘托,包括移动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9)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移动底板(9)上方安装有支撑柱(14),且支撑柱(14)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柱(8),所述缓冲柱(8)外侧包裹有压缩弹簧(7),所述移动底板(9)通过缓冲柱(8)与承载板(6)相固定,且承载板(6)位于移动底板(9)的上方,所述承载板(6)底部固定有铰接块(13),且铰接块(13)通过轴销与支撑柱(14)相固定,所述承载板(6)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2),且液压缸(12)的一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所述液压伸缩杆(11)外侧包裹有绝缘皮套(5),且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件(16)与固定卡块(15)相连接,所述固定卡块(15)的两端设置有卡槽(17),且卡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红蕊王雷刘建波汪心妍田万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