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0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一侧设有开口,内部形成容置空间;防护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的开口一侧铰接,并与所述支撑单元共同组成所述安全型配电箱的主体;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开合组件、第二开合组件,所述第一开合组件、第二开合组件均与所述支撑单元的一侧铰接,且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的内层,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上开设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型配电箱起到对人体安全的防护绝缘作用的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使用方便的同时减少了线路的暴露,防触电、增加操作安全性。

A Safe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型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箱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在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锅炉房、木工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柜。配电箱是整个电站的核心,负责电力能源的输入和输出,配电箱的安全、稳定运转是保证人们生活节奏及其舒适度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使配电箱在开启方便的同时实现对人体更为安全的防护、保证操作安全、防尘、防触电的设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生物反应的检测或分析的试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配电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其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一侧设有开口,内部形成容置空间;防护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的开口一侧铰接,并与所述支撑单元共同组成所述安全型配电箱的主体;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开合组件、第二开合组件,所述第一开合组件、第二开合组件均与所述支撑单元的一侧铰接,且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的内层,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上开设通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操作手柄、接线端口;所述通孔与所述操作手柄相配合,且当所述第二开合组件闭合时,所述操作手柄穿过所述通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包括显示部件、防护部件;所述显示部件和所述防护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单元的开口一侧铰接,并能够各自独立翻转,所述显示部件上还设有显示窗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上设置第一开合窗口,所述第二开合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合窗口配合的第一翻转部件,所述第一翻转部件能够闭合所述第一开合窗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部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窗口的一侧边缘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合窗口的一侧端部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翻转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以所述连接杆为轴心翻转,所述第一开合窗口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上设有锁定件,当所述第一翻转部件翻转并嵌入所述第一开合窗口内时,所述锁定件能够锁定第一翻转部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部件的自由端外缘的端面上内凹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开合窗口的边缘上具有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容置槽,且当所述第一翻转部件翻转并嵌入所述第一开合窗口内时,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凹槽互相正对;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锁定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于所述容置槽的内端面上,另一端能够插入正对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锁定块的外侧表面为坡面,使得所述锁定块的末端形成尖端,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上还具有对应于所述锁定块且垂直于所述容置槽的插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块的外侧表面包括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两者的坡面互相平行且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台阶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导向筒和挤压件,所述导向筒内部具有通道,且其一端穿插固定于所述插孔内,另一端外伸;所述挤压件的一端头穿过所述导向筒内的通道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坡面接触,另一端头固定有按压头;所述导向筒的外端与所述按压头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且所述挤压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安全型配电箱起到对人体安全的防护绝缘作用的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使用方便的同时减少了线路的暴露,防触电、增加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纵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如图1所示,安全型配电箱包括支撑单元100,支撑单元100一侧设有开口,内部形成容置空间;防护单元200,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开口一侧铰接,并与所述支撑单元100共同组成所述安全型配电箱的主体;防护单元200包括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均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一侧铰接,且第二开合组件202位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的内层,第二开合组件202上开设通孔202a-1。参见图1,支撑单元100为一侧开口的壳体,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单元100可以包括顶部面板、底部面板、三面侧立面板,顶部面板、底部面板和三面侧立面板围合成容置空间,用于放置配电箱内部部件、电路等。参见图1,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开合组件201为一绝缘面板,在不需要操作或查看配电箱内部线路时盖合于支撑单元100,起到绝缘、防尘的作用;第二开合组件202位于第一开合组件201的内侧,第二开合组件202上开设通孔202a-1,第二开合组件202盖合于支撑单元100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通孔202a-1对配电箱的内置部件进行操作,进一步起到对人体安全的防护绝缘作用,同时,由于在操作时第二开合组件202处于闭合状态,能够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技术安全型配电箱还包括控制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操作手柄301、接线端口302;所述操作手柄301控制所述控制单元300内的线路接通及断开,所述接线端口302用于连接线路。优选地,操作手柄301为断路器手柄,操作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00),所述支撑单元(100)一侧设有开口,内部形成容置空间;防护单元(200),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开口一侧铰接,并与所述支撑单元(100)共同组成所述安全型配电箱的主体;所述防护单元(200)包括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均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一侧铰接,且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位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的内层,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上开设通孔(202a‑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00),所述支撑单元(100)一侧设有开口,内部形成容置空间;防护单元(200),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开口一侧铰接,并与所述支撑单元(100)共同组成所述安全型配电箱的主体;所述防护单元(200)包括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第二开合组件(202)均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一侧铰接,且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位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的内层,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上开设通孔(202a-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操作手柄(301)、接线端口(302);所述通孔(202a-1)与所述操作手柄(301)相配合,且当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闭合时,所述操作手柄(301)穿过所述通孔(202a-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组件(201)包括显示部件(201a)、防护部件(201b);所述显示部件(201a)和所述防护部件(201b)分别与所述支撑单元(100)的开口一侧铰接,并能够各自独立翻转,所述显示部件(201a)上还设有显示窗口(201a-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上设置第一开合窗口(202a),所述第二开合组件(20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合窗口(202a)配合的第一翻转部件(202b),所述第一翻转部件(202b)能够闭合所述第一开合窗口(202a)。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部件(202b)通过连接件(202e)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合窗口(202a)的一侧边缘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窗口的一侧端部设有连接杆(202c),所述第一翻转部件(202b)通过连接件(202e)与所述连接杆(202c)连接,并以所述连接杆(202c)为轴心翻转,所述第一开合窗口(20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