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4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外壳对准压线框的一侧设有接线孔,且外壳上端设有对准第一螺栓的通孔,所述基座上可拆卸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卡块和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扣合部,且外壳上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弧形开口槽,所述弧形开口槽的底部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安装孔,所述基座和底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采用窗口式接线、安全性高、便于装配且具有工作指示功能。

New Power Switching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大都存在以下缺陷:1、接线端裸露于外壳外,浪费材料、绝缘性差且容易损坏;2、装配时需要先拆除外壳,过程繁琐;3、轭铁通过铆钉固定,结构稳定性较差且轭铁位置不准确;4、没有工作指示功能,人们无法知道继电器处于开或关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窗口式接线、安全性高、便于装配且具有工作指示功能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外壳对准压线框的一侧设有接线孔,且外壳上端设有对准第一螺栓的通孔,所述基座上可拆卸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卡块和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扣合部,且外壳上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弧形开口槽,所述弧形开口槽的底部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安装孔,所述基座和底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基座、外壳和底板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底板上设有轭铁和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基座上设有开口插槽,所述轭铁一侧具有可插入开口插槽的弯折部,轭铁另一侧设有可插入卡槽的凸块,所述弯折部和开口插槽内壁设有相对的螺栓孔。所述轭铁上端设有衔铁,所述轭铁和衔铁之间设有线圈架,所述基座上设有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所述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上设有相对的静触点,所述衔铁上设有动簧片,所述动簧片上设有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所述衔铁上设有铆钉,所述铆钉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塔簧、塔簧座和动簧片。所述衔铁上设有绝缘垫片和压块,所述绝缘垫片和压块通过铆钉铆接,所述动簧片设于绝缘垫片和压块之间。所述所述基座上设有左线圈引出片、右线圈引出片和动簧引出片,所述左线圈引出片和右线圈引出片通过整流板连接,且左线圈引出片和右线圈引出片之间设有LED灯线路板,所述LED灯线路板上连接有穿出基座的LED灯,所述动簧引出片通过导线与动簧片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开口槽内设置压线框和第一螺栓,实现窗口式接线,绝缘性更好且不易损坏,使接线满足IP20要求,通过设置螺纹通孔和弧形开口槽底部的安装孔,在不拆除外壳的情况就可以直接安装,便于装配,而且轭铁一侧通过开口插槽导向插入,另一侧通过凸块和卡槽配合限位,然后通过螺栓孔配合螺栓完成固定,装配方便且轭铁位置准确,整流板的设置使继电器能够适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此外,LED灯能够指示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便于人们了解继电器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上述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包括基座1和外壳2,基座1一侧设有多个开口槽3,开口槽3内设有压线框4,压线框4上设有通孔,通孔上螺接有第一螺栓5,外壳2对准压线框4的一侧设有接线孔6,且外壳2上端设有对准第一螺栓5的通孔7,基座1上可拆卸设有底板8,底板8底部设有安装导轨9,安装导轨9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块10,基座1、外壳2和底板8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底板8两侧设有卡块11和多个螺纹通孔12,外壳2上设有与卡块11配合的扣合部13,且外壳2上设有对准螺纹通孔12的弧形开口槽14,弧形开口槽14的底部设有对准螺纹通孔12的安装孔15,基座1和底板8通过第二螺栓16连接,底板8上设有轭铁17和卡板18,卡板18上设有卡槽19,基座1上设有开口插槽20,轭铁17一侧具有可插入开口插槽20的弯折部21,轭铁17另一侧设有可插入卡槽19的凸块22,弯折部21和开口插槽20内壁设有相对的螺栓孔23,轭铁17上端设有衔铁24,轭铁17和衔铁24之间设有线圈架25,基座1上设有常开静簧片26和常闭静簧片27,常开静簧片26和常闭静簧片27上设有相对的静触点28,衔铁24上设有动簧片29,动簧片29上设有对准静触点28的动触点30,衔铁24上设有铆钉31,铆钉31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塔簧32、塔簧座33和动簧片29,衔铁24上设有绝缘垫片34和压块35,绝缘垫片34和压块35通过铆钉铆接,动簧片29设于绝缘垫片34和压块35之间,基座1上设有左线圈引出片36、右线圈引出片37和动簧引出片43,左线圈引出片36和右线圈引出片37通过整流板41连接,经过AC-DC转换电路给继电器线圈供电(相对线圈AC输入产品),且左线圈引出片36和右线圈引出片37之间设有LED灯线路板38,LED灯线路板38上连接有穿出基座1的LED灯39,所述动簧引出片43通过导线42与动簧片29连接,完成继电器公共端的引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开口槽3内设置压线框4和第一螺栓5,实现窗口式接线,绝缘性更好且不易损坏,使接线满足IP20要求,通过设置螺纹通孔12和弧形开口槽14底部的安装孔15,在不拆除外壳2的情况就可以直接安装,便于装配,而且轭铁17一侧通过开口插槽20导向插入,另一侧通过凸块22和卡槽18配合限位,然后通过螺栓孔23配合螺栓完成固定,装配方便且轭铁17位置准确,整流板的设置使继电器能够适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此外,LED灯39能够指示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便于人们了解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外壳对准压线框的一侧设有接线孔,且外壳上端设有对准第一螺栓的通孔,所述基座上可拆卸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卡块和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扣合部,且外壳上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弧形开口槽,所述弧形开口槽的底部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安装孔,所述基座和底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包括基座和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螺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外壳对准压线框的一侧设有接线孔,且外壳上端设有对准第一螺栓的通孔,所述基座上可拆卸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卡块和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扣合部,且外壳上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弧形开口槽,所述弧形开口槽的底部设有对准螺纹通孔的安装孔,所述基座和底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一侧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基座、外壳和底板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有轭铁和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基座上设有开口插槽,所述轭铁一侧具有可插入开口插槽的弯折部,轭铁另一侧设有可插入卡槽的凸块,所述弯折部和开口插槽内壁设有相对的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功率切换继电器,其特征是:所述轭铁上端设有衔铁,所述轭铁和衔铁之间设有线圈架,所述基座上设有常开静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云徐宜满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