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05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其中,垂直于底板各侧边设有内边框以及贴合内边框设置的外边框,外边框对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包裹接触,内边框与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抵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底板上第一卡和板、第二卡和板分别与内短侧板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与内边框顶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卡和板与第二卡和板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卡和板内边框底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外边框顶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长方体避让槽;外边框底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阶梯型避让槽;各个凹槽用于避让服务器后窗部分的的凸起元件,并对凸起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了在服务器进行冲击测试时,保护服务器后窗的凸起元器件不受损害。

A Mechanical Impact Curing Tool for Serv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服务器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偏向于购买大批量的服务器作为自己的核心应用。服务器生产企业对服务器的出货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器出货前会做相应的机械冲击测试。而服务器三轴六个面裸机放置于冲击台进行测试时,冲击台会对服务器后窗的许多凸起元件造成损害,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运行。目前,亟需一种服务器的机械冲击治具,保证在服务器进行冲击测试时,保护服务器后窗的凸起元器件不受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包括:底板、垂直于底板各侧边设置的内边框以及贴合内边框设置的外边框;内边框由两个内短侧板、两个内长侧板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内边框;外边框由两个外短侧板、两个外长侧板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外边框;内边框底部的内短侧板与外边框底部的外短侧板之间设有避让通孔;底板上自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卡和板、第二卡和板;第一卡和板、第二卡和板分别与内短侧板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垂直连接内边框的两个内长侧板;第一卡和板一端垂直连接内边框一侧的长侧板,另一端与内边框另一侧的长侧板之间设有连通间隙;第一卡和板与内边框顶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卡和板与第二卡和板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卡和板内边框底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第二避让槽通过连通间隙与第三避让槽连通;外边框顶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长方体避让槽;外边框底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阶梯型避让槽。优选的,长方体避让槽设置于外边框顶部的外短侧板上靠近连通间隙的一端;阶梯型避让槽设置于外边框底部的外短侧板上靠近连通间隙的一端。优选的,内边框的两个内短侧板、远离连通间隙的内长侧板的高度相同,大于靠近连通间隙的内长侧板的高度。优选的,外边框长侧板的高度与短侧板的高度相同。优选的,外边框长侧板的高度、短侧板的高度大于内边框的两个内短侧板、远离连通间隙的内长侧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的机械冲击治具采用电木材质制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垂直于底板各侧边设有内边框以及贴合内边框设置的外边框,外边框对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包裹接触,内边框与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抵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底板上第一卡和板、第二卡和板分别与内短侧板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与内边框顶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卡和板与第二卡和板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卡和板内边框底部的内短侧板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第二避让槽通过连通间隙与第三避让槽连通;外边框顶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长方体避让槽;外边框底部的外短侧板上设有阶梯型避让槽;各个凹槽用于避让服务器后窗部分的的凸起元件,并对凸起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了在服务器进行冲击测试时,保护服务器后窗的凸起元器件不受损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内边框,3、外边框,4、内长侧板,5、内短侧板,6、外长侧板,7、外短侧板,8、避让通孔,9、第一卡和板,10、第二卡和板,11、第一避让槽,12、第二避让槽,13、第三避让槽,14、长方体凹槽,15、阶梯型避让槽,16、连通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底板1、垂直于底板1各侧边设置的内边框2以及贴合内边框2设置的外边框3;外边框对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包裹接触,内边框与服务器后窗的钣金部分抵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内边框2由两个内短侧板5、两个内长侧板4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内边框2;外边框3由两个外短侧板7、两个外长侧板6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外边框3;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与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之间设有避让通孔8;底板1上自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分别与内短侧板5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9垂直连接内边框2的两个内长侧板4;第一卡和板9一端垂直连接内边框2一侧的长侧板,另一端与内边框2另一侧的长侧板之间设有连通间隙16;其中,内边框2的两个内短侧板5、远离连通间隙16的内长侧板4的高度相同,大于靠近连通间隙16的内长侧板4的高度。外边框3长侧板的高度与短侧板的高度相同,大于内边框2的两个内短侧板5、远离连通间隙16的内长侧板4的高度。第一卡和板9与内边框2顶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11,第一卡和板9与第二卡和板10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12,第二卡和板10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13;第二避让槽12通过连通间隙16与第三避让槽13连通;外边框3顶部的外短侧板7上设有长方体避让槽,长方体避让槽设置于外边框3顶部的外短侧板7上靠近连通间隙16的一端;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上设有阶梯型避让槽15,阶梯型避让槽15设置于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上靠近连通间隙16的一端。本技术中,各个凹槽用于避让T-FLEX服务器后窗部分的的凸起元件,并对凸起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了在服务器进行冲击测试时,保护服务器后窗的凸起元器件不受损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械冲击治具采用电木材质制作。本治具可以将加热融化的电木材料在模具中浇注冷却制作,也可以由零部件拼凑制作,优选方式为浇注冷却制作。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垂直于底板(1)各侧边设置的内边框(2)以及贴合内边框(2)设置的外边框(3);内边框(2)由两个内短侧板(5)、两个内长侧板(4)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内边框(2);外边框(3)由两个外短侧板(7)、两个外长侧板(6)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外边框(3);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与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之间设有避让通孔(8);底板(1)上自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分别与内短侧板(5)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9)垂直连接内边框(2)的两个内长侧板(4);第一卡和板(9)一端垂直连接内边框(2)一侧的长侧板,另一端与内边框(2)另一侧的长侧板之间设有连通间隙(16);第一卡和板(9)与内边框(2)顶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11),第一卡和板(9)与第二卡和板(10)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12),第二卡和板(10)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13);第二避让槽(12)通过连通间隙(16)与第三避让槽(13)连通;外边框(3)顶部的外短侧板(7)上设有长方体避让槽;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上设有阶梯型避让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用机械冲击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垂直于底板(1)各侧边设置的内边框(2)以及贴合内边框(2)设置的外边框(3);内边框(2)由两个内短侧板(5)、两个内长侧板(4)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内边框(2);外边框(3)由两个外短侧板(7)、两个外长侧板(6)连接而成,构成口字型外边框(3);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与外边框(3)底部的外短侧板(7)之间设有避让通孔(8);底板(1)上自顶部至底部依次设有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第一卡和板(9)、第二卡和板(10)分别与内短侧板(5)平行设置,第一卡和板(9)垂直连接内边框(2)的两个内长侧板(4);第一卡和板(9)一端垂直连接内边框(2)一侧的长侧板,另一端与内边框(2)另一侧的长侧板之间设有连通间隙(16);第一卡和板(9)与内边框(2)顶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一避让槽(11),第一卡和板(9)与第二卡和板(10)之间设有第二避让槽(12),第二卡和板(10)内边框(2)底部的内短侧板(5)之间设有第三避让槽(13);第二避让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鑫张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浪潮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