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94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41
提供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片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光学膜包括基底层及形成于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有不同的折射率。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凹纹部分是藉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凹纹部分的高度较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其相等。

Optical film for improving contrast, polarizer containing 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对比率(contrastratio,CR)的光学膜、一种包含其的偏光板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能够运作以在自背光单元接收到光之后经由液晶面板发射光。因此,液晶显示器提供良好的前对比率。然而,液晶显示器在其横侧处具有较低的对比率。已作出各种尝试以通过修改液晶面板或液晶结构来增大侧对比率。更高的侧对比率会使前对比率劣化。因此,需要在增大侧对比率的同时使前对比率的减小最小化,以改善可见性。另一方面,液晶显示器被配置成使得显示屏幕不仅能够在右侧及左侧观看而且能够在上侧及下侧观看。已开发出着重于改善左侧及右侧的可见性的传统液晶显示器。因此,需要一种不仅改善右侧及左侧的对比率而且改善上侧及下侧的对比率的光学膜。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案第2006-251659号中揭示了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在改善前对比率的同时改善在显示屏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对角线方向在内的所有方向上的对比率(contrastratio,CR)。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通过抑制在所述光学膜的制造过程中产生气泡或促进移除在所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来改善显示屏幕的品质且可轻易地由具有高粘度的组成物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被形成为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图案且不需要为符合显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够易于管理生产良率及库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括:基底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所述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凹纹部分是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所述凹纹部分的高度较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高度相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偏光板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一种液晶显示器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在改善前对比率的同时改善在显示屏幕的包括朝上、朝下、朝右、朝左及对角线方向在内的所有方向上的对比率(CR)。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可通过抑制在所述光学膜的制造过程中产生气泡或促进移除在所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来改善显示屏幕的品质且可轻易地由具有高粘度的组成物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所述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被形成为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图案且不需要为符合显示特性而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切割,藉此使得能够易于管理生产良率及库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图1所示第一树脂层的剖视图。图3是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图1所示第一树脂层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具有倾斜平面的第一光学图案的底角的截面图,所述倾斜平面各自具有弯曲表面。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视图。图7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视图。图8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视图。图9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剖视图。图10是在比较实例2中形成的对比率改善层的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堆叠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应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诸多不同方式来实施,而并非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将省略与本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通篇中,相同组件将由相同参考编号来标示。在本文中,例如“上部”及“下部”等空间相对性用语是参照附图来定义。因此,应理解,用语“上表面”可与用语“下表面”互换使用,且当称例如层或膜等元件放置于另一元件“上”时,所述元件可直接放置于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另一方面,当称元件“直接”放置于另一元件“上”时,则其间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文中,用语“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分别意指液晶显示器的矩形屏幕的纵向方向及横向方向。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侧表面”意指在球坐标系(Φ,θ)中θ的范围介于45°至60°内的区,在球坐标系(Φ,θ)中,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前侧由(0°,0°)指示,左端点由(180°,90°)指示,且右端点由(0°,90°)指示。在本文中,用语“顶部”意指光学图案的最高部分。在本文中,“长宽比”是指光学图案的最大高度对所述光学图案的最大宽度的比率(最大高度/最大宽度)。在本文中,“周期”是指一个光学图案的最大宽度与和所述光学图案紧密相邻的一个凹纹部分的宽度(所述凹纹部分的底表面的宽度)之和。在本文中,针对第一光学图案及第二光学图案而使用的用语“浮凸的”意指对应图案相对于自例如背光单元等光源发射的内部光而自第一树脂层的光入射平面朝第二树脂层突出。在本文中,“平面延迟(Re)”是由公式A所表示的值:<公式A>Re=(nx–ny)×d(在公式A中,nx及ny分别是对应光学元件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慢轴方向上及在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且d是所述对应光学元件的厚度(单位:纳米))。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甲基)丙烯酸基”是指丙烯酸基和/或甲基丙烯酸基。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图2,至图3来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沿第一方向截取的图1所示第一树脂层的剖视图,且图3是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图1所示第一树脂层的剖视图。参照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10)可包括对比率改善层(100)及基底层(200)。对比率改善层(100)可包括第一树脂层(110)及形成于第一树脂层(110)上的第二树脂层(120)。第一树脂层(110)、第二树脂层(120)及基底层(200)可以所陈述次序依序堆叠,且基底层(200)可直接形成于第二树脂层(120)上。第一树脂层(110)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111)、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112)及凹纹部分(113),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图案(111)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112)与第一光学图案(111)以预定角度相交且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112)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凹纹部分(113)是通过第一光学图案(111)与第二光学图案(112)之间相交而形成。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在图1中,第一方向是Y-Y轴方向且第二方向是X-X轴方向。凹纹部分(113)的高度较第一树脂层(110)的高度小或与第一树脂层(110)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括:基底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其中所述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凹纹部分是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且所述凹纹部分的高度较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6 KR 10-2016-01528941.一种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包括:基底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的对比率改善层,其中所述对比率改善层包括第一树脂层及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树脂层包括浮凸的多个第一光学图案、浮凸的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及凹纹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图案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相交且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图案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凹纹部分是通过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之间相交而形成,且所述凹纹部分的高度较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小或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高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与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的绝对值介于0.05至0.20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满足公式1且具有为75°至90°的底角(θ1):<公式1>1<P1/W1≤10(在公式1中,P1是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的周期(单位:微米),且W1是所述第一光学图案的最大宽度(单位: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包括形成于顶部处的第一表面及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个倾斜平面,且所述倾斜平面具有为平的表面或弯曲表面的光学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于所述凹纹部分的底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图案满足公式2且具有为75°至90°的底角(θ2):<公式2>1<P2/W2≤10(在公式2中,P2是所述第二光学图案的周期(单位:微米),且W2是所述第二光学图案的最大宽度(单位: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图案包括形成于顶部处的第二表面及连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倾斜平面,且所述倾斜平面具有为平的表面或弯曲表面的光学图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平的表面且平行于所述凹纹部分的底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及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中的每一者具有为0.3至3.0的长宽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以80°至100°的角度相交。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对比率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与所述第二光学图案以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泳魏东镐朱荣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