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吊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52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吊篮设备,包括吊篮、顶部轨道、用于连接吊篮和顶部轨道且实现吊篮升降的缆绳机构,所述缆绳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缆绳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吊篮的主卷筒、一端卷绕于主卷筒且另一端连接于顶部轨道的主缆绳、驱动主卷筒转动实现主缆绳收卷或放卷的升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适用于较低的多层楼房的高空作业,并便于安装使用的一种升降吊篮设备。

Lifting baske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吊篮设备
本技术涉及高层作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吊篮设备。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的出现,以及建筑群楼日渐多样化的发展,能够在高空作业的升降吊篮设备也应运而生,利用这些安全性能好的升降吊篮设备就能完成不同的高空作业内容。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231951B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折臂伸缩式超大型擦窗机,底架、轨道,设于底架上的大回转机构,设于大回转机构上的基臂,设于基臂前端的小回转机构,设于小回转机构上的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的顶端设有折臂回转机构,在所述的折臂回转机构上设有折臂,所述的折臂顶端设有臂头回转机构,臂头回转机构上挂有平台。上述技术方案的擦窗机一般适用于户外的超高层建筑楼群,体积庞大,但是在对一些多层楼房进行作业时,上述设备则无法灵活运用,也不适用于在具有较高层高的建筑物内部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吊篮设备,适用于较低的多层楼房的高空作业,便于安装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吊篮设备,包括吊篮、顶部轨道、用于连接吊篮和顶部轨道且实现吊篮升降的缆绳机构,所述缆绳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缆绳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吊篮的主卷筒、一端卷绕于主卷筒且另一端连接于顶部轨道的主缆绳、驱动主卷筒转动实现主缆绳收卷或放卷的升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电机的驱动下,主卷筒实现转动,主卷筒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主缆绳实现收卷或放卷,从而对顶部轨道和主卷筒之间的主缆绳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整个吊篮的升降,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操纵升降电机就能调整整个吊篮的高度,从而来匹配实际工作时的作业高度需求,而顶部轨道能够安装至所需使用的地点,提高其适用范围,整体结构灵巧,可直接由吊篮内的操作人员进行升降控制,方便操作。也方便将整个设备安装至建筑物的内部,从而在层高较高的建筑物内部进行高空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缆绳机构还包括与主卷筒同轴连接的副卷筒、用于辅助驱动主卷筒和副卷筒转动的辅助电机,所述副卷筒与顶部轨道之间连接有副缆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副缆绳对吊篮实现安全保护,在升降过程中使用主缆绳和副缆绳两套机构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其中一根缆绳断裂时,能利用另外一根缆绳来对吊篮实现稳定连接,从而避免直接发生倾斜掉落。同时,依靠辅助电机能在主卷筒和副卷筒卷绕缆绳时可更加稳定,避免不能及时放卷或及时收卷而对吊篮的升降产生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连接于吊篮的转轴,所述主卷筒和副卷筒与转轴之间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主卷筒和副卷筒之间设置有与转轴径向固定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主卷筒和副卷筒相贴合的摩擦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传动块一起转动,因为传动块与主卷筒、副卷筒之间均设置有摩擦片,依靠摩擦片对主卷筒和副卷筒的摩擦挤压作用可同步带动主卷筒和副卷筒转动,进而对主缆绳和副缆绳实现收卷或放卷。通过该种传动安装方式,方便实际生产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卷筒和副卷筒相背离的一端面均设置有碟簧,两个所述碟簧相背离的一端面抵触于吊篮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碟簧对主卷筒和副卷筒施加一个相向靠拢的力,从而提升主卷筒和副卷筒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在转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带动主卷筒和副卷筒转动而实现缆绳的收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远离辅助电机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抵触于碟簧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母能够对碟簧施加力的作用,从而使碟簧发生形变,进而增大摩擦片和主卷筒、副卷筒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减小摩擦片与主卷筒、副卷筒之间的间隙,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寿命,从而使转轴可正常带动主卷筒、副卷筒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设置有分别对应于主卷筒和副卷筒的排绳机构,所述排绳机构包括铰接于吊篮的引导管,所述主卷筒和副卷筒分别穿设于其中一根引导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主缆绳沿着主卷筒的轴向螺旋缠绕于主卷筒外壁,主缆绳在主卷筒上所绕成的圈相邻设置,则当需要升降时,主缆绳从主卷筒输出的这一端将会随着主卷筒的转动而沿着主卷筒的轴向移动,为了对主缆绳的输出进行引导,且避免主缆绳在收卷或放卷过程中发生缠绕,则利用引导管对主缆绳实现引导输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管转动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抵触于吊篮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导管随着主缆绳或副缆绳的输出而摆动时,则依靠滚动轴承来降低引导管在摆动过程中与吊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方便主缆绳或副缆绳的输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缆绳和副缆绳外均套设有柔性保护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管对主缆绳和副缆绳起到保护效果,避免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会碰触到主缆绳或副缆绳,也避免主缆绳和副缆绳在收放卷过程中与吊篮产生摩擦而影响其正常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与引导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滚动轴承朝背离主卷筒一侧拉动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能够减小滚动轴承与吊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主缆绳和副缆绳在输出和收卷排绳过程中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轨道滑动连接有对应于缆绳机构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主缆绳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将顶部轨道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从而可使整个吊篮在顶部轨道的引导下以直线或曲线运动,进而满足不同的建筑物墙面,也对整个设备起到稳定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利用吊篮两侧分别设置的缆绳机构,并将缆绳机构通过安装座连接于顶部轨道,则能实现整个吊篮的升降运动,同时,也能根据实际场地的要求,将整个吊篮通过安装座在不同走向趋势的顶部轨道内移动;其二:利用同轴连接的主卷筒和副卷筒,能够实现整个吊篮的安全升降,同时,结合排绳机构能够实现主缆绳和副缆绳的稳定收卷或放卷,使主缆绳和副缆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打结缠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卷绕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调节螺母和转轴;图4为本实施例二主要用于体现缆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吊篮;2、顶部轨道;3、缆绳机构;31、主卷筒;32、主缆绳;33、升降电机;34、副卷筒;35、辅助电机;36、副缆绳;37、卷绕装置;4、转轴;5、轴承;6、传动块;7、摩擦片;8、碟簧;9、调节螺母;10、排绳机构;101、引导管;11、滚动轴承;12、柔性保护管;13、弹簧;14、安装座;15、操控箱;16、安装位;17、安装板;18、限位盘;19、筒体;20、卡槽;21、轴肩;23、键;24、固定套;25、套筒;26、安装杆;27、分支管;29、限位筒;38、滑槽;40、驱动电机;41、中心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升降吊篮设备,参照图1所示,包括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吊篮1,吊篮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缆绳机构3,缆绳机构3包括卷绕装置37、连接于卷绕装置37的一根主缆绳32以及固定于吊篮1且用于对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吊篮设备,包括吊篮(1)、顶部轨道(2)、用于连接吊篮(1)和顶部轨道(2)且实现吊篮(1)升降的缆绳机构(3),其特征是:所述缆绳机构(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缆绳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吊篮(1)的主卷筒(31)、一端卷绕于主卷筒(31)且另一端连接于顶部轨道(2)的主缆绳(32)、驱动主卷筒(31)转动实现主缆绳(32)收卷或放卷的升降电机(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吊篮设备,包括吊篮(1)、顶部轨道(2)、用于连接吊篮(1)和顶部轨道(2)且实现吊篮(1)升降的缆绳机构(3),其特征是:所述缆绳机构(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缆绳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吊篮(1)的主卷筒(31)、一端卷绕于主卷筒(31)且另一端连接于顶部轨道(2)的主缆绳(32)、驱动主卷筒(31)转动实现主缆绳(32)收卷或放卷的升降电机(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吊篮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缆绳机构(3)还包括与主卷筒(31)同轴连接的副卷筒(34)、用于辅助驱动主卷筒(31)和副卷筒(34)转动的辅助电机(35),所述副卷筒(34)与顶部轨道(2)之间连接有副缆绳(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吊篮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辅助电机(35)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连接于吊篮(1)的转轴(4),所述主卷筒(31)和副卷筒(34)与转轴(4)之间均设置有轴承(5),所述主卷筒(31)和副卷筒(34)之间设置有与转轴(4)径向固定的传动块(6),所述传动块(6)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主卷筒(31)和副卷筒(34)相贴合的摩擦片(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吊篮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卷筒(31)和副卷筒(34)相背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奇明蒯文龙谢建琳兰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英特高层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平湖普英特高层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