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48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8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的钝化层;复数个金属图案,其设置成在钝化层上彼此间隔开;反射电极,其沿着钝化层的顶表面和复数个金属图案的形状设置,并且包括复数个突出部分;外涂层,其设置在钝化层和反射电极上,并且包括开口,该开口被配置成使复数个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顶表面露出;第一电极,其设置在反射电极和外涂层上,并且电连接至反射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63172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改进光提取效率和加宽视角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有诸如薄、重量轻和功耗低的优异特性的平板显示器已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在平板显示器中,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这样一种装置,其中电荷载流子被注入形成在作为电子注入电极的阴极和作为空穴注入电极的阳极之间的发光层中,使得形成激子,然后发生激子的辐射复合,从而发光。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使用诸如塑料的柔性基板形成,并且由于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自发光的所以其具有优异的对比度。此外,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数微秒的响应时间,并且在显示运动图像方面具有优势。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有宽视角并且在低温下稳定。由于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5V至15V的直流DC低电压驱动,因此易于设计和制造驱动电路。图1是相关技术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中所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包括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Tr、以及设置在基板10上并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r的发光二极管D。可以在发光二极管D上设置封装层(未示出)。发光二极管D包括第一电极41、发光层42和第二电极43,其中来自发光层42的光通过第二电极43输出到外部。从发光层42发射的光穿过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的多种不同配置并朝向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的上部输出。然而,由在金属和发光层42之间的边界处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子部件和插入在两侧的反射层之间的发光层42构成的光波导模式占所发射的光的约60%至70%。因此,在从发光层42发射的光中,存在被捕获在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中而不是射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的光线。因此,存在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的光提取效率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光提取效率并加宽视角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的钝化层;复数个金属图案,其设置成在钝化层上彼此间隔开;反射电极,其沿着钝化层的顶表面和复数个金属图案的形状设置,并且包括复数个突出部分;外涂层,其设置在钝化层和反射电极上,并且包括开口,该开口被配置成使复数个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顶表面露出;第一电极,其设置在反射电极和外涂层上,并电连接至反射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和设置在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各种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意地示出相关技术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单个子像素区域的电路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光路的图;图6A至图6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金属图案的平面图;图7A至图7D是示意性地示出取决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复数个金属图案之间的距离的光路的图;以及图8A至图8C是示意性地示出取决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每个金属图案的第二表面相对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角度的光路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单个子像素区域的电路图。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栅极线GL、数据线DL、开关薄膜晶体管Ts、驱动薄膜晶体管Td、存储电容器Cst和发光二极管D。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彼此交叉以限定子像素区域SP。开关薄膜晶体管Ts、驱动薄膜晶体管Td、存储电容器Cst和发光二极管D形成在子像素区域SP中。更具体地,开关薄膜晶体管Ts的栅电极连接至栅极线GL,并且开关薄膜晶体管Ts的源电极连接至数据线DL。驱动薄膜晶体管Td的栅电极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Ts的漏电极,并且驱动薄膜晶体管Td的源电极连接至高压电源VDD。发光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d的漏电极,并且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至低压电源VSS。存储电容器Cst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d的栅电极和漏电极。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被驱动以显示图像。例如,当通过栅极线GL施加的栅极信号使开关薄膜晶体管Ts导通时,来自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通过开关薄膜晶体管Ts被施加至驱动薄膜晶体管Td的栅电极和存储电容器Cst的电极。当驱动薄膜晶体管Td通过数据信号导通时,流过发光二极管D的电流被控制,从而显示图像。发光二极管D因从高压电源VDD通过驱动薄膜晶体管Td提供的电流而发光。即,流过发光二极管D的电流的量与数据信号的幅值成比例,并且发光二极管D发出的光的强度与流过发光二极管D的电流的量成比例。因此,子像素区域SP根据数据信号的幅值显示不同的灰度级,结果,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当开关薄膜晶体管Ts关断时,存储电容器Cst保持对应于数据信号的电荷一帧。因此,即使开关薄膜晶体管Ts关断,存储电容器Cst也使得流过发光二极管D的电流的量能够恒定,并使得发光二极管D所示的灰度级能够保持直到下一帧。除了开关薄膜晶体管Ts和驱动薄膜晶体管Td以及存储电容器Cst之外,还可以在子像素区域SP中添加晶体管和/或电容器。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0、薄膜晶体管120、复数个金属图案MP、反射电极RE、外涂层160和发光二极管D。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被示出为其中来自发光层142的光通过第二电极143输出到外部的顶部发光型,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于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在第一基板110上的薄膜晶体管120,薄膜晶体管120包括栅电极121、有源层122、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具体地,薄膜晶体管120的栅电极121和栅极绝缘层131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与栅电极121交叠的有源层122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31上。可以在有源层122上设置用于保护有源层122的沟道区的蚀刻阻挡部132。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可以设置在有源层122上并且与有源层122接触。可应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0和有源层122之间的缓冲层,并且蚀刻阻挡部132可以不设置在缓冲层上。为了便于描述,在可以包括在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中的各种薄膜晶体管中,仅示出了驱动薄膜晶体管。尽管薄膜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的钝化层;复数个金属图案,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设置成在所述钝化层上彼此间隔开;反射电极,其沿着所述钝化层的顶表面和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的形状设置,并且包括复数个突出部分;外涂层,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上,并且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成使所述复数个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顶表面露出;第一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外涂层上,并且电连接至所述反射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30 KR 10-2017-01631721.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的钝化层;复数个金属图案,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设置成在所述钝化层上彼此间隔开;反射电极,其沿着所述钝化层的顶表面和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的形状设置,并且包括复数个突出部分;外涂层,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反射电极上,并且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成使所述复数个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顶表面露出;第一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反射电极和所述外涂层上,并且电连接至所述反射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复数个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顶表面部分;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钝化层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的面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中的相邻两个金属图案之间的距离在0.5μm至2μ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数个金属图案的高度在0.5μm至1μ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长度在1μm至5μm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倾斜表面中的每一个之间形成的角度在20°至70°的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被设置成在发光区域中是平坦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电极电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10.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像素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每一个中的发光结构,其包括第二电极、反射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反射电极之间的任选的第一电极;所述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成彼此间隔开的复数个微腔区域MCA以及设置在所述微腔区域MCA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非微腔区域NMCA,沿所述发光结构的垂直方向从所述反射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微腔区域MCA中的总厚度相比于在所述非微腔区域NMCA中的总厚度具有不同的值,所述发光结构被配置为产生微腔效应,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墉辉具沅会尹优览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