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及其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5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泥船及其耙头结构,挖泥船包括船体及耙头结构,耙头结构包括耙头本体、活动罩、第一水箱及输水件,耙头本体上形成有出泥通道。活动罩设置于耙头本体的一端,活动罩的挖泥腔与出泥通道相连通,活动罩的吸泥口与挖泥腔相连通。淤泥能够由吸泥口进入到挖泥腔,并通过出泥通道排出。第一水箱设置于耙头本体上,第一水箱上的出水口与吸泥口并列设置。输水件连接于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输水件为第一水箱供高压水,高压水由出水口喷出,进而能够将淤泥吹松,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通过防爆件的分压板能够有效分解高压水对第一水箱侧壁的压力,避免高压水较高的压力导致第一水箱的侧壁爆裂。

Dredger and its rake hea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泥船及其耙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疏浚船舶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泥船及其耙头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利用挖泥船进行清理水道与河川的淤泥,以防止交通堵塞,方便船舶的通行。传统的耙吸式挖泥船利用耙头结构能够实现边吸泥并航行,使得耙吸式挖泥船机壳灵活且效率高,被广泛使用。传统的耙吸式挖泥船通常会使用高压水辅助耙头结构进行挖泥。然而,由于高压水的高压力,导致耙头结构存在爆裂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耙头结构爆裂的挖泥船及其耙头结构。一种挖泥船的耙头结构,包括:耙头本体,形成有出泥通道;活动罩,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的一端,所述活动罩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所述挖泥腔与所述出泥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动罩上形成有吸泥口,所述吸泥口与所述挖泥腔相连通;第一水箱,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上,所述第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吸泥口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所述防爆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及输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所述输水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水箱供高压水。上述挖泥船的耙头结构在使用时,将活动罩设置于耙头本体的一端。由于活动罩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挖泥腔与耙头本体的出泥通道相连通,同时活动罩上形成有吸泥口,吸泥口与挖泥腔相连通。因此,水道或河川的淤泥能够由吸泥口进入到挖泥腔,并通过出泥通道排出,有效实现水道与河川的淤泥的清理。进一步地,耙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输水件连接于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件为第一水箱供高压水,高压水能够由出水口喷出,进而能够将淤泥吹松。出水口与吸泥口并列设置,被吹松的淤泥能够有效进入到吸泥口,进而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同时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且防爆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当输水件将高压水输运至第一水箱时,通过分压板能够有效分解高压水对第一水箱侧壁的压力,避免高压水较高的压力导致第一水箱的侧壁爆裂,避免影响高压水辅助挖泥的作用,同时避免影响耙头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分压板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内壁共同围成一分压空间,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分压空间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压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分压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爆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分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耙头本体朝向所述活动罩的一端上设置有格栅,所述耙头本体相对于所述活动罩可转动,以使所述格栅相对于所述活动罩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活动罩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耙头本体相对于所述活动罩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出泥通道内,所述导流件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输水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导流本体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本体的侧壁围成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出泥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导流腔内,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边能够抵接在所述输水件背向于所述活动罩的一侧。一种挖泥船,包括船体及如上所述的耙头结构,所述耙头结构设置于所述船体上。上述挖泥船在使用时,将耙头结构设置于船体上,将活动罩设置于耙头本体的一端。由于活动罩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挖泥腔与耙头本体的出泥通道相连通,同时活动罩上形成有吸泥口,吸泥口与挖泥腔相连通。因此,水道或河川的淤泥能够由吸泥口进入到挖泥腔,并通过出泥通道排出,有效实现水道与河川的淤泥的清理。进一步地,耙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输水件连接于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件为第一水箱供高压水,高压水能够由出水口喷出,进而能够将淤泥吹松。出水口与吸泥口并列设置,被吹松的淤泥能够有效进入到吸泥口,进而提高淤泥的清理效率。同时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且防爆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当输水件将高压水输运至第一水箱时,通过分压板能够有效分解高压水对第一水箱侧壁的压力,避免高压水较高的压力导致第一水箱的侧壁爆裂,避免影响高压水辅助挖泥的作用,同时避免影响耙头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链,保护链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上,另一端设置于船体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挖泥船的耙头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耙头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防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防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耙头结构在一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挖泥船的耙头结构10,用于清理水道或河川的淤泥,以方便船舶的通行,同时挖泥效率高,且结构稳定。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挖泥船包括船体及耙头结构10,耙头结构10设置于船体上,不仅挖泥效率高,同时耙头结构10稳定,避免耙头结构10爆裂。耙头结构10包括耙头本体100、活动罩200、第一水箱300及输水件400。耙头本体100上形成有出泥通道110。活动罩200设置于耙头本体100的一端,活动罩200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210,挖泥腔210与出泥通道110相连通,活动罩200上形成有吸泥口220,吸泥口220与挖泥腔210相连通。第一水箱300设置于耙头本体100上,第一水箱300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310,出水口310与吸泥口220并列设置。第一水箱300内设置有防爆件320,防爆件3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321(如图3所示)。输水件400连接于第一水箱300的进水口处,输水件400用于为第一水箱300供高压水。上述挖泥船在使用时,将耙头结构10设置于船体上。将活动罩200设置于耙头本体100的一端。由于活动罩200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210,挖泥腔210与耙头本体100的出泥通道110相连通,同时活动罩200上形成有吸泥口220,吸泥口220与挖泥腔210相连通。因此,水道或河川的淤泥能够由吸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泥船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耙头本体,形成有出泥通道;活动罩,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的一端,所述活动罩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所述挖泥腔与所述出泥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动罩上形成有吸泥口,所述吸泥口与所述挖泥腔相连通;第一水箱,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上,所述第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吸泥口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所述防爆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及输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所述输水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水箱供高压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泥船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耙头本体,形成有出泥通道;活动罩,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的一端,所述活动罩的侧壁围成一挖泥腔,所述挖泥腔与所述出泥通道相连通,所述活动罩上形成有吸泥口,所述吸泥口与所述挖泥腔相连通;第一水箱,设置于所述耙头本体上,所述第一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吸泥口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有防爆件,所述防爆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压板;及输水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处,所述输水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水箱供高压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分压板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内壁共同围成一分压空间,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分压空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分压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分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头本体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管绍雄彭天阳卢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广航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