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7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包括顶端带有吊环的支杆,支杆底端左侧和右侧均铰接有三连杆机构,左侧和右侧的三连杆机构以支杆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三连杆机构包括连杆Ⅰ,连杆Ⅰ另一端铰接连杆Ⅱ,连杆Ⅱ另一端铰接连杆Ⅲ,连杆Ⅲ另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夹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设置三连杆机构实现了对主动锥齿轮的自动夹紧、自动松开,工作时挂钩通过吊环向上拉起支杆,支杆带动连杆Ⅰ的一端向上移动,连杆Ⅰ另一端带动连杆Ⅱ上端向外移动,连杆Ⅱ下端向内移动,从而带动夹爪夹紧主动锥齿轮,当将工件吊至目的地后,工件落地,由于支杆的自重,支杆会自动向下运动,三个连杆反向运动,从而夹爪松开主动锥齿轮。

A Lifting Tool for Automatic Clamping/Loosening of Active Bevel Ge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
本技术属于锥齿轮转运
,具体涉及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
技术介绍
锥齿轮也叫伞齿轮,锥齿轮具有如下特点:寿命长,高负荷承载力;耐化学和腐蚀性强;降噪和减震;重量轻,成本低;易于成型,润滑性好。因此,锥齿轮广泛应用于工业传动设备、车辆差速器、机车、船舶、电厂、钢厂、铁路轨道检测等。目前工厂中大多使用人工或拖车对锥齿轮进行搬运,这样造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容易对搬运工人造成伤害;2、由于锥齿轮较重,搬运时费时费力;3、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包括顶端带有吊环的支杆1,支杆1底端左侧和右侧均铰接有三连杆机构2,左侧和右侧的三连杆机构2以支杆1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三连杆机构2包括连杆Ⅰ23,连杆Ⅰ23另一端铰接连杆Ⅱ22,连杆Ⅱ22另一端铰接连杆Ⅲ21,连杆Ⅲ21另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夹爪6。所述夹爪6内侧贴设有海绵7,夹爪6底面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托板8,托板8沿海绵7伸出;所述夹爪6、海绵7和托板8的内侧面形状均一致。所述左侧的连杆Ⅱ22中部铰接有横杆3,横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的连杆Ⅱ22中部,横杆3中间设有圆环4,横杆3位于支杆1和夹爪6之间。所述支杆1外套接有定位套5,定位套5的一侧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杆51,定位杆51底端焊接在圆环4上。所述定位套5的另一侧固接有固定杆Ⅱ52。所述连杆Ⅰ23、连杆Ⅱ22、横杆3上沿其轴向均设有若干通孔9,左侧和右侧的连杆Ⅱ22上均固接有固定杆Ⅰ24。所述连杆Ⅰ23、连杆Ⅲ21、横杆3均为并列设置的双排杆,双排杆之间夹持连杆Ⅱ22,且铰接在连杆Ⅱ22上。所述夹爪6、海绵7和托板8的内侧面形状均为弧形。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巧妙设置三连杆机构实现了对主动锥齿轮的自动夹紧、自动松开,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时挂钩通过吊环向上拉起支杆,支杆带动连杆Ⅰ的一端向上移动,连杆Ⅰ另一端带动连杆Ⅱ上端向外移动,连杆Ⅱ下端向内移动,从而带动夹爪夹紧主动锥齿轮,当将工件吊至目的地后,工件落地,由于支杆的自重,支杆会自动向下运动,三个连杆反向运动,从而夹爪松开主动锥齿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动锥齿轮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动锥齿轮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支杆;2是三连杆机构,21是连杆Ⅲ,22是连杆Ⅱ,23是连杆Ⅰ,24是固定杆Ⅰ;3是横杆;4是圆环;5是定位套,51是定位杆,52是固定杆Ⅱ;6是夹爪;7是海绵;8是托板;9是通孔;10是中轴;11是锥齿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适用的工件的形状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中轴10和锥齿部11,锥齿部11套设在中轴10外,中轴10两端均沿锥齿部11伸出;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结构,中轴10仅一端均沿锥齿部11伸出;或者是其他类似这两种结构的现有工件。如图1所示,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包括顶端带有吊环的支杆1,支杆1底端左侧和右侧均铰接有三连杆机构2,左侧和右侧的三连杆机构2以支杆1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三连杆机构2包括连杆Ⅰ23,连杆Ⅰ23另一端铰接连杆Ⅱ22,连杆Ⅱ22另一端铰接连杆Ⅲ21,连杆Ⅲ21另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夹爪6。所述夹爪6内侧贴设有海绵7,夹爪6底面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托板8,托板8沿海绵7伸出;所述夹爪6、海绵7和托板8的内侧面形状均一致。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对工件夹持时损坏工件,托板8的设置可以对工件锥齿部11的下端面形成托举,进一步夹紧工件,防止其下滑或松动。所述左侧的连杆Ⅱ22中部铰接有横杆3,横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的连杆Ⅱ22中部,横杆3中间设有圆环4,横杆3位于支杆1和夹爪6之间。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对图2中锥齿部11上部的中轴10部分形成限位及固定,可使工件被稳固地夹持、吊运。为了防止支杆1由于未位于吊具中心处而影响吊运,所述支杆1外套接有定位套5,定位套5的一侧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杆51,定位杆51底端焊接在圆环4上。为了便于吊运时能挂带其他零件,所述定位套5的另一侧固接有固定杆Ⅱ52。为了使吊具能吊运不同尺寸的工件,所述连杆Ⅰ23、连杆Ⅱ22、横杆3上沿其轴向均设有若干通孔9,左侧和右侧的连杆Ⅱ22上均固接有固定杆Ⅰ24,固定杆Ⅰ24便于吊运时能挂带其他零件。可通过调节各连杆间的铰接点来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紧。为了提高三连杆机构2的稳固性,所述连杆Ⅰ23、连杆Ⅲ21、横杆3均为并列设置的双排杆,双排杆之间夹持连杆Ⅱ22,且铰接在连杆Ⅱ22上。为了夹紧时更贴紧工件,所述夹爪6、海绵7和托板8的内侧面形状均为弧形,且与主动锥齿轮的锥齿部11外轮廓相一致的。本技术工作时,航车的挂钩勾住支杆1顶端的吊环向上运动,支杆1带动连杆Ⅰ23的一端向上移动,连杆Ⅰ23另一端带动连杆Ⅱ22上端向外移动,连杆Ⅱ22下端向内移动,从而带动夹爪6向内运动,从而夹紧主动锥齿轮的锥齿部11,此时托板8贴紧锥齿部11的下端面,若工件为如图2所示的结构,中轴10的上端会位于圆环4内,实现了自动夹紧;当将工件吊至目的地后,工件落地,由于支杆1的自重,支杆1会自动向下运动,支杆1下端带动连杆Ⅰ23的一端向下移动,连杆Ⅰ23另一端带动连杆Ⅱ22上端向内移动,连杆Ⅱ22下端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夹爪6向外运动,从而松开主动锥齿轮的锥齿部11,实现了自动松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包括顶端带有吊环的支杆(1),其特征在于:支杆(1)底端左侧和右侧均铰接有三连杆机构(2),左侧和右侧的三连杆机构(2)以支杆(1)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三连杆机构(2)包括连杆Ⅰ(23),连杆Ⅰ(23)另一端铰接连杆Ⅱ(22),连杆Ⅱ(22)另一端铰接连杆Ⅲ(21),连杆Ⅲ(21)另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夹爪(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包括顶端带有吊环的支杆(1),其特征在于:支杆(1)底端左侧和右侧均铰接有三连杆机构(2),左侧和右侧的三连杆机构(2)以支杆(1)为中心轴相互对称,三连杆机构(2)包括连杆Ⅰ(23),连杆Ⅰ(23)另一端铰接连杆Ⅱ(22),连杆Ⅱ(22)另一端铰接连杆Ⅲ(21),连杆Ⅲ(21)另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夹爪(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6)内侧贴设有海绵(7),夹爪(6)底面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托板(8),托板(8)沿海绵(7)伸出;所述夹爪(6)、海绵(7)和托板(8)的内侧面形状均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主动锥齿轮自动夹紧/松开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的连杆Ⅱ(22)中部铰接有横杆(3),横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右侧的连杆Ⅱ(22)中部,横杆(3)中间设有圆环(4),横杆(3)位于支杆(1)和夹爪(6)之间。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静郑毛毛姜晓鹏郑冠军侯保欣张书权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华威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