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14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预送线机构,包括主动带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连接的第一送线轮、双面齿同步带、活动送线轮组件、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绕设于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所述活动送线轮组件包括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上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连接的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侧相啮合的第二从动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夹紧、松开电线,并可实现双轮驱动送线的情况下,可减少动力装置的数量,从而可降低成本,还可使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可节省空间。

Pre-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送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送线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预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送线轮、第二送线轮、用于驱动第二送线轮移动的驱动装置,在使用时,电线夹持在第一送线轮与第二送线轮之间,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送线轮移动可靠近或远离第一送线轮,从而可夹紧电线或松开电线。目前,大部分预送线机构仅配置有一动力装置,并通过该动力装置带动第一送线轮转动,但单轮驱动送线,常容易出现打滑,送线不稳的现象。而为了提高送线稳定性,部分预送线机构配置有两动力装置,以分别带动第一送线轮、第二送线轮转动,从而可实现双轮驱动送线,但造成成本较高,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送线机构,其可实现双轮驱动送线的情况下,并可减少动力装置的数量,从而可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预送线机构,包括主动带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连接的第一送线轮、双面齿同步带、活动送线轮组件、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绕设于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且所述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均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侧相啮合;所述活动送线轮组件包括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上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连接的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侧相啮合的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送线轮用于与第一送线轮配合形成夹持并输送电线的送线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动座往远离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还用于驱动活动座往靠近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该预送线机构还包括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惰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还绕设于所述惰轮上,所述惰轮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侧相啮合;所述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第一从动带轮的中心轴线、惰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该预送线机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撑座上,第三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撑座上。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活动座通过连接柱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柱包括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柱体、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设置在柱体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座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柱的柱体卡装在卡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送线轮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二转动件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上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送线轮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送线机构,其通过采用主动带轮、动力装置、第一转动件、第一送线轮、双面齿同步带、活动送线轮组件、驱动装置的结合设计,可夹紧、松开电线,并可实现双轮驱动送线的情况下,可减少动力装置的数量,从而可降低成本,还可使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可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中:10、主动带轮;20、动力装置;30、第一转动件;31、第一从动带轮;32、第一转动轴;33、第一送线轮;40、第二转动件;41、第二从动带轮;50、双面齿同步带;60、活动送线轮组件;61、活动座;63、第二送线轮;64、支撑座体;65、连接柱;70、驱动装置;80、第三转动件;81、惰轮;82、第三转动轴;91、第一锁定螺丝;92、第一挡圈;93、第二挡圈;94、第二锁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预送线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0、用于驱动主动带轮10转动的动力装置20、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件30、与第一转动件30连接的第一送线轮33、双面齿同步带50、活动送线轮组件60、驱动装置70;所述第一转动件30包括第一从动带轮31;所述双面齿同步带50绕设于主动带轮10和第一从动带轮31上,且所述主动带轮10、第一从动带轮31均与双面齿同步带50的内侧相啮合;所述活动送线轮组件60包括活动座61、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61上的第二转动件40、与第二转动件40连接的第二送线轮63;所述第二转动件40包括与双面齿同步带50的外侧相啮合的第二从动带轮41;所述第二送线轮63用于与第一送线轮33配合形成夹持并输送电线的送线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活动座61往远离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还用于驱动活动座61往靠近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在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70驱动活动座61往靠近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此时,使得第二送线轮63可随着活动座61往靠近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从而可利用第二送线轮63与第一送线轮33夹持电线,而通过驱动装置70驱动活动座61往远离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使得第二送线轮63可随着活动座61往远离第一送线轮33方向移动,可松开电线。而在电线夹持在第一送线轮33与第二送线轮63之间时,可通过动力装置20驱动主动带轮10转动,此时,双面齿同步带50在主动带轮10的带动作用下可进行传输,并通过双面齿同步带50带动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41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送线轮33、第二送线轮63转动,以输送电线,如此,便可实现双轮驱动送线。因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送线机构,其通过采用主动带轮10、动力装置20、第一转动件30、第一送线轮33、双面齿同步带50、活动送线轮组件60、驱动装置70的结合设计,可夹持、松开电线的同时,并使得第一送线轮33、第二送线轮63可共用动力装置20,也就是,动力装置20可通过双面齿同步带50、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41带动第一送线轮33、第二送线轮63转动,从而无需分别为第一送线轮33和第二送线轮63分别配置动力装置20,可减少动力装置20的数量,可降低成本。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20为电机,所述主动带轮10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而通过将动力装置20采用电机,从而方便于安装。该预送线机构还包括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三转动件80,所述第三转动件80包括惰轮81,所述双面齿同步带50还绕设于所述惰轮81上,所述惰轮81与双面齿同步带50的内侧相啮合;所述主动带轮10的中心轴线、第一从动带轮31的中心轴线、惰轮81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主动带轮10带动双面齿同步带50进行传输,并通过双面齿同步带50带动第一从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41、惰轮81转动。而通过采用第三转动件80,还可通过利用第三转动件80的惰轮81调节双面齿同步带50的走向,可节省空间。所述驱动装置70为气缸。具体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座61连接。在使用时,可通过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从而可带动活动座61移动。而通过将驱动装置70采用气缸,可方便于安装。具体的,所述活动座61通过连接柱65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柱65包括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柱体、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设置在柱体上,并呈相对设置;所述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带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连接的第一送线轮、双面齿同步带、活动送线轮组件、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绕设于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且所述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均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侧相啮合;所述活动送线轮组件包括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上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连接的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侧相啮合的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送线轮用于与第一送线轮配合形成夹持并输送电线的送线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动座往远离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还用于驱动活动座往靠近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带轮、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连接的第一送线轮、双面齿同步带、活动送线轮组件、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从动带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绕设于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且所述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均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侧相啮合;所述活动送线轮组件包括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座上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连接的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侧相啮合的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送线轮用于与第一送线轮配合形成夹持并输送电线的送线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动座往远离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还用于驱动活动座往靠近第一送线轮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预送线机构还包括呈可转动设置的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惰轮,所述双面齿同步带还绕设于所述惰轮上,所述惰轮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侧相啮合;所述主动带轮的中心轴线、第一从动带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