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03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三屏幕模块以及主机。第一屏幕模块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一框架,第二屏幕模块包括第二屏幕和第二框架,而第三屏幕模块包括第三屏幕和第三框架。利用可调整角度的多个枢转结构,第一框架的左右对向侧分别枢接至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且下侧枢接至主机。第一屏幕能相对应第一框架的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第二屏幕能相对应第二框架的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且第三屏幕能相对应第三框架的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具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让用户根据不同应用来弹性地调整每一屏幕的角度。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scree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弹性调整角度的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也无法满足于使用单一个窗口,或是单一个屏幕。现有平面显示器当同时开启多个窗口时,因需要而必须不停的切换窗口,进而造成用户使用上的麻烦,也因切换窗口而造成单一事件无法连续性的处理。若是要窗口同时显示于单一画面,必定要缩小窗口,也使窗口里面的内容无法完整清楚的呈现。因此,需要一种能提供多屏幕显示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让用户根据不同应用来弹性地调整每一屏幕的角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屏幕模块、一第二屏幕模块、一第三屏幕模块,以及一主机。所述第一屏幕模块包括一第一屏幕,以及用来乘载所述第一屏幕的一第一框架。所述第二屏幕模块包括一第二屏幕,以及用来乘载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三屏幕模块包括一第三屏幕,以及用来乘载所述第三屏幕的一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一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一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屏幕以所述第一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一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一第二枢转结构和一第三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以及一第四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五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二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屏幕以所述第五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二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六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枢转结构。所述第三框架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七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三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三屏幕以所述第七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三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八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枢转结构。所述主机包括一第九枢转结构,枢接至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四枢转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和2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3A和3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4A和4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5A和5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双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6A和6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双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7A和7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三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8A和8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三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9A和9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三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图10A和10B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在三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子装置10第一屏幕模块20第二屏幕模块30第三屏幕模块40主机12第一屏幕14第一框架22第二屏幕24第二框架32第三屏幕34第三框架DP1~DP3显示面U1~U3用户A1~A2、B1~B2、C1~C2、M1~M3枢转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屏幕模块10、一第二屏幕模块20、一第三屏幕模块30,以及一主机40。第一屏幕模块10包括一第一屏幕12和一第一框架14。第二屏幕模块20包括一第二屏幕22和一第二框架24。第三屏幕模块30包括一第三屏幕32和一第三框架34。第一框架14、第二框架24和第三框架34分别用来乘载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22,和第三屏幕32。第一框架14的右侧包括一枢转结构A1,左侧包括一枢转结构B1,底侧包括一枢转结构C1,而在上下对向侧位于中心轴X1的位置包括枢转结构M1。第二框架24的左侧包括一枢转结构A2,而在上下对向侧位于中心轴X2的位置包括枢转结构M2。第三框架34的右侧包括一枢转结构B2,而在上下对向侧位于中心轴X3的位置包括枢转结构M3。主机40的一侧包括一枢转结构C2。透过枢转结构A1~A2、B1~B2、C1~C2和M1~M3,用户可多样化地调整每一屏幕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及调整第一屏幕12和主机40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首先说明各框架之间的作动,第一框架14透过枢转结构A1枢接至第二框架24的枢转结构A2,透过枢转结构B1枢接至第三框架34的枢转结构B2,且透过枢转结构C1枢接至主机40的枢转结构C2。θ1代表第一框架14的正面和主机40的正面之间的角度,θ2代表第一框架14的正面和第二框架24的正面之间的角度,θ3代表第一框架14的正面和第三框架34的正面之间的角度。接着说明每一框架和其乘载屏幕之间的作动,枢转结构M1可让第一屏幕12以枢转结构M1为支点相对应中心轴X1来进行轴向旋转,枢转结构M2可让第二屏幕22以枢转结构M2为支点相对应中心轴X2来进行轴向旋转,而枢转结构M3可让第三屏幕32以枢转结构M3为支点相对应中心轴X3来进行轴向旋转。第2A~4A和2B~4B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100中屏幕作动的示意图。第3A~5A图显示了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100的外观示意图,而第3B~5B图显示了在单屏幕应用下电子装置100沿着箭头S方向的俯视图。第一屏幕12的显示面标示为DP1,而未标示的那面为第一屏幕12的背面机壳。第二屏幕22的显示面标示为DP2,而未标示的那面为第二屏幕22的背面机壳。第三屏幕32的显示面标示为DP3,而未标示的那面为第三屏幕32的背面机壳。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装置100中各组件的大小关系只为示意图,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在第2A和2B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将电子装置100中的第二框架24转到第一框架14的正面和其闭合(θ2=0),将第三框架34转到第一框架14的反面和其闭合(θ3=360°),并利用枢转结构M2让第二屏幕22的显示面DP2朝向用户U1(亦即第二屏幕22的背面机壳面向第一屏幕12)。此时,电子装置100的运作类似一般单屏幕装置,其中第二框架24所乘载的第二屏幕22为主屏幕,第一框架14所乘载的第一屏幕12和第三框架34所乘载的第三屏幕32则未运作。在第3A和3B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将电子装置100中的第二框架14转到第一框架14的正面和其闭合(θ2=0),将第三框架34转到第一框架14的反面和其闭合(θ3=3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屏幕;以及一第一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一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一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一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屏幕以所述第一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一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一第二枢转结构和一第三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以及一第四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侧;一第二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二屏幕;以及一第二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二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五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二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屏幕以所述第五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二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六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枢转结构;一第三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三屏幕;以及一第三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三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七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三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三屏幕以所述第七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三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八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枢转结构;以及一主机,其包括一第九枢转结构,枢接至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四枢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屏幕模块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屏幕;以及一第一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一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一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一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屏幕以所述第一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一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一第二枢转结构和一第三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以及一第四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侧;一第二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二屏幕;以及一第二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二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五枢转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二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屏幕以所述第五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二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六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二枢转结构;一第三屏幕模块,其包括:一第三屏幕;以及一第三框架,用来乘载所述第三屏幕,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和一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对向侧,而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为对向侧;一第七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位于一第三中心轴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三屏幕以所述第七枢转结构为支点相对应所述第三中心轴来进行轴向旋转;以及一第八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三侧且枢接至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三枢转结构;以及一主机,其包括一第九枢转结构,枢接至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四枢转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幕的一第一信号线是经由所述第一枢转结构和所述第一框架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机;所述第二屏幕的一第二信号线是经由所述第五枢转结构和所述第二框架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机;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均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