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98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00
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偏振发光部件,所述多个偏振发光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每一个偏振发光部件包括:微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的第一光偏振构件,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其中,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与位于与该像素区相邻的任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Display substrates, display panels,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display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缩写为LCD)的主要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下基板(阵列基板)上设置薄膜晶体管(缩写为TFT),上基板(彩膜基板)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的偏振光的出射。普通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主要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例如,背光源主要包括光源、导光板、上下棱镜膜、扩散膜、增亮膜等,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导光板向上传播,由于导光板上的反射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均匀,需要扩散膜将出射光均匀化,避免人眼看到导光板上的颗粒。显示面板主要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其中在阵列基板上还设有下偏光片、在彩膜基板上还设有上偏光片,这些结构共同影响着显示器的厚度。在普通的液晶显示器中,由于需要设置背光源和偏光片,导致很难实现液晶显示器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偏振发光部件,所述多个偏振发光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其中,每一个偏振发光部件包括:微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的第一光偏振构件,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并且其中,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与位于与该像素区相邻的任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偏振构件包括金属线栅偏振构件,所述金属线栅偏振构件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上。可选地,位于每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均为蓝光。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其中,位于同一像素区中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彼此不重叠。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段所述的显示基板。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和夹设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的光学元件层,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不同颜色的光或允许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透过。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层包括量子点。可选地,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和第三像素区均与所述第二像素区相邻,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中的第一量子点、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中的第二量子点和位于所述第三像素区中的透光层,所述第一量子点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在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激发下出射的光的颜色不同。可选地,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为蓝光,所述第一量子点为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红光的红光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为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绿光的绿光量子点。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的第二光偏振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光偏振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背向所述显示基板的表面上的金属线栅偏振构件。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并且,所述光学元件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段所述的显示面板。在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先在晶圆上生长出微发光二极管阵列;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在所述微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各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上形成金属线栅偏振构件,以形成偏振发光部件阵列;和通过巨量转印工艺将所述偏振发光部件阵列转印到衬底基板上,以形成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微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各个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在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显示基板;在对向基板上形成光学元件层;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在所述对向基板背向所述光学元件层的表面上形成金属线栅偏振构件;和将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对盒,以形成显示面板。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有利于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附图说明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和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结构或区域的尺寸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在……上”、“在……上形成”和“设置在……上”可以表示一层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也可以表示一层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即两层之间还存在其它的层。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限制。而是,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部件、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个相区分。因而,例如,下面讨论的第一部件、第一构件、第一元件、第一区域、第一层和/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第二构件、第二元件、第二区域、第二层和/或第二部分,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本文中所采用的术语“微发光二极管”,在本领域中又被称为MicroLED或μLED,从尺寸上看,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尺寸为100-1000微米;微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可以缩小到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的1/100,通常,微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可以在100微米以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10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和设置于衬底基板10上的多条数据线40和多条栅线50,多条数据线40和多条栅线50相互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区PX。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基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衬底基板10的多个薄膜晶体管60。例如,可以在每一像素区PX内设置一个薄膜晶体管60,这样,在衬底基板10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偏振发光部件,所述多个偏振发光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其中,每一个偏振发光部件包括:微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的第一光偏振构件,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并且其中,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与位于与该像素区相邻的任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偏振发光部件,所述多个偏振发光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其中,每一个偏振发光部件包括:微发光二极管;和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的第一光偏振构件,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并且其中,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与位于与该像素区相邻的任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的颜色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光偏振构件包括金属线栅偏振构件,所述金属线栅偏振构件位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位于每一个像素区中的偏振发光部件的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均为蓝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像素区中,其中,位于同一像素区中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彼此不重叠。5.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和夹设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的光学元件层,用于将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转换成不同颜色的光或允许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透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层包括量子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娟王飞梁轩袁广才梁志伟曹占锋吕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