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飞专利>正文

一种踏步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938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步自行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车架两侧的踏步传动装置;车架两侧固定有限位踏板;踏步传动装置包括V字形的双臂摇杆、绕线盘以及发条弹簧;双臂摇杆的开口朝向自行车的前轮;双臂摇杆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从动臂和向下倾斜设置的主动臂;从动臂和主动臂的连接端通过一轴承与车架转动连接;绕线盘内部中空且内部套设有能够使绕线盘复位空转的棘轮机构;发条弹簧和绕线盘同轴套设于后轮的转轴外;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后轮的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绕线盘上;一拉索一端缠绕固定于绕线盘外围,另一端固定于从动臂上;主动臂末端与自行车的脚蹬转动连接;限位踏板位于踏步传动装置下方且开设有用于容纳下踩后的脚蹬的凹槽。

A Kind of Stepping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步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踏步自行车,适用于人力双足踩踏驱动,属于人力交通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人力双足踩踏驱动的装置广泛使用在代步自行车、健身器材、人力驱动的小船等各种生活场景当中,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只适合以坐立的姿态,双脚同时循环转圈驱动,而脚蹬踏板通过曲柄带动链轮做圆周运动的最佳着力点,仅只有转到轮盘上方偏前处大约圆周四分之一的圆弧段,做功效率低;同时由于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是通过一个窄小的鞍座来承受,时间稍长,双腿就容易血流不畅,进而感觉不适,不仅容易使人疲劳,长时间使用的话甚至会害身体健康。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诞生了适合以站立的姿态、踩踏驱动的传动装置,以及采用这种方式驱动的自行车以及各种器械;又因为在现有的适合站立踩踏驱动的技术方案当中,摇杆驱动的方案最为简单,但是存在踏板和摇杆比较笨重的缺点;而且当驱动的轮子比较小的时候,还需要增加增速齿轮来使用,又或者需要增加滑轮来使用,由此其结构又变得更加复杂和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踏步自行车,该踏步自行车的踏步传动装置结构简单,轻便小巧而且高效,同时该踏步自行车适合以站立的姿态骑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踏步自行车,包括车架以及两镜像设置于所述车架两侧的踏步传动装置;所述车架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踏板;所述踏步传动装置包括V字形的双臂摇杆、绕线盘以及发条弹簧;所述双臂摇杆的开口朝向自行车的前轮设置;所述双臂摇杆从内至外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从动臂和向下倾斜设置的主动臂;所述从动臂和所述主动臂的连接端通过一轴承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盘内部中空且内部套设有能够使所述绕线盘复位空转的棘轮机构;所述发条弹簧和所述绕线盘同轴套设于自行车的后轮的转轴外围;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后轮的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盘上;一拉索一端缠绕固定于所述绕线盘外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臂上;所述主动臂末端与自行车的脚蹬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踏板位于所述踏步传动装置下方且所述限位踏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下踩后的脚蹬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踏步传动装置还包括换挡装置;所述换挡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开设于所述从动臂靠近前轮一侧的档位槽;所述拉索通过档位扣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档位槽上。进一步的,所述踏步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臂前方且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踏步自行车档位的升档机构和降档机构;所述降档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车架一侧的降档把手,一降档弹簧上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档位扣上方且开口朝下的降档拉钩固定连接,所述降档拉钩另一端通过降档拉绳与所述降档把手缠绕固定;所述升档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车架另一侧的升档把手,一升档弹簧下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档位扣下方且开口朝上的升档拉钩固定连接,所述升档拉钩另一端通过升档拉绳与所述升档把手缠绕固定,所述升档拉钩两侧固定有C形弹片;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供所述降档拉钩和升档拉钩滑动的滑槽;拉动所述降档拉绳能够使降档拉钩带动档位扣从档位槽中脱出并沿滑槽一齐向下运动,拉动所述升档拉绳能够使升档拉钩带动档位扣从档位槽中脱出并沿滑槽一齐向上运动。进一步的,同一踏步传动装置的降档拉绳和升档拉绳分别设置于所述从动臂两侧;所述升档拉绳穿过所述降档拉钩;所述降档拉绳穿过所述升档拉钩。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个档位槽之间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上端与所述支撑杆的间距小于所述倾斜部下端与所述支撑杆的间距;所述倾斜部朝向所述支撑杆一侧的端面与所述从动臂朝向所述支撑杆一侧端面的夹角为1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限制所述从动臂向后位置的限位挡板;两限位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两侧且位于所述从动臂后方。进一步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以及若干搭接于所述棘轮外侧的棘爪,所述棘轮同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棘爪铰接于所述绕线盘内侧壁面;踩下脚蹬使从动臂带动拉索位移,能够驱动绕线盘旋转,使棘爪卡合于棘轮上,棘轮带动后轮旋转,实现该踏步自行车的前进;松开脚蹬,绕线盘在发条弹簧作用下复位空转带动拉索位移,使双臂摇杆复位。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车架通过一调节杆相连的鞍座,所述调节杆套设于所述车架内;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所述鞍座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固定有刹车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踏步传动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轻便小巧而且高效,能够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驱动自行车前行,转换效率高且省力。2、设置有换挡装置,能够通过改变档位扣在从动臂上的位置来改变力矩,实现档位的升降。3、操作设置在车架两侧的升档把手和降档把手,能够通过拉钩、弹簧与拉绳的配合,方便快捷地实现档位的升降。4、支撑杆上设置有滑槽,且升档拉绳穿过降档拉钩,降档拉绳穿过升档拉钩,能够使换挡时拉钩能够更加平稳的运行。5、相邻档位槽之间设置有倾斜部,能够方便换挡。6、该踏步自行车适合以站立的姿态骑行,骑行体验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脚蹬踩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2的俯视图。图9为图8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8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的绕线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踏步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踏步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车架;11、支撑架;12、前轮;13、后轮;14、调节杆;15、鞍座;16、限位踏板;17、限位挡板;18、支撑杆;181、滑槽;19、转轴;2、刹车装置;3、踏步传动装置;31、双臂摇杆;311、主动臂;312、从动臂;313、档位槽;314、倾斜部;32、脚蹬;33、绕线盘;331、棘轮;332、棘爪;34、拉索;35、发条弹簧;36、轴承;37、档位扣;4、换挡装置;41、降档把手;42、降档拉钩;43、降档弹簧;44、降档拉绳;45、升档把手;46、升档拉钩;47、升档弹簧;48、升档拉绳;49、C形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11,一种踏步自行车,包括车架1以及两镜像固定于所述车架1两侧中部的踏步传动装置3;所述车架1包括支撑架11、分别通过两转轴19与所述支撑架11转动连接的前轮12与后轮13以及固定于所述车架1两侧的限位踏板16;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包括V字形的双臂摇杆31、绕线盘33以及发条弹簧35;所述双臂摇杆31的开口朝向自行车的前轮12设置;所述双臂摇杆31从内至外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从动臂312和向下倾斜设置的主动臂311;所述从动臂312和所述主动臂311的连接端通过一轴承36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盘33内部中空且内部套设有能够使所述绕线盘33复位空转的棘轮机构;所述发条弹簧35和所述绕线盘33同轴套设于自行车的后轮13的转轴19外围;所述发条弹簧35的一端固定于后轮13的转轴19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上;一拉索34一端缠绕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外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臂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以及两镜像设置于所述车架(1)两侧的踏步传动装置(3);所述车架(1)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踏板(16);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包括V字形的双臂摇杆(31)、绕线盘(33)以及发条弹簧(35);所述双臂摇杆(31)的开口朝向自行车的前轮(12)设置;所述双臂摇杆(31)从内至外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从动臂(312)和向下倾斜设置的主动臂(311);所述从动臂(312)和所述主动臂(311)的连接端通过一轴承(36)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盘(33)内部中空且内部套设有能够使所述绕线盘(33)复位空转的棘轮机构;所述发条弹簧(35)和所述绕线盘(33)同轴套设于自行车的后轮(13)的转轴(19)外围;所述发条弹簧(35)的一端固定于后轮(13)的转轴(19)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上;一拉索(34)一端缠绕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外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臂(312)上;所述主动臂(311)末端与自行车的脚蹬(3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踏板(16)位于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下方且所述限位踏板(16)上开设有用于容纳下踩后的脚蹬(32)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以及两镜像设置于所述车架(1)两侧的踏步传动装置(3);所述车架(1)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踏板(16);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包括V字形的双臂摇杆(31)、绕线盘(33)以及发条弹簧(35);所述双臂摇杆(31)的开口朝向自行车的前轮(12)设置;所述双臂摇杆(31)从内至外包括向上倾斜设置的从动臂(312)和向下倾斜设置的主动臂(311);所述从动臂(312)和所述主动臂(311)的连接端通过一轴承(36)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盘(33)内部中空且内部套设有能够使所述绕线盘(33)复位空转的棘轮机构;所述发条弹簧(35)和所述绕线盘(33)同轴套设于自行车的后轮(13)的转轴(19)外围;所述发条弹簧(35)的一端固定于后轮(13)的转轴(19)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上;一拉索(34)一端缠绕固定于所述绕线盘(33)外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臂(312)上;所述主动臂(311)末端与自行车的脚蹬(3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踏板(16)位于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下方且所述限位踏板(16)上开设有用于容纳下踩后的脚蹬(32)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还包括换挡装置(4);所述换挡装置(4)包括若干均匀开设于所述从动臂(312)靠近前轮(12)一侧的档位槽(313);所述拉索(34)通过档位扣(37)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档位槽(3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传动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臂(312)前方且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8)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踏步自行车档位的升档机构和降档机构;所述降档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车架(1)一侧的降档把手(41),一降档弹簧(43)上端与所述支撑杆(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档位扣(37)上方且开口朝下的降档拉钩(42)固定连接,所述降档拉钩(42)另一端通过降档拉绳(44)与所述降档把手(41)缠绕固定;所述升档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车架(1)另一侧的升档把手(45),一升档弹簧(47)下端与所述支撑杆(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档位扣(37)下方且开口朝上的升档拉钩(46)固定连接,所述升档拉钩(46)另一端通过升档拉绳(48)与所述升档把手(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