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平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93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包括坐垫套主体和连接在坐垫套主体两侧的侧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有前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包括下层套和上层套;所述下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颗粒填充层、支撑透气网、透气导热层和亲肤层,所述支撑透气网为蜂窝状网形结构;所述上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涤纶层、丝棉层和毛绒层;所述下层套上表面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在亲肤层和透气导热层中,所述上层套下表面对应连接槽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材料为海绵,所述连接环下表面和连接槽底部通过魔术贴粘合,所述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均缝合连接在下层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坐垫套具有夏天透气、冬天不刺激等优点。

A Motorcycle Sea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坐垫套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坐垫套。
技术介绍
摩托车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摩托车中,坐垫是其非常重要组成部件,用以保证摩托车乘坐的舒适性,但由于现有摩托车的坐垫表面均为皮质,在夏天不透气,在冬天很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坐垫套,该坐垫套具有夏天透气、冬天不刺激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包括坐垫套主体和连接在坐垫套主体两侧的侧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有前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包括下层套和上层套。所述下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颗粒填充层、支撑透气网、透气导热层和亲肤层,所述支撑透气网为蜂窝状网形结构;所述上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涤纶层、丝棉层和毛绒层;所述下层套上表面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在亲肤层和透气导热层中,所述上层套下表面对应连接槽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材料为海绵,所述连接环下表面和连接槽底部通过魔术贴粘合,所述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均缝合连接在下层套上。上述结构中,将所述坐垫套主体置于摩托车的坐垫上,并通过所述侧连接带将是坐垫套主体固定好,若要设置油箱套还可通过所述前连接带连接油箱套,在夏天使用时,将所述上层套拆下,仅使用所述下层套即可,保证透气性,在冬天使用时,将所述上层套通过所述连接槽和连接环粘合在所述下层套上即可,操作简单,由于连接环和连接槽的设置,所述上层套不会轻易掉落,连接更紧固,上层套具有毛绒层,在寒冷情况下不会对乘坐者造成较大刺激性。乘坐更加舒适。优选的,还包括边套,所述边套环绕所述坐垫套主体设置,所述边套内环缝合连接在下层套的侧面上。在坐垫套主体外设置边套,提高了坐垫套的包裹范围,使用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边套设置在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的上方。将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设置在边套下方,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连接,同时可避免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影响边套的使用。优选的,所述边套上缝合有储物袋。储物袋的设置,提高了坐垫套的实用性。有益效果在于:1、在冬天使用时,将上层套通过连接槽和连接环粘合在下层套上即可,操作简单,由于连接环和连接槽的设置,上层套不会轻易掉落,连接更紧固,上层套具有毛绒层,在寒冷情况下不会对乘坐者造成较大刺激性。乘坐更加舒适;2、在坐垫套主体外设置边套,提高了坐垫套的包裹范围,使用效果更好;3、将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设置在边套下方,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连接,同时可避免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影响边套的使用;4、储物袋的设置,提高了坐垫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1、坐垫套主体;2、边套;3、侧连接带;4、前连接带;5、连接环;6、连接槽;7、颗粒填充层;8、支撑透气网;9、透气导热层;10、亲肤层;11、毛绒层;12、丝棉层;13、涤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包括坐垫套主体1和连接在坐垫套主体1两侧的侧连接带3,坐垫套主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有前连接带4,坐垫套主体1包括下层套和上层套。下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颗粒填充层7、支撑透气网8、透气导热层9和亲肤层10,支撑透气网8为蜂窝状网形结构;支撑效果更好,透气效果更好,上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涤纶层13、丝棉层12和毛绒层11;下层套上表面开有连接槽6,连接槽6开在亲肤层10和透气导热层9中,上层套下表面对应连接槽6设置有连接环5,连接环5材料为海绵,连接环5下表面和连接槽6底部通过魔术贴粘合,如此设置,在进行上层套的安装时不会轻易掉落,安装更稳固,侧连接带3和前连接带4均缝合连接在下层套上。上述结构中,将坐垫套主体1置于摩托车的坐垫上,并通过侧连接带3将是坐垫套主体1固定好,若要设置油箱套还可通过前连接带4连接油箱套,在夏天使用时,将上层套拆下,仅使用下层套即可,保证透气性,在冬天使用时,将上层套通过连接槽6和连接环5粘合在下层套上即可,操作简单,由于连接环5和连接槽6的设置,上层套不会轻易掉落,连接更紧固,上层套具有毛绒层11,在寒冷情况下不会对乘坐者造成较大刺激性。乘坐更加舒适。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边套2,边套2环绕坐垫套主体1设置,边套2内环缝合连接在下层套的侧面上。在坐垫套主体1外设置边套2,提高了坐垫套的包裹范围,使用效果更好。边套2设置在侧连接带3和前连接带4的上方。将侧连接带3和前连接带4设置在边套2下方,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连接,同时可避免侧连接带3和前连接带4影响边套2的使用。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边套2上缝合有储物袋。储物袋的设置,提高了坐垫套的实用性。实施例3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套主体和连接在坐垫套主体两侧的侧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有前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包括下层套和上层套;所述下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颗粒填充层、支撑透气网、透气导热层和亲肤层,所述支撑透气网为蜂窝状网形结构;所述上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涤纶层、丝棉层和毛绒层;所述下层套上表面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在亲肤层和透气导热层中,所述上层套下表面对应连接槽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材料为海绵,所述连接环下表面和连接槽底部通过魔术贴粘合,所述侧连接带和前连接带均缝合连接在下层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坐垫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套主体和连接在坐垫套主体两侧的侧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固连有前连接带,所述坐垫套主体包括下层套和上层套;所述下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颗粒填充层、支撑透气网、透气导热层和亲肤层,所述支撑透气网为蜂窝状网形结构;所述上层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缝合连接的涤纶层、丝棉层和毛绒层;所述下层套上表面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开在亲肤层和透气导热层中,所述上层套下表面对应连接槽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平
申请(专利权)人:曹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