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64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包括锁壳本体,以及设置于锁壳本体内的座椅锁,锁壳本体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下锁壳内设置有下壳固定件;所述下壳固定件包括下壳板、固定块,以及设置于下壳板顶部两侧的防脱装置,下壳板靠近座椅锁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段滑槽,两段滑槽内均设置有固定块;防脱装置包括其顶部设置的防脱夹与其底部设置的滑动块,防脱装置底部伸进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顶部伸出滑槽外并与座椅锁接触固定;固定块靠近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外表套接伸缩弹簧,其一端与固定块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块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锁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自然脱落现象,提高了锁壳连接的稳定性。

A Plastic Lock Shell for Automotive Sea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锁外壳
,尤指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很多家庭的日用品。然而,伴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事故中伤亡的人数也随之增长,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能是人们购置车辆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的安全性成为每一位购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汽车座椅属于安全件,座椅锁作为座椅的一部分,其可靠性能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安全,因此对座椅锁的要求也非常高。座椅锁壳是一种用于保护座椅锁的壳体结构,其一般包覆在座椅锁外,能有效的防止灰尘或其他脏污物对座椅锁的侵蚀影响。目前的座椅锁壳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有脱落的风险,或在多次晃动下,就会导致座椅锁壳从座椅锁脱落,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影响使用者对座椅锁的保养以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包括锁壳本体,以及设置于锁壳本体内的座椅锁,所述锁壳本体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下锁壳内设置有下壳固定件;所述下壳固定件包括下壳板、固定块,以及设置于下壳板顶部两侧的防脱装置,下壳板靠近座椅锁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段滑槽,两段滑槽内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防脱装置包括其顶部设置的防脱夹与其底部设置的滑动块,防脱装置底部伸进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顶部伸出滑槽外并与座椅锁接触固定;所述固定块靠近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外表套接伸缩弹簧,其一端与固定块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块固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壳板底部设置有下壳缓冲件,下壳缓冲件包括缓冲筒,缓冲筒底部固定在下锁壳的壳壁上,缓冲筒内设置有缓冲杆、缓冲弹簧与缓冲挡件,缓冲弹簧一端固接缓冲筒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缓冲挡件,缓冲挡件上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穿过缓冲筒并向筒外延伸,其顶端固接下壳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锁壳远离下锁壳的一面开设有与座椅锁相配合的镂空锁槽,座椅锁的锁顶板穿过镂空锁槽并伸出镂空锁槽外,锁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座椅锁止的锁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锁壳本体为塑料材质制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下壳固定件的设置,避免了套设在座椅锁外的锁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自然脱落现象,同时能够减轻锁壳在多次晃动下导致的脱落,提高了锁壳与座椅锁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便达到满足使用者更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锁壳本体;2、座椅锁;21、锁顶板;3、上锁壳;31、镂空锁槽;4、下锁壳;5、下壳固定件;51、下壳板;511、滑槽;52、固定块;53、防脱装置;531、防脱夹;532、滑动块;533、伸缩杆;534、伸缩弹簧;6、下壳缓冲件;61、缓冲筒;62、缓冲杆;63、缓冲弹簧;64、缓冲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包括锁壳本体1,以及设置于锁壳本体1内的座椅锁2,所述锁壳本体1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3与下锁壳4,下锁壳4内设置有下壳固定件5;所述下壳固定件5包括下壳板51、固定块52,以及设置于下壳板51顶部两侧的防脱装置53,下壳板51靠近座椅锁2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段滑槽511,两段滑槽511内均设置有固定块52;所述防脱装置53包括其顶部设置的防脱夹531与其底部设置的滑动块532,防脱装置53底部伸进滑槽511内并与滑槽511滑动连接,顶部伸出滑槽511外并与座椅锁2接触固定;所述固定块52靠近滑动块53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533,伸缩杆533外表套接伸缩弹簧534,其一端与固定块52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块532固接。下壳板51底部设置有下壳缓冲件6,下壳缓冲件6包括缓冲筒61,缓冲筒61底部固定在下锁壳4的壳壁上,缓冲筒61内设置有缓冲杆62、缓冲弹簧63与缓冲挡件64,缓冲弹簧63一端固接缓冲筒61内腔底部,另一端连接缓冲挡件64,缓冲挡件64上连接有缓冲杆62,缓冲杆62穿过缓冲筒61并向筒外延伸,其顶端固接下壳板51。上锁壳3远离下锁壳4的一面开设有与座椅锁2相配合的镂空锁槽31,座椅锁2的锁顶板21穿过镂空锁槽31并伸出镂空锁槽31外,锁顶板21上设置有用于座椅锁止的锁杆。锁壳本体1为塑料材质制成。工作原理:本技术的锁壳本体1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3与下锁壳4,上锁壳3远离下锁壳4的一面开设有与座椅锁2相配合的镂空锁槽31,在应用时,座椅锁2顶部的锁顶板21穿过镂空锁槽31并伸出镂空锁槽31外,通过挤压调节下壳板51顶部两侧防脱夹531,使防脱夹531底部的滑动块532沿滑槽511向远离座椅锁2的方向移动,滑动块532挤压其侧端设置的伸缩杆533以及伸缩杆533外套接的伸缩弹簧534,此时,下壳板51顶部两侧防脱夹531之间的距离增大,将需要保护的座椅锁2放入下锁壳4内的下壳板51上,由于伸缩弹簧534具有回复力,伸缩弹簧534推动滑动块532沿其挤压路线回复,两个防脱夹531之间距离缩小并对座椅锁2接触固定。本技术避免了套设在座椅锁2外的锁壳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自然脱落现象,通过下壳缓冲件6的设置,能够减轻锁壳在多次晃动下导致的脱落,提高了锁壳与座椅锁2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便达到满足使用者更好的使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本体(1),以及设置于锁壳本体(1)内的座椅锁(2),所述锁壳本体(1)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3)与下锁壳(4),下锁壳(4)内设置有下壳固定件(5);所述下壳固定件(5)包括下壳板(51)、固定块(52),以及设置于下壳板(51)顶部两侧的防脱装置(53),下壳板(51)靠近座椅锁(2)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段滑槽(511),两段滑槽(511)内均设置有固定块(52);所述防脱装置(53)包括其顶部设置的防脱夹(531)与其底部设置的滑动块(532),防脱装置(53)底部伸进滑槽(511)内并与滑槽(511)滑动连接,顶部伸出滑槽(511)外并与座椅锁(2)接触固定;所述固定块(52)靠近滑动块(53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533),伸缩杆(533)外表套接伸缩弹簧(534),其一端与固定块(52)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块(532)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的汽车座椅塑料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本体(1),以及设置于锁壳本体(1)内的座椅锁(2),所述锁壳本体(1)包括相互卡接的上锁壳(3)与下锁壳(4),下锁壳(4)内设置有下壳固定件(5);所述下壳固定件(5)包括下壳板(51)、固定块(52),以及设置于下壳板(51)顶部两侧的防脱装置(53),下壳板(51)靠近座椅锁(2)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段滑槽(511),两段滑槽(511)内均设置有固定块(52);所述防脱装置(53)包括其顶部设置的防脱夹(531)与其底部设置的滑动块(532),防脱装置(53)底部伸进滑槽(511)内并与滑槽(511)滑动连接,顶部伸出滑槽(511)外并与座椅锁(2)接触固定;所述固定块(52)靠近滑动块(532)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533),伸缩杆(533)外表套接伸缩弹簧(534),其一端与固定块(52)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块(532)固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菲新塑料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