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及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试验室制作领域中的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及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结构实验室中,反力墙与反力台座是进行伪静力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反力墙、反力台座如图1所示:该反力墙1与反力台座2上分布有多个阵列布置的加载孔11、21,反力台座水平设置,反力墙竖直设置,加载孔11、21是由钢管及设置于钢管两端的钢板制成的,钢板可以称为加载孔端板,并预埋于混凝土中。在设计要求中,预埋于反力墙1及反力台座2混凝土中的加载孔11、21单孔设计水平推力较大,为1000kN,且在两米范围内,任意两个加载孔中心间距离误差小于±1mm,同时要求反力墙上各加载孔的加载孔端板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反力墙及反力台座上预埋有几千个加载孔,且加载孔之间的孔距精度要求高,墙与台座的表面平整度及相互垂直度要求也高,因此施工难度较大。传统的施工方法是边测量边固定的方式,即测力一个加载孔的位置并固定后,再根据固定好的加载孔测量并固定下一个。这种施工方法,前一个加载孔的定位误差会累加到下一个,连续的累积误差,会使得施工精度越来越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加载孔单元,加载孔单元包括加载孔焊接支架,加载孔焊接支架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阵列布置的加载孔,各相邻加载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各加载孔两端的加载孔端板高度一致;第二步,固定反力台座的各加载孔单元,具体的是,先将其中一个加载孔单元的两端置于相邻两个台座基础墙上的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上,定义台座基础墙的厚度方向为X方向,长度方向为Y方向,通过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调整加载孔单元,调整加载孔单元整体水平,加载孔单元上的每排加载孔沿X方向布置,加载孔单元上的每列加载孔沿Y方向布置,将加载孔单元的加载孔焊接支架的底部与台座基础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加载孔单元,加载孔单元包括加载孔焊接支架,加载孔焊接支架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阵列布置的加载孔,各相邻加载孔之间的间距相同,各加载孔两端的加载孔端板高度一致;第二步,固定反力台座的各加载孔单元,具体的是,先将其中一个加载孔单元的两端置于相邻两个台座基础墙上的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上,定义台座基础墙的厚度方向为X方向,长度方向为Y方向,通过加载孔单元调整装置调整加载孔单元,调整加载孔单元整体水平,加载孔单元上的每排加载孔沿X方向布置,加载孔单元上的每列加载孔沿Y方向布置,将加载孔单元的加载孔焊接支架的底部与台座基础墙上预埋的加载孔焊接支架连接件焊接,采用同样方法对其它的加载孔单元固定,保证相邻两个加载孔单元的相邻两列和相邻两排加载孔之间的间距与同一个加载孔单元中相邻两列加载孔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三步,在最外侧加载孔单元的外围设置外围模板,在各加载孔的底部设置下侧模板,其中下侧模板通过下侧模板下侧的支腿支撑,下侧模板与加载孔单元的加载孔的下侧加载孔端板接触;第四步,在下侧模板和外围模板围成的模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灌注混凝土的过程分为两次,第一次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的灌注高度低于加载孔单元的加载孔的上侧加载孔端板,振实混凝土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灌注,第二次混凝土灌注时,人工手动将混凝土填充于加载孔的上侧加载孔端板之下,保证加载孔的上侧加载孔端板之下无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加载孔的下侧均正对设置有所述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台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通过加载孔单元焊接工装制作加载孔单元,加载孔单元焊接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工装支架上设置有底部支座和与底部支座相对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启铿,许丕元,杨正华,宋海威,范量,刘恺,弋学亮,秦守婉,刘强,张斌,武书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