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827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与方法,用于对钢轨组装扣件系统进行动态力学行为检测与疲劳性能检测,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竖向立柱、激振器、作动头、过渡滑块、舌板、辅梁、箱体及上部横梁,竖向立柱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辅梁与上部横梁分别连接在竖向立柱上,箱体位于辅梁与上部横梁之间,箱体用于固定轨枕,激振器固定在底板上,激振器的作动头与过渡滑块连接,过渡滑块用于支撑钢轨的轨头,舌板用于实现钢轨的轨头与过渡滑块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试验中,充分考虑车速、轴重、轨道结构、线路线形、轨面状态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实现宽频带激励、多工况检测,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A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of Rail Assembly Fasten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公路运输愈发引发环境污染、土地占用、能源消耗、运输费用及运输安全等成本效应,我国交通运输战略逐步转变为“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模式。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和空中交通相比,具有土地及空间占用率低、运输量大、运行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舒适性和准点率高等优点,因此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在经历黄金发展期。轨道系统作为轨道车辆的直接承载结构,在结构稳定方面要求具有绝对可靠性,钢轨与轨枕之间的扣件系统是起到联接作用的关键部件。扣件系统承受并传递轮轨纵向、横向及垂向力,其中高分子元件给轨道结构尤其是轨下提供弹性,对轮轨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对振动能量的传递起到隔离或消耗作用。扣件弹条通过自身的拉压、弯曲及扭转组合形变对钢轨施加扣压力,在一定弹程范围内可调整轨道几何形位,保证钢轨与轨枕的相对位置固定,保障行车安全。目前,扣件系统的主要病害有:弹性垫板发生疲劳破坏或产生永久变形、螺栓松动、预埋套管断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对钢轨组装扣件系统进行动态力学行为检测与疲劳性能检测,所述钢轨组装扣件系统包括钢轨(6)、轨枕(13)及连接在钢轨(6)与轨枕(13)之间的扣压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竖向立柱(2)、激振器(3)、作动头(4)、过渡滑块(5)、舌板(7)、辅梁(10)、箱体(12)及上部横梁(14),所述竖向立柱(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辅梁(10)与上部横梁(14)分别连接在竖向立柱(2)上,所述箱体(12)位于辅梁(10)与上部横梁(14)之间,所述箱体(12)用于固定轨枕(13),所述激振器(3)固定在底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对钢轨组装扣件系统进行动态力学行为检测与疲劳性能检测,所述钢轨组装扣件系统包括钢轨(6)、轨枕(13)及连接在钢轨(6)与轨枕(13)之间的扣压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竖向立柱(2)、激振器(3)、作动头(4)、过渡滑块(5)、舌板(7)、辅梁(10)、箱体(12)及上部横梁(14),所述竖向立柱(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辅梁(10)与上部横梁(14)分别连接在竖向立柱(2)上,所述箱体(12)位于辅梁(10)与上部横梁(14)之间,所述箱体(12)用于固定轨枕(13),所述激振器(3)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激振器(3)的作动头(4)与过渡滑块(5)连接,所述过渡滑块(5)用于支撑钢轨(6)的轨头,所述舌板(7)用于实现钢轨(6)的轨头与过渡滑块(5)之间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2)为抽屉式结构,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可由侧向箱门抽出并完成更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滑块(5)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钢轨(6)轨头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槽底几何形状与钢轨(6)轨头顶面一致,所述凹型槽两侧设置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7)与钢轨(6)轨头下颚几何形状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组装扣件系统的动态和疲劳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滑块(5)和舌板(7)通过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母(8)对钢轨(6)轨顶进行固定连接,可实现钢轨在给定初始平衡位置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朱唯丰涂田刚赵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