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传感器模组及高温路面施工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79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4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车身传感器模组及高温路面施工车辆,其中该车身传感器模组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半导体致冷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第一导流模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所述第一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的空气导流至所述传感器模块。通过将传感器模块和半导体致冷模块集成在一壳体的安装空间内,第一导流模块可以将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被冷却的空气导流至传感器模块,有效降低传感器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满足高温路面施工车辆的应用需要,且设计方案简单,成本较低。

Body Sensor Module and High Temperature Road Constructio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传感器模组及高温路面施工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传感器模组以及应用该车身传感器模组的高温路面施工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基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内外各基建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改革创新的背景下,传统的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将会逐渐被智能自动驾驶施工机器人所取代。户外施工机器人通过集成在车身的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无人驾驶车辆感知周围环境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经济可靠,应用最广的是单线或者多线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能通过绘制环境点云来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因此可以说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施工机器人必备的传感器。在沥青等道路的施工中,沥青的摊铺温度通常在135℃至170℃之间,市面上通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上限低于60℃,由于激光雷达传感器本身技术及成本的限制,无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温度的上限,而这类光电电子元件对环境温度都十分敏感。传统的电子元件降温通常采用强迫通风的方式,不满足高温施工场景的需要,如何提供一种适应高温施工场景的车身传感器模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传感器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传感器模组不满足高温施工场景需要的问题,该车身传感器模组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半导体致冷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第一导流模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所述第一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的空气导流至所述传感器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模块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的第一气流驱动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连接的若干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气流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配合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热端还设置有第二导流模块,所述第二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热端的空气导流至远离所述传感器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模块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热端贴合的第二导热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导热件连接的第二气流驱动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热端贴合的第二导热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导热板连接的若干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气流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配合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容置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第一安装区域以及容置所述传感器模块的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的空气导流至所述第二安装区域。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供所述传感器模块的探测信号穿过的开口部,和/或所述传感器模块为激光雷达。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温路面施工车辆,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模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传感器模组通过所述高温路面施工车辆的车载逆变器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传感器模块和半导体致冷模块集成在一壳体的安装空间内,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设置第一导流模块,将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被冷却的空气导流至传感器模块,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满足高温路面施工车辆的应用需要,且设计方案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车身传感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介绍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身传感器模组100。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身传感器模组100包括壳体10、半导体致冷模块40、传感器模块30以及第一导流模块50。壳体10内形成有安装空间20,半导体致冷模块40和传感器模块30容置于该安装空间20内,这样壳体10可以阻挡外界的水汽和灰尘等对传感器模块30的影响,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开设有可供传感器模块30的探测信号穿过的开口部101。在一些替换的实施例中,壳体10上的这些开口部101还可以例如配合安装有透光部件,以起到更好的壳体10的密封作用。开口部101的形状可以根据传感器模块30的具体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是开设在壳体10上的一窗口或者狭槽等。半导体致冷模块40通常包括若干个彼此间隔串联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以图2示为例,当电流通过时,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向下移动,在下端与电源的正电荷聚合放热,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在电场作用下向下移动,在下端与电源的负电荷聚合放热;同时,电子与空穴在上端分离,分离时吸收热量。如此,半导体致冷模块40具有了一个冷端以及与冷端相对的热端。第一导流模块50设置在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冷端(未标示),且该第一导流模块50被设置为将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的空气导流至传感器模块30。这样,在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导流模块50可以源源不断地利用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较低温度的空气对传感器模块30进行冷却,降低传感器模块30工作环境的温度。一实施例中,安装空间20包括容置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第一安装区域201以及容置传感器模块30的第二安装区域202,第一导流模块50被设置为将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的空气导流至第二安装区域202。第一安装区域201和第二安装区域202彼此联通,第二安装区域202与传感器模块30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一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30所需的第二安装区域202的空间相对第一安装区域201较小,通过第一导流模块50将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的空气导流至第二安装区域202可以保证传感器模块30周围空气被更为高效地冷却,提高车身传感器模组100对高温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模块50包括与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件51以及与第一导热件51连接的第一气流驱动装置52。第一导热件51包括与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板511以及与第一导热板511连接的若干第一散热鳍片512,第一气流驱动装置52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12配合设置。第一导热件51用于更好地传导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的热量,第一导热板511和半导体致冷模块40冷端之间可以例如是通过硅脂等导热连接剂连接,以提高导热效率,第一散热鳍片512彼此相邻排布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热件51的导热效果。第一导热件51可以是例如采用铝材进行制作。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模块50是一安装在壳体10安装空间20内的风扇,该风扇的进风端邻近第一导热件51的第一散热鳍片512,出风端面向传感器模块30。一实施例中,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热端还设置有第二导流模块60,第二导流模块60被设置为将半导体致冷模块40热端的空气导流至远离传感器模块30。通过第二导流模块60带走半导体致冷模块40热端的热量,可以保证半导体致冷模块40致冷功能的高效性。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模块60包括与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热端贴合的第二导热件61以及与第二导热件61连接的第二气流驱动装置62。第二导热件61包括与半导体致冷模块40的热端贴合的第二导热板611以及与第二导热板611连接的若干第二散热鳍片612,第二气流驱动装置62与所述第二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半导体致冷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第一导流模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所述第一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的空气导流至所述传感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半导体致冷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第一导流模块,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所述第一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冷端的空气导流至所述传感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模块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的第一气流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冷端贴合的第一导热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连接的若干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气流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的热端还设置有第二导流模块,所述第二导流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热端的空气导流至远离所述传感器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模块包括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峰陈国良郑辉冯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