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6712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该循环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转接管路及插接结构,室外机和室内机均设置插座或插头,转接管路一端设置有与室外机的插座或插头相适配的插头或插座,转接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室内机的插座或插头相适配的插头或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之间设置有多组插接结构,每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设置于插座或插头副插接部设置于插头或插座。通过采用插接型的操作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占用室内空间、整机拆卸不便的问题。

A Water Circul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接头与管道连接安装和暖通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管路连接是一种最常用的流体系统管道安装工作,目前常用的管道连接主要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各种管道连接器结构连接等,现有公知的管道连接器结构和专利技术,均是针对单管的对接结构,即使是多管连接器结构,也只是一种三通四通和五通等支管模式,管道连接仍是单管直连的对接连接。目前的单管直连的对接连接,就类似电线的人工单线裸线缠绕连接,电线需要经过剥皮露出裸线——裸线缠绕——绝缘胶带包覆裸线等过程,相较于被广泛使用的两芯和三芯电插座插头结构,人工单线裸线缠绕连接方式对电路连接的安全性和标准化与便利性是存在很多不足的,电线的插座式连接结构因此应运而生并成为现实中设备取电的主要连接模式。管路的单通道快速连接技术,与法兰和螺纹连接相比,在简化管路连接难度和使用便利性方面是一种技术进步,人们使用中也可以通过逐个单通道的个性化连接实现多通道的选择性连接安装。但很多工程中,流体的流出和流入是同步完成的,例如流体作为冷热能源载体或者溶剂的传质载体,通过闭路循环流动去实现其作为工质的输送功能,这样的系统管道安装就需要同步完成流体的双通路或多通道管路并行连接,实现流体的闭环循环。并行多通道管路安装,为保证流体按指定流向流动,需要安装者学会辨识管道的功能,通过管路辨识——单管正确对接安装——管道固定等几个复杂的专业安装过程才能实现,对于非专业管道安装人员,多通道并行管道连接,开发一种标准化、高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的多通道管路插接器,就好像电线的插座式连接一样,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水循环空调系统为例,系统内部流动的循环水是作为冷热能源载体在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的制冷制热系统内循环流动,现有的单管连接方式,要求室外机与室内机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是一种全固定式安装模式。通常,空调系统可以采用水循环方式,由循环水为冷(热)的能源载体,利用水泵将循环水输送到室内的风机盘管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能够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采用水循环方式,室外机和室内风机由于需要提前安装固定,存在占用室内空间、整机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通过采用插接型的快速连接的操作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占用室内空间、整机拆卸不便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如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转接管路及所述插接结构,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均设置插座或插头,所述转接管路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外机的所述插座或插头相适配的插头或插座,所述转接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内机的所述插座或插头相适配的插头或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之间设置有多组插接结构,每组所述插接结构均包括主插接部和副插接部,每组插接结构的所述主插接部设置于所述插座或插头,每组插接结构的所述副插接部设置于所述插头或插座。作为优选,所述主插接部和所述副插接部均设有中空结构的内腔,所述主插接部能够伸入所述副插接部的所述内腔中并在所述副插接部内移动,使所述主插接部的内腔与所述副插接部的内腔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副插接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底座、第一密封头以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密封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抵压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密封头之间;所述主插接部能够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内,并按压所述第一密封头和所述第一弹簧,使第一密封头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移动。作为优选,所述主插接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底座、第二密封头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密封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弹簧抵压于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密封头之间;所述主插接部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密封头能够部分地伸入所述副插接部的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密封头按压所述第一密封头和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第一密封头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移动,所述第二密封头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台阶;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弹簧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密封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另一端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密封头一端抵压于所述台阶。第一密封头在第一弹簧的压紧力作用下,第一密封头抵压台阶,确保了副插接部的自密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伸入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密封头设置有顶块,所述第二密封头设置有与所述顶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顶块能够部分伸入所述凹槽,使第二密封头抵压于第一密封头。通过将第一密封头的顶块部分伸入第二密封头的凹槽,第二密封头向下抵压第一密封头,第一密封头远离台阶,实现了副插接部的导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密封头的一端设置卡台,所述卡台能够抵压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密封头的一端。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卡台,且卡台能够抵压于第一壳体,对主插接部向下插接的最大距离进行了限位。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头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连通孔,当所述第二密封头及所述第一密封头一起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移动,第二密封头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移动时,所述主插接部的所述内腔能够通过连通孔与所述副插接部的所述内腔连通。顶块伸入凹槽内,且第二密封头向下抵压第将一密封头,由于第二弹簧的压紧作用,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二密封头向下移动,将第二壳体靠近第二密封头的一端设置的连通孔露出,实现主插接部的内腔与副插接部的内腔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插座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第第一连接孔,所述插头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座设置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底座设置第二中心孔,且所述第一中心孔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中心孔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或第一连接孔。用于插座与副插接部的连通,以及插头与主插接部的连通,同时室外机和室内机均设置插座和或插头,进而实现通过转接管路将室外机与室内机导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插接型的快速连接的操作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占用室内空间、整机拆卸不便的问题。同时,采用插接型的快速连接的操作方式,通用型强,使用简便,便于应用推广。2)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采用插接结构,根据用户使用需要,利用转接管路,可以快速将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循环管路连接导通。在不需要使用时,室内机可以快速从转接管路上拆卸后搬离,节省了室内空间,同时避免连接管路成为卫生清理的死角,易于室内空间美化。另外,连接管路可以拆卸、收纳,避免了现有技术连接管路在寒冷气温下容易冻裂的情况。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将室内机、室外机以及连接管路插接连接,提高了空调的使用便利性,且便于整个空调系统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未插入副插接部的自密封状态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插入副插接部未导通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插入副插接部导通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插座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循环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3)及转接管路(2),所述室外机(1)和所述室内机(3)均设置插座(16)或插头(21),所述转接管路(2)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外机(1)的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相适配的插头(21)或插座(16),所述转接管路(2)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内机(3)的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相适配的插头(21)或插座(16);所述插座(16)与所述插头(21)之间设置有多组插接结构,每组所述插接结构均包括主插接部(161)和副插接部(211),每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161)设置于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每组插接结构的副插接部(211)设置于所述插头(21)或插座(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3)及转接管路(2),所述室外机(1)和所述室内机(3)均设置插座(16)或插头(21),所述转接管路(2)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外机(1)的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相适配的插头(21)或插座(16),所述转接管路(2)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室内机(3)的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相适配的插头(21)或插座(16);所述插座(16)与所述插头(21)之间设置有多组插接结构,每组所述插接结构均包括主插接部(161)和副插接部(211),每组插接结构的主插接部(161)设置于所述插座(16)或插头(21),每组插接结构的副插接部(211)设置于所述插头(21)或插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接部(161)和所述副插接部(211)均设有中空结构的内腔,所述主插接部(161)能够伸入所述副插接部(211)的所述内腔中并在所述副插接部(211)内移动,使所述主插接部(161)的内腔与所述副插接部(211)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插接部(211)包括第一壳体(2112)、第一底座(2111)、第一密封头(2114)以及第一弹簧(2113),所述第一底座(2111)和所述第一密封头(211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12)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2113)抵压于所述第一底座(2111)和所述第一密封头(2114)之间;所述主插接部(161)能够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壳体(2112)内,并按压所述第一密封头(2114)和所述第一弹簧(2113),使第一密封头(2114)在所述第一壳体(2112)内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循环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插接部(161)包括第二壳体(1612)、第二底座(1611)、第二密封头(1614)以及第二弹簧(1613),所述第二底座(1611)和所述第二密封头(161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612)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弹簧(2113)抵压于所述第二底座(1611)和所述第二密封头(1614)之间;所述第二壳体(1612)与第二密封头(1614)能够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壳体(2112)内,所述第二密封头(1614)按压所述第一密封头(2114)和所述第一弹簧(2113),使所述第一密封头(2114)在所述第一壳体(2112)内移动,所述第二密封头(1614)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怀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