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6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焰燃气燃烧器,包括具有外环混气室的基座和具有外环火盖的火盖,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火盖本体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的顶壁,并形成有混气腔,且顶壁上设置有出火孔,顶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设的出火凹槽,各出火凹槽均沿顶壁宽度方向内外贯穿设置,而内环壁上于上述出火凹槽相对处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各出火凹槽的内侧端口连通,且安装口上盖设有能盖封该安装口的出火盖,而该出火盖的上端盖封在各出火凹槽上,出火盖与各出火凹槽分别围设形成上述出火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出火孔为分体结构,从而方便出火孔的清洁,即清洁时,只需将出火盖拿起,即可方便地清洗出火孔,有效避免溢液堵塞出火孔而影响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的火盖上设置有主火孔,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混气腔混合后经出火孔流出,被点燃而形成燃烧火焰。现有的外环火盖的主火孔一般为闭合的圆孔,如专利号为ZL201420826134.4(授权公告号为CN20451348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燃烧器结构,该种主火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溢液时,若溢液进入主火孔中,由于溢液一般具有粘滞性,因此会附着在主火孔的内壁上,从而导致主火孔堵塞,给主火孔的清理带来了难度。此外,燃气燃烧器要保证高效且正常的燃烧,一般均需要对主火进行稳焰。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主火孔旁穿插小孔或者用槽缝结构结合小孔的方式来进行稳焰。例如:申请号为201310196943.1(公布号为CN1041803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引射混合器、外火引射喷嘴、内火引射喷嘴、气流分配室、外燃烧器头部,和内燃烧器头部,外燃烧器头部设置为内外双锥面,内外锥面的顶点同位于外燃烧器头部圆环水平位置的最高点,外燃烧器头部上设置有数量相等的条状外圈主火槽和外圈稳焰槽,内燃烧器头部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内主火孔和内稳焰孔。这种稳焰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采用小孔结构来稳焰会导致啸叫或稳焰不良;(2)溢液堵塞小孔后难以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清洁的燃气燃烧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稳焰效果好的燃气燃烧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啸叫的燃气燃烧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该基座上的火盖,该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向上开口的外环混气室,所述火盖包括盖设在该外环混气室上的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沿周向连接在该内、外环壁的顶缘之间的顶壁,该内环壁、外环壁以及顶壁围设形成混气腔,且上述顶壁上设置有与上述混气腔连通的出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设的出火凹槽,各出火凹槽均沿顶壁宽度方向内外贯穿设置,而所述内环壁上于上述出火凹槽相对处开设有安装口,该安装口与各出火凹槽的内侧端口连通,且该安装口上盖设有能盖封该安装口的出火盖,而该出火盖的上端盖封在各出火凹槽上,且该出火盖与各出火凹槽分别围设形成上述出火孔。作为优选,所述出火孔包括主火孔和辅助火孔,所述出火凹槽包括间隔均设的第一出火凹槽和第二出火凹槽,其中第一出火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而第二出火凹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上述出火盖分别盖设在上述第一出火凹槽和第二出火凹槽而分别形成上述孔道横截面呈方向的主火孔和孔道横截面呈倒T形的辅助火孔。由上可见,上述各出火凹槽均呈方形,而方形凹槽方便清洁,且主火孔与辅助火孔间隔设置,能起到较好的稳焰效果,并且倒T型的辅助火孔设计除能进一步优化稳焰效果外,还能起到在出火的作用,同时也能降低烟气。作为优选,所述顶壁的顶面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搭置平台,上述各出火凹槽分别设置该搭置平台上,所述出火盖的外形与其所在的内环壁部分相匹配,上述安装口的上侧缘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与上述搭置平台相匹配的搭置凸缘,而其下侧缘上向下凹陷而形成搭置凹槽,各出火盖的下侧缘与对应的搭置凹槽相匹配并嵌装在该搭置凹槽中。这样能使出火盖稳固地盖设在安装口上,并能与各出火凹槽很好地配合形成出火孔。作为优选,所述火盖本体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由其顶壁向下凹陷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均连通火盖本体的内外侧,且相邻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之间形成出火凸台,所述出火孔仅开设在该出火凸台上,并且沿周向均设在各出火凸台的顶壁部分,所述安装口与该出火凸台一一对应并开设在与该出火凸台对应的内侧壁处,所述出火盖与该安装口一一对应并分别盖设在对应的安装口上。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均呈螺旋形,并以火盖本体的中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布置在火盖本体上。从而能使空气在该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处形成涡旋,进而能将更多的空气导入火盖本体的内侧,进而为内环火盖上火焰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火凸台也螺旋形,并且也以上述火盖本体的中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布置在火盖本体上,各所述出火孔的出火方向与其所在处的螺旋方向一致。即各出火孔的孔道均呈倾斜状,这样能使各出火孔具有较好的自稳焰效果,而且各出火孔的孔道的实际截面积小,有助于提高燃烧效果。作为优选,各所述各出火凸台的顶壁部分的外侧缘沿其长度方向向下倾斜而形成出火斜面,所述主火孔和辅助火孔的出火口均位于该出火斜面上,各出火口均沿出火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且主火孔的出火口的长度长于辅助火孔的出火口长度,从而在出火斜面上形成一大一小的燃烧火焰,进而能更好地起到稳焰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外环混气室中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稳焰凹槽,所述火盖本体上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稳焰凹槽,该第一稳焰凹槽和第二稳焰凹槽上下相对且两者的内腔能拼合成封闭的稳焰腔,所述出火孔下方开设有沿出火孔布设方向延伸的并与出火孔上下相对的稳焰槽,该稳通槽与上述稳焰腔连通,而上述稳焰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混气腔连通的稳焰进气口。通过设置该稳焰腔能有效减小稳焰槽处的出气速度,进而能使稳焰槽更好地发挥稳焰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稳焰槽处的爆鸣,并且,该稳焰腔由第一稳焰凹槽和第二稳焰凹槽上下拼合而成,即该稳焰腔为分体结构,从而方便对该稳焰腔进行清洁。作为优选,所述稳焰槽连通至稳焰腔而在稳焰腔的上部腔壁上形成稳焰出气口,而上述稳焰进气口开设在稳焰腔的下部腔壁上,并且稳焰出气口与稳焰进气口分别开设在稳焰腔的相对腔壁上。通过如此设置上述稳焰进气口和稳焰出气口,可进一步减小稳焰出气口的出气速度,并且可使进入稳焰腔中的混合气体在稳焰腔中充分的碰撞(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及气体分子与稳焰腔的碰撞)、混合,从而使得该混合气体进一步混合,从而能提高稳焰槽处的燃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稳焰凹槽开设在外环混气室的侧壁的顶缘上,且该第一稳焰凹槽的内侧槽壁的顶缘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进气凹槽;所述火盖本体还包括中间环壁,该中间环壁设置在内、外环壁之间且其顶缘延伸至顶壁的底面,该中间环壁与外环壁以及顶壁之间围成上述第二稳焰凹槽,且该中间环壁的底缘与上述第一稳焰凹槽的内侧槽壁的顶缘相抵并形成上述稳焰进气口。这样可通过调节该稳焰进气口的数量以及大小来调节稳焰腔的进气量,进而调节稳焰槽处的出气量,进而保证最优的稳焰效果以及燃烧器最佳的性能。此外,稳焰腔由第一稳焰凹槽和第二稳焰凹槽上下拼合而成也方便对稳焰腔进行清洁。所述稳焰腔于上述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对应处分别设置稳焰分隔块,从而将稳焰腔分别为与上述出火凸台一一对应的独立的稳焰分腔,而各出火凸台上的稳焰槽沿其长度分别贯穿其所在的顶壁部分或外环壁部分而与对应的稳焰分腔相通;对应地,上述混气腔于上述二次空气补充缺口对应处分别设置混气分隔块,从而将混气腔分隔为与上述出火凸台一一对应的独立的混气分腔,而各出火凸台上的出火孔分别与对应的混气分腔连通。通过分别设置上述稳焰分腔和混气分腔,能使稳焰槽和出火孔处的出气更加平稳,从而有利于稳焰槽和出火孔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该基座(1)上的火盖,该基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向上开口的外环混气室(10),所述火盖包括盖设在该外环混气室(10)上的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包括外环壁(21)、内环壁(22)以及沿周向连接在该内、外环壁(22,21)的顶缘之间的顶壁(23),该内环壁(22)、外环壁(21)以及顶壁(23)围设形成混气腔(5),且上述顶壁(23)上设置有与上述混气腔(5)连通的出火孔(2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3)的顶面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设的出火凹槽,各出火凹槽均沿顶壁(23)宽度方向内外贯穿设置,而所述内环壁(22)上于上述出火凹槽相对处开设有安装口(6),该安装口(6)与各出火凹槽的内侧端口连通,且该安装口(6)上盖设有能盖封该安装口(6)的出火盖(221),而该出火盖(221)的上端盖封在各出火凹槽上,且该出火盖(221)与各出火凹槽分别围设形成上述出火孔(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该基座(1)上的火盖,该基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向上开口的外环混气室(10),所述火盖包括盖设在该外环混气室(10)上的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包括外环壁(21)、内环壁(22)以及沿周向连接在该内、外环壁(22,21)的顶缘之间的顶壁(23),该内环壁(22)、外环壁(21)以及顶壁(23)围设形成混气腔(5),且上述顶壁(23)上设置有与上述混气腔(5)连通的出火孔(2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3)的顶面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设的出火凹槽,各出火凹槽均沿顶壁(23)宽度方向内外贯穿设置,而所述内环壁(22)上于上述出火凹槽相对处开设有安装口(6),该安装口(6)与各出火凹槽的内侧端口连通,且该安装口(6)上盖设有能盖封该安装口(6)的出火盖(221),而该出火盖(221)的上端盖封在各出火凹槽上,且该出火盖(221)与各出火凹槽分别围设形成上述出火孔(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20)包括主火孔(201)和辅助火孔(202),所述出火凹槽包括间隔均设的第一出火凹槽(201a)和第二出火凹槽(202a),其中第一出火凹槽(201a)的横截面呈方形,而第二出火凹槽(202a)的横截面呈倒T形,上述出火盖(221)分别盖设在上述第一出火凹槽(201a)和第二出火凹槽(202a)而分别形成上述孔道横截面呈方向的主火孔(201)和孔道横截面呈倒T形的辅助火孔(20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3)的顶面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搭置平台(231),上述各出火凹槽分别设置该搭置平台(231)上,所述出火盖(221)的外形与其所在的内环壁(22)部分相匹配,上述安装口(6)的上侧缘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与上述搭置平台(231)相匹配的搭置凸缘(221b),而其下侧缘上向下凹陷而形成搭置凹槽(61),各出火盖(221)的下侧缘与对应的搭置凹槽(61)相匹配并嵌装在该搭置凹槽(61)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2)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由其顶壁(23)向下凹陷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25),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25)均连通火盖本体(2)的内外侧,且相邻的二次空气补充缺口(25)之间形成出火凸台(26),所述出火孔(20)仅开设在该出火凸台(26)上,并且沿周向均设在各出火凸台(26)的顶壁(23)部分,所述安装口与该出火凸台(26)一一对应并开设在与该出火凸台(26)对应的内侧壁处,所述出火盖(221)与该安装口(6)一一对应并分别盖设在对应的安装口(6)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二次空气补充缺口(25)均呈螺旋形,并以火盖本体(2)的中心为中心呈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