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8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刀具,包括刀柄及设于刀柄一端的刀体,刀体包括与刀柄连接的螺旋刀部和与螺旋刀部连接的钻头部,钻头部设于刀体的端部,用于定位和开孔;螺旋刀部包括第一铰刀部和第二铰刀部,用于扩孔和精修孔壁;第一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一刀刃;第二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二刀刃;每个第二刀刃的内侧形成有高光刃。上述复合刀具,采用钻头和铰刀一体,在对3C产品加工过程中,不需换刀,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复合刀具的第二铰刀部设置有高光刃,可以对开孔的孔壁精修,提高孔壁的光洁度。

Composite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刀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加工3C产品开孔的复合刀具。
技术介绍
3C产品通常指的是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随身听、电子辞典、影音播放之硬件设备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等。一般对3C产品进行开孔加工过程需要两把刀具,先使用钻头进行开孔,再使用铰刀对其孔壁进行精修,以达到工艺要求。但是在铰刀进行精修时,其位置会发生偏移,造成孔壁内侧粗糙度差;进一步地,为达到工艺要求,频繁更换刀具对孔加工,使形成孔的倒角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钻头和铰刀一体的复合刀具对3C产品进行开孔加工,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刀具,包括刀柄及设于所述刀柄一端的刀体,所述刀体包括与所述刀柄连接的螺旋刀部和与所述螺旋刀部连接的钻头部,所述钻头部设于所述刀体的端部,用于定位和开孔;其中所述螺旋刀部包括第一铰刀部和第二铰刀部,用于扩孔和精修孔壁;所述第一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一刀刃;所述第二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二刀刃;每个所述第二刀刃的外侧形成有高光刃;朝向所述第二刀刃的旋转方向,所述高光刃沿所述第二刀刃的内侧边缘纵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刃所在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刀刃所在圆周面的直径;每个所述第二刀刃靠近所述第一刀刃的端部设有台阶切削面。优选地,所述台阶切削面从根部向所述刀柄方向呈40~50°倾斜延伸。优选地,所述钻头部包括切削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切削部的中部且向外凸出。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刃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刀刃的数量。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的数量为2~3个;所述第二刀刃的数量为2~5个。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间形成第一容屑槽;所述第二刀刃间形成第二容屑槽;所述第一容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屑槽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复合刀具的材质为钨钢。上述复合刀具,采用钻头和铰刀一体,在对3C产品加工过程中,不需换刀,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复合刀具的第二铰刀部设置有高光刃,可以对开孔的孔壁精修,提高孔壁的光洁度。另外,上述复合刀具中,台阶切削面从根部向刀柄方向呈40~50°倾斜延伸,形成导向部位,避免在开孔旋转过程中旋转刀部对孔的倒角进行破坏,造成倒角部均匀,影响开孔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复合刀具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复合刀具的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复合刀具的刀体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刀具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复合刀具10刀柄100刀体200螺旋刀部210钻头部220切削部221定位部222第一铰刀部211第二铰刀部212第一刀刃2111第一容屑槽2112第二刀刃2121第二容屑槽2122高光刃2123台阶切削面2124夹角θ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刀具10,该复合刀具10将现有的钻头和铰刀合二为一,避免加工过程中换刀频繁,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地,该复合刀具10包括刀柄100及设于刀柄100一端的刀体200,刀体200包括与刀柄100连接的螺旋刀部210和与螺旋刀部210连接的钻头部220,钻头部220设于刀体200的端部,用于对开孔的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地,螺旋刀部210包括第一铰刀部211和第二铰刀部212,分别用于扩孔和精修孔壁。第一铰刀部211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一刀刃2111,主要用于快速扩孔;第二铰刀部212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二刀刃2121,每个第二刀刃2121的内侧形成有高光刃2123,即,第二刀刃2121与孔内壁的接触面设有高光刃2123,主要用于对孔壁进行精修。进一步地,高光刃2123不是全部分布于第二刀刃2121与孔内部的接触面上,而是顺着第二刀刃2121的螺旋方向,高光刃2123沿第二刀刃2121的旋转方向的内侧前端边缘纵向延伸,呈条状分布。因为在刀具加工过程中,高光刃2123的加工条件相对严格,高光刃2123的面积越大,加工难度越大。在本实施例中,高光刃2123分布于第二刀刃2121呈条状分布于高光刃2123的外侧,在第二刀刃2121旋转过程中,孔内壁起初接触第二刀刃2121的部位形成高光刃2123,同样可以达到精修内壁的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加工刀具的难度。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刀刃2121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刀刃2111的数量,其中,第一刀刃2111的数量为2~3个;第二刀刃2121的数量为2~5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刀刃2111和第二刀刃2121的数量相同,优选数量为2个。第一刀刃2111间形成第一容屑槽2112;第二刀刃2121间形成第二容屑槽2122;第一容屑槽2112的宽度大于第二容屑槽2122的宽度。第一刀刃2111为两个,其间形成的第一容屑槽2112的容屑空间较大,在第一铰刀部211进行开孔时,可以快速排出容屑,防止容屑粘连,影响开孔的速度和精度。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刀刃2121的螺旋频率比第一刀刃2111的螺旋频率高,造成第二刀刃2121的螺旋次数多,第二容屑槽2122的宽度小于第一容屑槽2112的宽度,第二刀刃2121间形成的第二容屑槽2122的容屑空间较小,但是由于第二刀刃2121的螺旋次数较多,第二刀刃2121上设有高光刃2123,因此第二刀刃的螺旋次数决定高光刃2123精修孔内壁的次数,高光刃2123精修孔内壁次数越多,孔内壁可以快速达到产品设定的精修度,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3所示,钻头部220包括切削部221和定位部222,定位部222位于切削部221的中部且向外凸出,定位部222为钻头部220中心的凸出的一点,可以准确定位开孔位置,提高定位精准度。另外,切削部221可以初步进行快速开孔,防止复合刀具10在工作中,钻孔速度慢引起钻孔位置定位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二刀刃2121所在圆周面的直径比第一刀刃2111所在圆周面的直径大;每个第二刀刃靠近第一刀刃2111的端部设有台阶切削面2124。第一刀刃2111开孔后,会留一部分余量,这部分余量为第二刀刃2121精修孔壁提供改进的空间。更进一步地,台阶切削面2124从根部向刀柄100方向呈40~50°倾斜延伸,台阶切削面与第二刀刃所在平面的夹角θ=40~50°,本实施例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刀具,包括刀柄及设于所述刀柄一端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包括与所述刀柄连接的螺旋刀部和与所述螺旋刀部连接的钻头部,所述钻头部设于所述刀体的端部,用于定位和开孔;其中所述螺旋刀部包括第一铰刀部和第二铰刀部,分别用于扩孔和精修孔壁;所述第一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一刀刃;所述第二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二刀刃;每个所述第二刀刃的内侧形成有高光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刀具,包括刀柄及设于所述刀柄一端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包括与所述刀柄连接的螺旋刀部和与所述螺旋刀部连接的钻头部,所述钻头部设于所述刀体的端部,用于定位和开孔;其中所述螺旋刀部包括第一铰刀部和第二铰刀部,分别用于扩孔和精修孔壁;所述第一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一刀刃;所述第二铰刀部的周向螺旋分布有若干第二刀刃;每个所述第二刀刃的内侧形成有高光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刃所在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刀刃所在圆周面的直径;每个所述第二刀刃靠近所述第一刀刃的端部设有台阶切削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切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柱贺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鸿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