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26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及其制造方式,该专用肥包括核心的尿素颗粒以及依次包裹在尿素颗粒外部的磷石膏粉层和钾盐粉层,其制造方法包括计量、湿润、包裹、筛分、二次湿润、二次包裹、计量包装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成本低,因其酸性特性而特别适用于盐碱性土壤,所具有的缓释效果使肥效利用率大大提高,施用后对海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A Special Fertilizer for Seawater R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海水稻其实并非在海水中生长,而是种植在滨海滩涂地区或内陆盐碱地区的水稻。近年来经水稻育种研究,试验区的海水稻能正常生长且平均亩产已能达到200-300公斤/亩。据报道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如果海水稻能推广种植,那增产的粮食将相当可观。众所周知,粮食种植离不开肥料,但因盐碱地的特殊性,对所施用肥料有特殊要求,普通的肥料不适合于施用于海水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510534303.6)“兼具改土与肥效功能的滨海盐碱地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培育土壤、活化根系、营养作物和提升肥效相结合,不仅适用于滨海滩涂地区,而且在华北乃至西北内陆盐碱地水稻种植上都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专利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原料:腐植酸35~40份、黄腐酸15~20份、复合肥20~25份、硅钙肥15~20份、脲酶抑制剂1~1.5份、硝化抑制剂1~1.5份。该专用肥针对盐碱地的特殊性,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效,特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肥料的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肥效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海水稻专用肥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肥效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海水稻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水稻专用肥,该专用肥包括中心的尿素颗粒以及依次包裹在尿素颗粒外部的磷石膏粉层和钾盐粉层,所述尿素颗粒与磷石膏粉层及钾盐粉层的质量比为(4~6):(1~1.5):(3~6)。本专利技术的海水稻专用肥,在尿素颗粒外层包裹磷石膏粉层,延缓了尿素被尿素酶分解而生成的铵态氮与碱性土壤接触时间,减少过程所引发的氨挥发损失,同时增加了铵态氮被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另外,磷石膏中含有一定的磷和硫,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其次,本专利技术还在尿素颗粒外部包裹钾盐,一方面可以为作物提供钾养分,另一方面由于钾盐的溶出可以增加包裹层的透水性,使颗粒核中尿素具有一定的释放速度。优选的,所述的尿素颗粒的粒径为0.85~3.35mm。优选的,所述的钾盐粉层的原料为硫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一种如上所述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在压缩空气气流作用下超细喷雾于尿素颗粒,将尿素颗粒表面润湿;(2)将磷石膏煅烧、研磨成磷石膏粉末,然后对步骤(1)得到的表面湿润的尿素颗粒进行涂层包裹,筛分去除多余的外表面多余的粉末,得到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3)将肥料级磷酸溶于水,在压缩空气气流作用下超细喷雾于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表面,将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表面润湿;(4)用钾盐粉末对步骤(3)得到的表面湿润的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进行涂层包裹,筛分去除多余的外表面多余的粉末,得到肥料粗品;(5)将肥料粗品烘干,然后筛分去除多余粉末,即得所述海水稻专用肥。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的气压为0.1~0.3MPa,气流流速为0.5~2m/s。利用超细喷雾进行湿润,以使得水或者肥料级磷酸能均匀地润湿尿素颗粒表面,使其更好地粘附后续的粉末。优选的,所述磷石膏的煅烧温度为煅烧温度为800~1000℃,煅烧时间为15~30min,磷石膏粉末的粒径≤0.074mm。优选的,所述肥料级磷酸溶于水之后的质量浓度为25%~40%。所用的磷酸不仅使海水稻专用肥具有酸性,部分中和了海水地碱性土壤的pH值,还为作物提供了优质磷肥。优选的,所述烘干采用的温度为70~100℃,烘干所用的时间为10~20min。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筛分采用的筛网的目数为1.00mm;步骤(4)、(5)中所述筛分采用的筛网的目数为4.7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盐碱地等碱性土壤中通过施用包裹层为酸性的肥料,部分中和了土壤的pH值,延缓了尿素被尿素酶分解而生成的铵态氮与碱性土壤接触时间,减少过程所引发的氨挥发损失,同时增加了铵态氮被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2、所用的磷酸不仅使海水稻专用肥具有酸性,还为作物提供了优质磷肥。3、钾盐含在包裹层中,一方面可以为作物提供钾养分,另一方面由于钾盐的溶出可以增加包裹层的透水性,使颗粒核中尿素具有一定的释放速度。4、磷石膏中含有一定的磷和硫,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5、原料易得、制造成本低,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其制造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粒径为Ф0.85~2.8mm的颗粒尿素计量,水在压缩空气气流的作用下超细喷雾于颗粒尿素,将颗粒尿素表面湿润。将煅烧过的磷石膏经超细研磨技术研磨至过0.074mm筛的粉末,形成超细磷石膏粉,对用水表面湿润的颗粒尿素进行涂层包裹,并经筛分除尘处理。将一定量的肥料级磷酸与水混溶,在压缩空气气流的作用下超细喷雾,对用磷石膏包裹的颗粒尿素表面湿润,然后用粉状氯化钾,对湿润的包裹颗粒尿素进行二次涂层包裹,并经烘干处理。再次筛分除尘后对颗粒肥料进行计量、包装,即完成了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实施例2一种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其制造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粒径为Ф1.18~3.35mm的颗粒尿素计量,水在压缩空气气流的作用下超细喷雾于颗粒尿素,将颗粒尿素表面湿润。将煅烧过的磷石膏经超细研磨技术研磨至过0.074mm筛的粉末,形成超细磷石膏粉,对用水表面湿润的颗粒尿素进行涂层包裹,并经筛分除尘处理。将一定量的肥料级磷酸与水混溶,在压缩空气气流的作用下再次进行超细喷雾,将用磷石膏涂层包裹的颗粒尿素表面湿润。用粉状硫酸钾,对湿润的包裹颗粒尿素进行二次涂层包裹,并经烘干处理。再次筛分除尘后对颗粒肥料进行计量、包装,即完成了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实施例3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以及制备步骤,不同之处在于:(1)润湿采用的压缩空气的气压为0.1Mpa,气流流速为0.5m/s;(2)磷石膏的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30min;(3)肥料级磷酸与水混溶后的百分浓度为25%;(4)烘干采用的温度为70℃,烘干所用的时间为20min。实施例4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原料以及制备步骤,不同之处在于:(1)润湿采用的压缩空气的气压为0.3Mpa,气流流速为2m/s;(2)磷石膏的煅烧温度为1000℃,煅烧时间为15min;(3)肥料级磷酸与水混溶后的百分浓度为40%;(4)烘干采用的温度为100℃,烘干所用的时间为1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该专用肥包括核心的尿素颗粒以及依次包裹在尿素颗粒外部的磷石膏粉层和钾盐粉层,所述尿素颗粒与磷石膏粉层及钾盐粉层的质量比为(4~6):(1~1.5):(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该专用肥包括核心的尿素颗粒以及依次包裹在尿素颗粒外部的磷石膏粉层和钾盐粉层,所述尿素颗粒与磷石膏粉层及钾盐粉层的质量比为(4~6):(1~1.5):(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颗粒的粒径为0.85~3.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钾盐粉层的原料为硫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海水稻专用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在压缩空气气流作用下超细喷雾于尿素颗粒,将尿素颗粒表面润湿;(2)将磷石膏煅烧、研磨成磷石膏粉末,然后对步骤(1)得到的表面湿润的尿素颗粒进行涂层包裹,筛分去除多余的外表面多余的粉末,得到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3)将肥料级磷酸溶于水,在压缩空气气流作用下超细喷雾于步骤(2)得到的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表面,将磷石膏粉层包裹的尿素颗粒表面润湿;(4)用钾盐粉末对步骤(3)得到的表面湿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照聪章明洪陈明良张小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