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信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透明薄纱状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18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纳米片,呈现无序、蓬松、透明的薄纱状及本征性皱褶。同时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的方法,包括:(1)利用石墨、硝酸钠、浓硫酸,等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絮状的氧化石墨(GO)前驱体。(2)再将GO通过超声的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剥离形成氧化石墨烯。(3)最后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石墨烯(RGO)。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原料易得,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制备周期短,操作过程简单易控,制得的石墨烯呈无序、蓬松、透明的薄纱状及本征性皱褶,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更高的导电率,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

A transparent spinning graphe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薄纱状的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薄纱状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基材料在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它的结构也在不断地丰富中,包括三维无定型的碳黑、具有晶体结构的层状石墨、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具有二维结构石墨烯的发现不仅仅丰富了碳基材料的结构,也拓展了碳材的应用。石墨烯可以包裹成零维富勒烯,也可以卷曲成一维的碳纳米管,还能层层堆叠形成普通石墨,从这个意义上讲,单层的石墨烯可以看作是构建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基础结构单元。尽管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开始意识到碳纳米管可以通过二维结构的石墨烯卷曲形成,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碳单质在自然界不以自由状态的石墨烯存在,而是会堆叠成石墨或是卷曲成碳纳米管,所以直到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A.Geim和K.Novoselov首次利用机械剥离法得到了独立存在的石墨烯,进而引起科学界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单层石墨烯是碳原子有序排列的二维晶体结构,其中的碳原子在平面内以六元环的形式成周期排列,呈现出蜂窝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以SP2形式杂化,杂化轨道间以很强的σ键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相连,形成共价键,键角是120°,从而赋予了石墨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纳米片,其特征在于:以絮状的氧化石墨(GO)为前驱体,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制备,获得的石墨烯呈无序、蓬松、透明的薄纱状及本征性皱褶,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更高的导电率,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纳米片,其特征在于:以絮状的氧化石墨(GO)为前驱体,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制备,获得的石墨烯呈无序、蓬松、透明的薄纱状及本征性皱褶,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更高的导电率,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石墨、硝酸钠、浓硫酸,等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絮状的氧化石墨(GO)前驱体;步骤S2:将GO通过超声的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剥离形成氧化石墨烯;步骤S3:采用化学反应的法制备石墨烯(RG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取2g石墨、1.5g硝酸钠、量取80ml浓硫酸,将三者均匀混合于500ml的烧杯中,在冰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平张益铭王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