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刚专利>正文

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05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包括左端呈螺旋状的猪尾巴管,猪尾巴管螺旋段上开设有出液孔,猪尾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安装槽,位于弧形安装槽左侧的猪尾巴管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设有内定位球囊,弧形安装槽内嵌设有与内定位球囊相连通的进出气管;位于内定位球囊右端的猪尾巴管上活动套设有带有第二进出气阀的外定位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使用时,内、外定位球囊充气后夹设在患者皮肤组织层两侧,确保猪尾巴管的固定效果;并且外定位球囊紧贴患者皮肤表面,舒适度高、密封性高,防止气体进入患者体内,同时有效防止无水酒精等硬化剂外溢。

Drainage tube for cyst scler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肿硬化用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囊肿硬化用引流管。
技术介绍
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人体内脏内,其内容物一般为液态;其中深部囊肿包括肝囊肿、肾囊肿、单纯性的卵巢囊肿和气管囊肿。目前,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手术费用较高。介入治疗是在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磁共振成像(即MRI)影像引导下,准确无误地瞄准囊肿目标,用细针刺入囊肿将囊肿内的液体吸出,然后向囊肿内注入无水酒精、聚桂醇等硬化剂,破坏分泌旺盛的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阻止囊肿复发的目的;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介入治疗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抽吸囊液后囊肿变小,穿刺针头容易从囊腔脱出或者刺到囊腔的对侧壁;其次,囊液负压抽吸过程中囊腔内容易进入气体,增加复发的机率;再者,灌注硬化剂时硬化剂容易外溢,穿刺针抽吸囊液困难,增加手术操作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学者采用经皮穿刺、借助导丝向囊腔内置入普通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向外引出囊液及向囊腔内注入硬化剂。采用穿刺引流虽然有效避免了单纯穿刺针硬化时脱针或穿破囊腔对侧壁的风险;但是由于引流管采用医用胶带粘贴在患者体表,固定效果差,引流管容易脱落;并且依然存在酒精外溢、进气以及酒精腐蚀导致引流管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防止硬化剂外溢且防止进气的囊肿硬化用引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左端呈螺旋状的猪尾巴管,所述猪尾巴管的螺旋段上间隔开设有出液孔,位于所述猪尾巴管螺旋段右侧的猪尾巴管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安装槽,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左侧的猪尾巴管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内定位球囊,弧形安装槽内嵌设有与所述内定位球囊相连通的进出气管,所述进出气管右端向右延伸出弧形安装槽并设置有第一进出气阀;位于所述内定位球囊右端的猪尾巴管上活动套设有带有第二进出气阀的外定位球囊。位于所述内定位球囊右侧的猪尾巴管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本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使用时,内、外定位球囊充气后夹设在患者皮肤组织层两侧,确保猪尾巴管的固定效果;并且外定位球囊紧贴患者皮肤表面,舒适度高、密封性高,防止气体进入患者体内,同时有效防止无水酒精等硬化剂外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包括左端呈螺旋状结构的猪尾巴管1(猪尾巴管1左端在通过导丝或穿刺针芯置入体内时处于直线状态,拔出导丝或穿刺针芯后,猪尾巴管1左端自动卷曲形成螺旋状结构),猪尾巴管1的螺旋段上间隔开设有出液孔2,位于螺旋段右侧的猪尾巴管1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安装槽3,位于弧形安装槽3左侧的猪尾巴管1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设有内定位球囊4,确保内定位球囊4在未充气状态时与猪尾巴管1处于同一平面,便于猪尾巴管1插、拔;弧形安装槽3内嵌设有与内定位球囊4相连通的进出气管5,进出气管5右端向右延伸出弧形安装槽3并设置有第一进出气阀6;位于内定位球囊4右端的猪尾巴管1上活动套设有带有第二进出气阀7的外定位球囊8,外定位球囊8为柔性球囊,增加舒适度,外定位球囊8的内径略大于猪尾巴管1管径,在未充气时,外定位球囊8能够在猪尾巴管1上移动,充气后,确保外定位球囊8的内圈与猪尾巴管1紧配合,防止移动,同时确保外定位球囊8紧贴患者皮肤,舒适度高,密封性好,防止进气或酒精等硬化剂外溢;位于内定位球囊4右侧的猪尾巴管1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便于直观观察猪尾巴管1置于深度。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向患者囊腔内置入导丝,然后通过导丝向患者囊腔内置入猪尾巴管1,即将猪尾巴管1的螺旋段通过导丝置于患者囊腔内,并确保内定位球囊4置于患者体内,然后通过进出气管5右端的第一进出气阀6对内定位球囊4充气,待内定位球囊4充气完成后,调节外定位球囊8的位置并对其充气,使得外定位球囊8充气后紧贴患者皮肤,通过内定位球囊4和外定位球囊8对猪尾巴管1进行定位,防止猪尾巴管1脱落;待硬化完成后,将内定位球囊4和外定位球囊8内的气体完全放出,再将猪尾巴管1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左端呈螺旋状结构的猪尾巴管(1),所述猪尾巴管(1)的螺旋段上间隔开设有出液孔(2),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猪尾巴管(1)螺旋段右侧的猪尾巴管(1)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安装槽(3),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3)左侧的猪尾巴管(1)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内定位球囊(4),弧形安装槽(3)内嵌设有与所述内定位球囊(4)相连通的进出气管(5),所述进出气管(5)的右端向右延伸出弧形安装槽(3)并设置有第一进出气阀(6);位于所述内定位球囊(4)右端的猪尾巴管(1)上活动套设有带有第二进出气阀(7)的外定位球囊(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肿硬化用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左端呈螺旋状结构的猪尾巴管(1),所述猪尾巴管(1)的螺旋段上间隔开设有出液孔(2),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猪尾巴管(1)螺旋段右侧的猪尾巴管(1)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安装槽(3),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3)左侧的猪尾巴管(1)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内定位球囊(4),弧形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雁伟吴刚周学良韩新巍朱明周朋利李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吴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