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2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针、排气针、连接片、针座;所述的注射针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为正方形,所述的连接片一端和注射针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排气针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气针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座。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在鼓室注射时,注射针与排气针前后戳破鼓膜,注射针用于注射药液,药液缓慢注入鼓室内,多余的空气从排气针孔内排除鼓室外;这样可以使药液充满整个鼓室内,提升了治疗效果和疾病恢复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
技术介绍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无明确病因的急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一般在数分钟、数小时或者3d内至少有连续3个频率以上的30dB以上的听力下降,单侧发病多见,可伴有或者不伴有眩晕、耳鸣。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美国和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的发病率分别为5/10万至20/10万及300/10万,日本的局部发病率为160/10万,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自愈率,对于轻、中度患者,其自愈率在30%~60%,但重度以上患者的自愈率小于30%,且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率也较轻、中度突发性耳聋低,只有20%~40%。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严重、致残率高、预后差,其治疗应首先注重早期的抢救性治疗,如何提高首次治疗的有效率已经成为近年来耳科医师的研究热点和治疗难点。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激素全身或者局部用药是各国突聋治疗指南中循证医学一线推荐用药。鼓室内激素注射是一项成熟的治疗手段,安全性高、全身副作用小,目前主要应用于突聋患者全身激素治疗无效后的补救治疗或激素全身应用禁忌患者及重度聋患者的初始治疗。鼓室内注射的治疗方式用于此疾病治疗可发挥良好效果,用药量较小,可让内耳淋巴液的药物浓度达到较高水平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有效防止激素全身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而且鼓室内激素注射同时可以作为低频听力损失、反复眩晕发作的梅尼埃病患者的间歇期治疗;而鼓室内庆大霉素注射可以治疗顽固性眩晕发作或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梅尼埃病患者,90%以上的病人可以治愈,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此外,鼓室内激素注射还可以治疗自身免疫性聋,噪音性聋甚至耳鸣等内耳疾病。同时,东菱克栓酶或氨溴索等药物鼓室内注射可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疾病。目前,对于鼓室内注射,需要用鼓膜穿刺针对鼓室内注射各种药物,提高听力改善眩晕耳鸣或者治疗鼓室积液。鼓室是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空腔,鼓室内容物有听骨,听骨韧带和鼓室肌肉。中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即鼓膜与鼓室内壁之间的鼓室腔。中鼓室于鼓膜脐部与鼓岬之间的距离为最短,仅约2mm。当施行鼓室注射时,针尖不宜进入鼓室过深或过高,以免损伤鼓岬和鼓室内容物。传统的鼓膜穿刺针头只有一根针头,针头插入鼓室之后将药液注入,鼓室内的气体却难以从仅有的一个针孔中完全排出鼓室外,影响鼓室内的药物剂量从而导致进入内耳的药物减少。美国突聋治疗指南中在鼓室内注射时要求在鼓膜上方先穿刺一个小孔排气,之后在鼓膜另一位置注入药物。我们的新型的鼓膜穿刺针有两个针头,一个注药,一个排气,如此,能更好地使药液完全充满鼓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操作一次完成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在注射治疗药液时,同时排出鼓室内空气的新型鼓膜穿刺针。中国专利文献:CN202908806U,公开日:2013.05.01,公开了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器连接部、针头连接管、针头,注射器连接部与针头连接管相连接,针头连接管的前端安装有针头,针头连接管分为两段,其中一段针头连接管与注射器连接部相连接处设有夹角,另一段针头连接管与注射器连接部平行,所述两段针头连接管无缝连接在一起。中国专利文献:CN103768667A,公开日:2014.05.07,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抽液注射器,包括针头和气囊,其特征在于它还有软胶垫和延长棒;气囊前端的颈部与针头连接;软胶垫包围在气囊外,软胶垫的前端有挡块,软胶垫的后端有基部,基部固定在延长棒的前端。中国专利文献:CN205903360U,公开日:2017.01.25,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辅助装置和鼓膜穿刺针,鼓膜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手把和滑动设置在手把上的推杆,手把用于与注射器的针筒可拆卸地连接,推杆用于顶住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的端部,通过推动推杆相对于手把滑动能带动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相对于针筒运动。但是关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完成注药和排气的新型鼓膜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所述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针(1)、排气针(2)、连接片(3)、针座(4);所述的注射针(1)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的连接片(3)为正方形,所述的连接片(3)一端和注射针(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排气针(2)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气针(2)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座(4)。所述注射针(1)的长度为70mm、外径为0.5mm;所述排气针(2)的长度为1mm、外径为0.5mm;所述连接片(3)的长为0.5mm、宽为0.5mm。所述注射针(1)的针尖和排气针(2)的针尖之间的前后距离为0.2mm。所述的注射针(1)、排气针(2)、连接片(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注射针(1)上设有刻度线(5),有助于对长度的掌握。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在鼓室注射时,注射针与排气针一前一后戳破鼓膜,排气针略靠后方,刺入鼓室较浅,刚刚刺穿鼓膜即可,这样不易损伤鼓室内结构,同时针尖开口不易被液封。2、本技术的注射针用于注射药液,药液缓慢注入鼓室内,多余的空气从排气针孔内排除鼓室外,这样可以使药液充满整个鼓室内,提升了治疗效果和疾病恢复的速度。3、本技术的注射针与排气针之间的连接片设计,可以在刺穿鼓膜后有一个轻微的阻力,这样注射针不会刺入鼓室过深导致副损伤。4、本技术的刻度线的设计,穿刺方便、准确,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5、本技术的新型鼓膜穿刺针简单实用,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平面示意图。附图4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使用示意图。附图6是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使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注射针2、排气针3、连接片4、针座5、刻度线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1、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的平面示意图。所述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针(1)、排气针(2)、连接片(3)、针座(4);所述的注射针(1)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的连接片(3)为正方形,所述的连接片(3)一端和注射针(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排气针(2)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气针(2)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座(4)。所述注射针(1)的长度为70mm、外径为0.5mm;所述排气针(2)的长度为1mm、外径为0.5mm;所述连接片(3)的长为0.5mm、宽为0.5mm。所述注射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针(1)、排气针(2)、连接片(3)、针座(4);所述的注射针(1)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的连接片(3)为正方形,所述的连接片(3)一端和注射针(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排气针(2)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气针(2)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座(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鼓膜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包括注射针(1)、排气针(2)、连接片(3)、针座(4);所述的注射针(1)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头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所述的连接片(3)为正方形,所述的连接片(3)一端和注射针(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排气针(2)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气针(2)为头部刀尖角的圆管状;在所述注射针(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针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鼓膜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庆吴拥真赵婕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