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进行后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领域,涉及Cu-SSZ-1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对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进行后处理制备Cu-SSZ-13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NOx)作为工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和雾霾的元凶。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NH3-SCR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了柴油车的尾气净化中。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作为常用的固定源脱硝催化剂,也被引入到柴油车尾气净化中。然而,该催化剂较窄的温度窗口(300-400℃)、较高的SO2氧化性以及V2O5的生物毒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而其他分子筛型催化剂如Cu-ZSM-5、Cu-BEA和Cu-Y,虽然它们具有很好的环境友好性,但是其较差的水热稳定性、抗金属中毒性能和抗HC中毒性能也限制了它们在柴油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Cu-SSZ-13作为一种小孔分子筛,其最大的孔径仅为0.38nm,可以有效的抑制高温脱铝现象并具有很好的N2选择性。此外,Cu-SSZ-13能够抑制积碳的产生并对金属表现出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进行后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加入到pH为7‑10的碱溶液中,并在25℃~80℃下搅拌2~24小时,经洗涤过滤、烘干后得到Cu‑SSZ‑13催化剂,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三乙胺、二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进行后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锅法原位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加入到pH为7-10的碱溶液中,并在25℃~80℃下搅拌2~24小时,经洗涤过滤、烘干后得到Cu-SSZ-13催化剂,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三乙胺、二乙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pH为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