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77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包括若干反射镜、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以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吸热流体层、光热耦合反应层和真空层;其中,若干反射镜并排设置在真空层的下方,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的开口方向朝下并设置在真空层上方;在光热耦合反应进行时,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内,反射镜收集光源后反射,部分通过吸热流体层直接吸收,部分通过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反射后进一步将光源反射至吸热流体层吸收,真空层包裹在光热耦合反应层外围进而防止与空气的对流热损。本发明专利技术清洁环保、简单易行,可稳定用于光热耦合催化剂产氢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美中日韩等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合作,我国车用氢能的发展方向已愈专利技术朗,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和规划,并已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国内加氢站核心设备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高压氢气压缩机系统要依靠进口。国内生产氢气压缩机企业较多,但输出压力均在30兆帕以下,无法满足加氢站技术要求。所以制氢技术的发展和提升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方法是我们提出来的能高效、低成本、清洁无污染的制氢路径之一,能够有效缓解国内加氢站建设的压力。传统的光催化分解水是通过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能量高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被半导体吸收,位于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跃迁到导带,并在价带位置形成空穴,分别称为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分别可以用于还原水和氧化水产生H2和O2。但是我们注意到,这种光催化分解水的方式只是利用了太阳能大部分的紫外光和部分可见光为激发光源,而大大忽视了对太阳能红外光部分能量的利用,至使太阳能制氢转化效率一直徘徊于较低水平。基于此,希望在反应装置上加强对太阳能红外光部分的利用,即光热耦合制氢的思路。由于光热耦合制氢在国际和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所研究并不是很广泛,基本的反应装置也不是特别齐全,因此有进行反应器设计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利用此装置来对一系列光热耦合催化剂进行制氢性能的评价,该装置具有简单方便、清洁环保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包括若干反射镜、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以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吸热流体层、光热耦合反应层和真空层;其中,若干反射镜并排设置在真空层的下方,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的开口方向朝下并设置在真空层上方;在光热耦合反应进行时,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内,反射镜收集光源后反射,部分通过吸热流体层直接吸收,部分通过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反射后进一步将光源反射至吸热流体层吸收,真空层包裹在光热耦合反应层外围进而防止与空气的对流热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反射镜采用线性菲涅尔反射镜,且其反射面能够根据太阳辐射光的不同方位来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夹层式圆筒中间的光热耦合反应层内部,两边夹层两端有封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装置整体呈中心轴对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光源为一年四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测试催化剂样品中测试催化剂样品中的催化剂能够让太阳辐射光中的红外光部分透过,吸收其中的紫外光和可见光部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旨在为新型的光热耦合催化剂提供一个安全可行的,耦合光、热两种物理场的测试装置,为进一步研究光热催化剂的耦合机制提供反应场所。在光热耦合反应进行时,本专利技术将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内,反射镜收集光源后反射,部分通过吸热流体层直接吸收,部分通过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反射后进一步将光源反射至吸热流体层吸收,真空层包裹在光热耦合反应层外围进而防止与空气的对流热损,吸热流体层放置在反应器夹层整体部分的最里层。便于将透过反应流体层的红外光部分热量吸收用来反应器反向加热。因此,本专利技术根据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催化剂通过加入助催化剂等方式来调控催化剂的吸光特性,精准地吸收特定频率的紫外光或可见光并过滤掉特定频率的红外光区域,继而将红外光部分所携带热量通过吸热流体介质传递给反应装置,实验光热耦合制氢的目的。进一步,所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夹层式圆筒中间的光热耦合反应层内部,两边夹层两端有封口。反应流体层被均一、稳定的吸热流体层包围,能够防止反应器局部过热而造成的测试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光热耦合产氢装置整体正下方放置并排的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线性菲涅尔反射镜收集太阳能辐射光后反射至反应器夹层整体部分和弧形二次反射器件。弧形二次反射器件进一步将太阳辐射光反射至反应器夹层整体部分的上方以保证太阳光更高的利用率,另外采用低成本的线性菲涅尔反射镜聚光器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整个反应装置呈中心轴对称,结构稳定。进一步,光源为一年四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具有低成本、高效、环保的优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巧妙地根据催化剂本身的选择性分频特性,紫外光部分透过真空层直接照射到催化剂表面诱导半导体进行光催化反应,红外光部分穿过反应真空层和光热耦合反应层,其所携带热量被吸热流体层吸收,进而向光热反应层反向供给热量,实现光热耦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清洁环保、简单易行,可稳定用于具有自分频效应的光热耦合催化剂产氢性能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性菲涅尔反射镜,2、真空层,3、光热耦合反应层,4、吸热流体层,5、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6、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具体实例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对装置做出若干的变形和改造。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包括有线性菲涅尔反射镜1、真空层2、光热耦合反应层3、吸热流体层4、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和光源6。整个催化剂评测过程主要包括,首先需要有通过助催化剂等精准调控手段得到的具有自分频特性的催化剂,再将催化剂与反应流体均匀混合后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层3,线性菲涅耳反射镜1将反射来的太阳辐射光反射至反应器夹层部分,太阳能辐射光部分的紫外光区域和部分可见光被反应流体层中的催化剂吸收后进一步投射到吸光流体层,将热量传递给吸热流体转化为热能用于对反应器进行反向加热,实现对光、热两种物理场的定量耦合。线性菲涅尔反射镜1的方向可以根据具体当时的方向进行调整,保证反射后的太阳辐射光对准反应器装置整体。反应装置工作的前提主要基于所制备催化剂的自分频特性,所以反应前只需要弄清楚催化剂的吸光特性后便可以得到反应器所吸收的光/热单元的比例。便于实现对光热反应中的光热的定量输入,从而进一步挖掘光热耦合的机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射镜、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以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吸热流体层(4)、光热耦合反应层(3)和真空层(2);其中,若干反射镜并排设置在真空层(2)的下方,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的开口方向朝下并设置在真空层(2)上方;在光热耦合反应进行时,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内,反射镜收集光源(6)后反射,部分通过吸热流体层(4)直接吸收,部分通过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反射后进一步将光源(6)反射至吸热流体层(4)吸收,真空层(2)包裹在光热耦合反应层(3)外围进而防止与空气的对流热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射镜、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以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吸热流体层(4)、光热耦合反应层(3)和真空层(2);其中,若干反射镜并排设置在真空层(2)的下方,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的开口方向朝下并设置在真空层(2)上方;在光热耦合反应进行时,测试催化剂样品放置在光热耦合反应器内,反射镜收集光源(6)后反射,部分通过吸热流体层(4)直接吸收,部分通过圆弧形二次反射器件(5)反射后进一步将光源(6)反射至吸热流体层(4)吸收,真空层(2)包裹在光热耦合反应层(3)外围进而防止与空气的对流热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剂自分频的太阳能光热耦合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射镜采用线性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烈锦敬登伟曾子龙马利静刘茂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