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5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涉及内衣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有效地解决了消除副乳的技术问题。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包括一对罩杯、背带本体和一对肩带,其中所述肩带设置成长度可调整,所述罩杯与背带本体连接部分设置有记忆钢圈,所述罩杯与所述肩带的连接点到所述记忆钢圈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高所述记忆钢圈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高度,来提高背带本体侧边的宽度,保障副乳能够包裹在背带本体侧边并将部分脂肪转移到胸部和背部,再配合可调整肩带,能够有效地消除副乳。

A bra that wraps accessory brea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
本技术涉及内衣设计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
技术介绍
文胸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是女性的内衣之一,能够起到遮蔽和支撑乳房的作用,并且通过穿戴文胸可保护或矫正和塑造完美的胸型。现代文胸依据花式和作用等的不同分为各式各样的种类,有理疗类的,塑形类的等等。但是,不管种类怎样繁多,现在的文胸大多都是针对女性乳房的设计,罩杯与肩带连接点到罩杯下沿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一般为为4cm-5cm,突出乳房部分的美感,但是却疏忽了副乳的存在给人们带来的苦恼。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文胸不能有效地解决消除副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在的文胸不能有效地解决消除副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包括一对罩杯、背带本体和一对肩带,所述罩杯对称设置于所述背带本体中心部分,两个所述肩带均一端固定于罩杯上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带本体的后侧上部,其中所述肩带设置成长度可调整,所述罩杯与背带本体连接部分设置有记忆钢圈,所述罩杯与所述肩带的连接点到所述记忆钢圈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可选地,两个所述肩带与所述罩杯连接的部分均设计有独立于所述罩杯并与所述罩杯缝合连接的紧固部。可选地,所述背带本体包括与所述罩杯相连的下扒和后比部,其中,所述下扒与所述罩杯配合的部分以及所述后比部均加长1.2cm-2cm。可选地,两个所述后比部靠近所述罩杯部分均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胶骨,在所述第一胶骨远离所述罩杯方向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胶骨。可选地,所述第一胶骨与所述第二胶骨之间间隔6cm-8cm,且所述第一胶骨与所述第二胶骨互相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一胶骨与所述第二胶骨之间的部分由透气网布与透气丝棉叠加制成。可选地,每个所述罩杯里的侧边均设置有多条胶骨,每个所述胶骨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肩带相连,每个所述胶骨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罩杯下沿的中部。可选地,每个所述罩杯对应的多条所述胶骨相互平行。可选地,所述罩杯与乳房接触部分缝制有一胸垫插袋,所述胸垫插袋的开口向上,且所述胸垫插袋的面料采用银纤维面料。可选地,所述胸垫插袋内能够放入PU热熔胶片,所述PU热熔胶片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且所述PU热熔胶片能够更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罩杯与肩带的连接点到记忆钢圈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通过提高所述记忆钢圈与前夹弯位交汇点的高度,来提高背带本体侧边的宽度,保障副乳能够包裹在背带本体侧边并将部分脂肪转移到胸部和背部,再配合可调整肩带,能够有效地消除副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夹弯位;2、记忆钢圈;3、胶骨;4、肩带;5、后比部;6、后夹弯位;7、第二胶骨;8、第一胶骨;9、下扒;10、胸垫插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如图1所示,包括一对罩杯、背带本体和一对肩带4,罩杯对称设置于背带本体中心部分,两个肩带4均一端固定于罩杯上侧,另一端固定于背带本体的后侧上部,其中肩带4设置成长度可调整,罩杯与背带本体连接部分设置有记忆钢圈2,罩杯与肩带4的连接点到记忆钢圈2与前夹弯位1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本技术通过提高记忆钢圈2与前夹弯位1交汇点的高度,来提高背带本体侧边的宽度,保障副乳能够包裹在背带本体侧边并将部分脂肪转移到胸部和背部,能够达到丰胸的效果和美化背部曲线,再配合可调整肩带4,能够有效地消除副乳。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肩带4与罩杯连接的部分均设计有独立于罩杯并与罩杯缝合连接的紧固部。本技术两个肩带4与罩杯连接的部分均设计有紧固部,分散了连接处单位面积上的拉力,消除连接处的紧勒感,并且不易损坏,增加了该技术的实用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背带本体包括与罩杯相连的下扒9和后比部5,其中,下扒9与罩杯配合的部分以及后比部5均加长1.2cm-2cm。该技术由于提高记忆钢圈2与前夹弯位1交汇点的高度,相对应部位也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使产品各个部位的设计衔接更加顺畅,不会带来结构突变带来的穿戴上的不适。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后比部5靠近罩杯部分均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胶骨8,在第一胶骨8远离罩杯方向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胶骨7。该技术在两个后比部5靠近罩杯部分设置有胶骨3,能够使副乳部分的脂肪固定在胶骨3包围范围内,并且能够使固定的脂肪保持同一形状,不产生走形的现象。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胶骨8与第二胶骨7之间间隔6cm-8cm,且第一胶骨8与第二胶骨7互相平行。该技术在第一胶骨8与第二胶骨7之间间隔6cm-8cm的间距,以供双臂自然下垂时大臂接触,这样下垂的大臂就可以直接触碰到胶骨之间的布料,而不会触碰到凸起的胶骨,避免了给皮肤带来伤害的风险。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胶骨8与第二胶骨7之间的部分由透气网布与透气丝棉叠加制成。该技术在第一胶骨8与第二胶骨7之间采用透气网布与透气丝棉叠加的形式,其中,透气丝绵质地柔软,接触皮肤较为舒适,透气网布透气性好,避免了不透气带来的潮湿闷热的不舒适感。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每个罩杯里的侧边均设置有多条胶骨3,每个胶骨3的第一端均与肩带4相连,每个胶骨3的另一端均位于罩杯下沿的中部。该技术在每个罩杯里的侧边均设置有多条胶骨3,用来帮助塑造胸部曲线,使胸部在罩杯内不变形,并且每个胶骨3的第一端均与肩带4相连,每个胶骨3的另一端均位于罩杯下沿的中部,胶骨3通过肩带4的提拉来保障女性乳房更加坚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每个罩杯对应的多条胶骨3相互平行。该技术每个罩杯对应的多条胶骨3相互平行,使胶骨3提拉胸部时胸部受力均匀,不免了受力不均带来的不舒适感。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罩杯与乳房接触部分缝制有一胸垫插袋10,胸垫插袋10的开口向上,且胸垫插袋10的面料采用银纤维面料。该技术在罩杯与乳房接触部分缝制有一胸垫插袋10,能够用来盛放胶片等填充物,塑造乳房曲线,并且胸垫插袋10的面料采用银纤维面料,能够有效的抑菌,除异味。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胸垫插袋10内能够放入PU热熔胶片,PU热熔胶片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且PU热熔胶片能够更换。该技术胸垫插袋10内能够放入PU热熔胶片,帮助提升胸部美感,PU热熔胶片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且PU热熔胶片能够更换,本技术穿戴舒适,并且既方便又卫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罩杯、背带本体和一对肩带(4),所述罩杯对称设置于所述背带本体中心部分,两个所述肩带(4)均一端固定于罩杯上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带本体的后侧上部,其中所述肩带(4)设置成长度可调整,所述罩杯与背带本体连接部分设置有记忆钢圈(2),所述罩杯与所述肩带(4)的连接点到所述记忆钢圈(2)与前夹弯位(1)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所述背带本体包括与所述罩杯相连的下扒(9)和后比部(5),其中,所述下扒(9)与所述罩杯配合的部分以及所述后比部(5)均加长1.2cm‑2cm;两个所述后比部(5)靠近所述罩杯部分均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胶骨(8),在所述第一胶骨(8)远离所述罩杯方向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胶骨(7);所述第一胶骨(8)与所述第二胶骨(7)之间间隔6cm‑8cm,且所述第一胶骨(8)与所述第二胶骨(7)互相平行;每个所述罩杯里的侧边均设置有多条胶骨(3),每个所述胶骨(3)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肩带(4)相连,每个所述胶骨(3)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罩杯下沿的中部;所述罩杯与乳房接触部分缝制有一胸垫插袋(10),所述胸垫插袋(10)的开口向上,且所述胸垫插袋(10)的面料采用银纤维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包裹副乳的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罩杯、背带本体和一对肩带(4),所述罩杯对称设置于所述背带本体中心部分,两个所述肩带(4)均一端固定于罩杯上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带本体的后侧上部,其中所述肩带(4)设置成长度可调整,所述罩杯与背带本体连接部分设置有记忆钢圈(2),所述罩杯与所述肩带(4)的连接点到所述记忆钢圈(2)与前夹弯位(1)交汇点的垂直距离为2cm-3cm;所述背带本体包括与所述罩杯相连的下扒(9)和后比部(5),其中,所述下扒(9)与所述罩杯配合的部分以及所述后比部(5)均加长1.2cm-2cm;两个所述后比部(5)靠近所述罩杯部分均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胶骨(8),在所述第一胶骨(8)远离所述罩杯方向上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胶骨(7);所述第一胶骨(8)与所述第二胶骨(7)之间间隔6cm-8cm,且所述第一胶骨(8)与所述第二胶骨(7)互相平行;每个所述罩杯里的侧边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