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928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形文胸,涉及文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有钢圈文胸的钢圈形状尺寸不适用于女性胸部的实际尺寸的技术问题。该塑形文胸包括罩杯、侧比、后比和下扒,侧比位于罩杯和后比之间,罩杯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钢圈的钢圈容纳腔,钢圈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和第二段钢圈,第一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下侧,第一段钢圈为以罩杯正面最高点在罩杯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第二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侧面,第二段钢圈为直线型;下扒与罩杯下侧相连接,下扒下部的轮廓为倒V字型并能与女性胸部下围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使有钢圈文胸的钢圈形状尺寸更适合女性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形文胸
本技术涉及文胸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形文胸。
技术介绍
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又称奶头布、乳罩、乳房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撑乳房。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组织,有一些韧带与皮肤提供内部支撑。但是这些支撑有时候不够支撑乳房(特别是对年长女性来说)或是不让乳房移动,因此造成疼痛不适。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撑,增加舒适性与活动力。文胸分为有钢圈和无钢圈文胸,有钢圈文胸的钢圈一般是合金的,环绕乳房大约半周,有支撑和改善乳房形状和定位的作用。无钢圈文胸因为没有了钢圈的桎梏,舒适度比较高,佩戴起来压力较小,但是塑形效果相对较差,而有钢圈的文胸有很好的塑形能力,对胸部有很好的支撑,但现有技术中的钢圈从头到尾都是同一弧度的圆弧形钢圈,圆弧的半径较小弧度较大,很容易对胸部不同部位造成挤压。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有钢圈文胸的钢圈形状尺寸不适用于女性胸部的实际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塑形文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有钢圈文胸的钢圈形状尺寸不适用于女性胸部的实际尺寸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塑形文胸,包括罩杯、侧比、后比和下扒,其中:所述侧比位于所述罩杯和所述后比之间,所述罩杯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钢圈的钢圈容纳腔,所述钢圈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和第二段钢圈,所述第一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下侧,所述第一段钢圈为以所述罩杯正面最高点在所述罩杯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所述第二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侧面,所述第二段钢圈为直线型;所述下扒与所述罩杯下侧相连接,所述下扒下部的轮廓为倒V字型并能与女性胸部下围相贴合。进一步,所述第一段钢圈的圆弧半径为5cm-8cm,所述第一段钢圈的圆弧角度为120-150度。进一步,所述第二段钢圈的长度为3cm-5cm。进一步,所述下扒的宽度为2.5cm-4cm。进一步,所述下扒的倒V字型的夹角角度为160-170度。进一步,所述侧比与所述后比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能够将副乳脂肪侧推向胸部正面并定位。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条为记忆鱼鳞骨。进一步,所述罩杯包括罩杯本体,所述罩杯本体的材质为丝棉,所述罩杯本体的厚度为2mm-3mm。进一步,所述塑形文胸还包括与所述后比相连接的背勾,所述背勾为4扣4排背勾。进一步,所述塑形文胸还包括夹弯,所述夹弯分别与所述罩杯的上侧和所述后比的上侧相连接,所述夹弯的高度为3cm-4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现有技术中的钢圈从头到尾都是同一弧度的圆弧形钢圈,为了同时实现对胸部的抬升支撑以及使胸部不外扩,钢圈的圆弧需要将圆弧半径设置得较小而将弧度设置得较大,这样很容易对胸部不同部位如底部和侧部造成挤压,有害乳腺健康;而本技术中将钢圈设置为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和第二段钢圈,第一段钢圈为以罩杯正面最高点在罩杯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这样的圆弧形能够贴合女性胸部底围的形状,起到有效的抬升支撑作用;而直线型的第二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侧面,将多余的脂肪及副乳限定在第二段钢圈内侧,使胸型不会外扩;本技术这种两段式的钢圈中起到抬升支撑作用的第一段钢圈的弧度可以设置得较大,不会对女性胸部造成过多地挤压,提升了文胸的舒适度,能够在塑形的同时兼顾女性的胸部健康;此外本技术的下扒没有采取传统的直线型,而是将下扒下部的轮廓设置为倒V字型,这样下扒能与女性胸部下围更好地贴合,增加了对女性胸部的提升支撑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塑形文胸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塑形文胸的背面示意图。图中1、罩杯;2、侧比;3、后比;4、下扒;5、第一段钢圈;6、第二段钢圈;7、第一加强条;8、背勾;9、夹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形文胸,包括罩杯1、侧比2、后比3和下扒4,其中:侧比2位于罩杯1和后比3之间,罩杯1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钢圈的钢圈容纳腔,钢圈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5和第二段钢圈6,第一段钢圈5设置在胸部下侧,第一段钢圈5为以罩杯1正面最高点在罩杯1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第二段钢圈6设置在胸部侧面,第二段钢圈6为直线型;下扒4与罩杯1下侧相连接,下扒4下部的轮廓为倒V字型并能与女性胸部下围相贴合。现有技术中的钢圈从头到尾都是同一弧度的圆弧形钢圈,为了同时实现对胸部的抬升支撑以及使胸部不外扩,钢圈的圆弧需要将圆弧半径设置得较小而将弧度设置得较大,这样很容易对胸部不同部位如底部和侧部造成挤压,有害乳腺健康;而本技术中将钢圈设置为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5和第二段钢圈6,第一段钢圈5为以罩杯1正面最高点在罩杯1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这样的圆弧形能够贴合女性胸部底围的形状,起到有效的抬升支撑作用;而直线型的第二段钢圈6设置在胸部侧面,将多余的脂肪及副乳限定在第二段钢圈6内侧,使胸型不会外扩;本技术这种两段式的钢圈中起到抬升支撑作用的第一段钢圈5的弧度可以设置得较大,不会对女性胸部造成过多地挤压,提升了文胸的舒适度,能够在塑形的同时兼顾女性的胸部健康;此外本技术的下扒4没有采取传统的直线型,而是将下扒4下部的轮廓设置为倒V字型,这样下扒4能与女性胸部下围更好地贴合,增加了对女性胸部的提升支撑力。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段钢圈5的圆弧半径为5cm-8cm,第一段钢圈5的圆弧角度为120-150度。第一段钢圈5的圆弧半径为5cm-8cm,这样较大半径的第一段钢圈5能够在对胸部下侧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会对胸部产生过多的束缚,不会影响胸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第一段钢圈5的圆弧角度只需要覆盖到胸部下侧的位置,因此弧度不需要过大,因此120-150度是较为理想的弧度范围。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段钢圈6的长度为3cm-5cm。第二段钢圈6为直线,其设置在胸部侧面,将多余的脂肪及副乳限定在第二段钢圈6内侧,使胸型不会外扩,根据女性胸部的尺寸将其设置为3cm-5cm,过长会影响到腋下的活动,过短无法起到聚拢的作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下扒4的宽度为2.5cm-4cm。本实施例中,将下扒4的宽度设置为2.5cm-4cm,这样较宽的下扒4增加其在胸围的附着力,增加了对罩杯1和胸部的提升力,加强了穿着的稳定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下扒4的倒V字型的夹角角度为160-170度。本实施例中,将下扒4的倒V字型的夹角角度为160-170度,这样既能够使下扒4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形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杯、侧比、后比和下扒,其中:所述侧比位于所述罩杯和所述后比之间,所述罩杯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钢圈的钢圈容纳腔,所述钢圈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和第二段钢圈,所述第一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下侧,所述第一段钢圈为以所述罩杯正面最高点在所述罩杯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所述第二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侧面,所述第二段钢圈为直线型;所述下扒与所述罩杯下侧相连接,所述下扒下部的轮廓为倒V字型并能与女性胸部下围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形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杯、侧比、后比和下扒,其中:所述侧比位于所述罩杯和所述后比之间,所述罩杯底部设置有能容纳钢圈的钢圈容纳腔,所述钢圈包括平滑连接的第一段钢圈和第二段钢圈,所述第一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下侧,所述第一段钢圈为以所述罩杯正面最高点在所述罩杯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的圆弧;所述第二段钢圈设置在胸部侧面,所述第二段钢圈为直线型;所述下扒与所述罩杯下侧相连接,所述下扒下部的轮廓为倒V字型并能与女性胸部下围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钢圈的圆弧半径为5cm-8cm,所述第一段钢圈的圆弧角度为120-15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钢圈的长度为3cm-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扒的宽度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