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54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特别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捕捉箱,所述捕捉箱的四周及底面通过隔板固定而成,所述捕捉箱的上表面通过竖调节栅隔和横调节栅隔固定而成,所述竖调节栅隔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的活动竖杆、第一固定螺钉、第一调节槽,所述横调节栅隔包括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位于所述右固定板和所述左固定板之间的活动横杆、第二固定螺钉、第二调节槽,所述捕捉箱一侧上设有横杆,所述捕捉箱上设有出虾门。可以适应不同规格对虾的捕捞,实用性较强,节约成本,减少捕捞工作量及对对虾活力造成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
本技术涉及于水产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
技术介绍
对虾,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对虾不断长大,需要将体型大的、符合规格的挑出来上市,体型小的则捞部分出来分塘培育,以减少养殖密度,利于对虾长得更快。传统捕虾装置无法进行大小的调整,每次捕捞时会将不同规格的对虾都被捕捞起来,所以对虾捕捞上岸后还得通过人工挑拣的方式将体型小且不符规格的挑出,然后下塘继续养殖,体型大且符合规格的对虾则上市销售。不仅挑选出来的对虾规格不统一,而且增加了捕捞的工作量,增加成本且浪费时间,另外,对虾捕捞上岸再下塘会对对虾活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克服了传统捕虾装置无法进行大小的调整,增加成本且浪费时间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包括捕捉箱,所述捕捉箱的四周及底面通过隔板固定而成,所述捕捉箱的上表面通过竖调节栅隔和横调节栅隔固定而成,所述竖调节栅隔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的活动竖杆、第一固定螺钉、第一调节槽,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竖杆相匹配的第一导槽,所述活动竖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上固定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将所述活动竖杆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横调节栅隔包括右固定板、左固定板、位于所述右固定板和所述左固定板之间的活动横杆、第二固定螺钉、第二调节槽,所述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横杆相匹配的第二导槽,所述活动横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二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右固定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固定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将所述活动横杆的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右固定板上,所述捕捉箱一侧上设有横杆,所述捕捉箱上设有出虾门。优选地,所述捕捉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装饵袋。优选地,所述出虾门上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数量与所述活动竖杆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固定螺钉的数量与所述活动横杆的数量一致。(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克服了传统捕虾装置无法进行大小的调整,增加成本且浪费时间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可调节栅隔可以根据所要捕的虾的大小灵活调整栅隔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规格对虾的捕捞,实用性较强,节约成本,减少了捕捞的工作量及对对虾活力造成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补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补虾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补虾装置的竖调节栅隔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补虾装置的横调节栅隔的侧视图。附图标记为:1-捕捉箱、2-横杆、3-出虾门、4-把手、5-竖调节栅隔、51-上固定板、52-下固定板、53-活动竖杆、54-第一固定螺钉、55-第一调节槽、6-横调节栅隔、61-右固定板、62-左固定板、63-活动横杆、64-第二固定螺钉、65-第二调节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包括捕捉箱1,所述捕捉箱1的四周及底面通过隔板固定而成,所述捕捉箱1的上表面通过竖调节栅隔5和横调节栅隔6固定而成,所述竖调节栅隔5包括上固定板51、下固定板52、位于所述上固定板51和所述下固定板52之间的活动竖杆53、第一固定螺钉54、第一调节槽55,所述上固定板51、所述下固定板5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竖杆53相匹配的第一导槽,所述活动竖杆5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上固定板5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槽55,所述第一固定螺钉54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55将所述活动竖杆53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板51上,所述横调节栅隔6包括右固定板61、左固定板62、位于所述右固定板61和所述左固定板62之间的活动横杆63、第二固定螺钉64、第二调节槽65,所述右固定板61、所述左固定板6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横杆63相匹配的第二导槽,所述活动横杆6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二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右固定板61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槽65,所述第二固定螺钉64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65将所述活动横杆63的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右固定板61上,所述捕捉箱1一侧上设有横杆2,所述捕捉箱1上设有出虾门3。所述捕捉箱1内设有两个以上的装饵袋,所述出虾门3上设有把手4,所述第一固定螺钉54的数量与所述活动竖杆53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固定螺钉64的数量与所述活动横杆63的数量一致。工作原理:将捕捉箱1内的装饵袋装上虾饵后,根据所要捕的虾的大小对竖调节栅隔5内的活动竖杆53及横调节栅隔6内的活动横杆63的进行间距调整,接着将带有调节栅隔的面朝上,将捕捉箱1放入对虾养殖池中,进行捕捞,捕捞完毕后握住横杆2将捕捉箱1进行180度翻转后并轻轻抖动,小的对虾从带有调节栅隔的面滑出,而留下的即为所要捕捉的对虾,最后打开出虾门3,对虾从出虾门3取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包括捕捉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箱(1)的四周及底面通过隔板固定而成,所述捕捉箱(1)的上表面通过竖调节栅隔(5)和横调节栅隔(6)固定而成,所述竖调节栅隔(5)包括上固定板(51)、下固定板(52)、位于所述上固定板(51)和所述下固定板(52)之间的活动竖杆(53)、第一固定螺钉(54)、第一调节槽(55),所述上固定板(51)、所述下固定板(5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竖杆(53)相匹配的第一导槽,所述活动竖杆(5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上固定板(5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槽(55),所述第一固定螺钉(54)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55)将所述活动竖杆(53)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板(51)上,所述横调节栅隔(6)包括右固定板(61)、左固定板(62)、位于所述右固定板(61)和所述左固定板(62)之间的活动横杆(63)、第二固定螺钉(64)、第二调节槽(65),所述右固定板(61)、所述左固定板(6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横杆(63)相匹配的第二导槽,所述活动横杆(6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二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右固定板(61)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槽(65),所述第二固定螺钉(64)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65)将所述活动横杆(63)的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右固定板(61)上,所述捕捉箱(1)一侧上设有横杆(2),所述捕捉箱(1)上设有出虾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小可调的捕虾装置,包括捕捉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箱(1)的四周及底面通过隔板固定而成,所述捕捉箱(1)的上表面通过竖调节栅隔(5)和横调节栅隔(6)固定而成,所述竖调节栅隔(5)包括上固定板(51)、下固定板(52)、位于所述上固定板(51)和所述下固定板(52)之间的活动竖杆(53)、第一固定螺钉(54)、第一调节槽(55),所述上固定板(51)、所述下固定板(5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竖杆(53)相匹配的第一导槽,所述活动竖杆(5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一导槽滑动并等间距均匀分布设置,所述上固定板(5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槽(55),所述第一固定螺钉(54)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55)将所述活动竖杆(53)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固定板(51)上,所述横调节栅隔(6)包括右固定板(61)、左固定板(62)、位于所述右固定板(61)和所述左固定板(62)之间的活动横杆(63)、第二固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融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